厦门亲子教育儿童心理咨询孩子很难管教,爱说谎,偷东西,求心理医生。

2019-01-07 13:56 1680浏览 6回答
孩子11岁,男孩,经常爱说谎,还喜欢偷偷拿人家的东西比如铅笔,橡皮甚至老师的教具等,想找个好一点心理咨询师帮助一下。有个钢子老师心理咨询机构怎么样?有谁知道的麻烦说一下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黄申元
1楼 · 2019-01-07 14:33.采纳回答

父母的爱与呵护对孩子最重要。家庭氛围温馨和睦的孩子性格相对会比较平和稳重。所以,家长首先对孩子温柔关爱与呵护,遇到问题要帮助孩子一道分析问题所在,并想办法孩子解决问题。要心平气和,不要急躁,耐心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此外,平时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遇到问题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也不要批评和呵责,要及时安慰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依靠和温暖,给他支持,给他力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身后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因为父母亲的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舞。在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将会是一个很自信阳光、有爱心的孩子,他会及时将自己的爱分享给身边需要帮助的其他人,会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总之,无论何时,父母都是孩子最坚强的精神支撑!

赵韵韵
2楼-- · 2019-01-07 14:44

嗯,千万别这么做,因为可能这样会让您的孩子更加的叛逆,教育如同太极一样,要学会以柔克刚,多多接触他的世界,放下身上的担子,一般来讲,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是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沟通不到位,甚至是1年都不一定沟通一次,那么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基本上是一问三不知,接触了社会风气却没有及时的制止。所以说最根本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如何解决,首先得让他不觉得你是父母,而是一个朋友,去了解他的生活,他犯错的时候不要去打、骂,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多多与他沟通,让他了解一下自己的不容易。多陪他出去玩,增加感情。这样事情往往会变得很简单

黄生利
3楼-- · 2019-01-07 14:41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叛逆?叛逆对孩子来说是好是坏?叛逆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是困惑许多家长和老师的难题。新学期伊始,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解开家长心中的疑惑,正确认识孩子的叛逆,帮孩子们合理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一位母亲这样诉说自己的困惑:“如今的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好管了。就说我们女儿,小时候挺乖的,什么话都对我们说。自从上了中学,就对我们没话了,还常常一脸心事的样子。你问她,张口就是:别管我,说了您也不懂。如今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一位父亲这样诉说自己的困惑:“如今的父母,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我们十几岁的儿子,刚刚长大,父母的话就不灵了,常常和我们对着干。我是大学毕业,自我感觉还是有一定修养的,却也为孩子着急上火。如今教育孩子为什么这样难?”看着一手带大的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从无话不谈变得无话可谈,身为父母,好不烦恼。虽然难过,也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够端正自己的认识和心态,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个好的开始。教育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家长放不下自己。 叛逆对孩子未来发展很重要 一、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认知能力提高,叛逆的产生需要以上二者为基础。叛逆说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变得更聪明了,才有跟家长反抗的资本。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所以说,叛逆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 二、叛逆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同一性的建立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三、叛逆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 脑发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此外,青春期孩子面对更大的成长压力,他们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过程中会经历自我怀疑、混乱、矛盾与冲突,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怀疑,这加剧了青春期的情绪问题。叛逆成为青春期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途径。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绪多变,如果他们把这些不良情绪全都掩饰起来,不叛逆、不发泄、不吐露,那么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堆积起大量的负能量。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叛逆是对人际关系调整的一种适应 叛逆其实是孩子适应人际关系调整、成长为独立个体的一种方式。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疏离父母,更多地与同伴相处。这种人际关系的调整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在青春期之前,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而进入青春期之后,亲子关系发生变化,自主取代依恋成为亲子关系的突出特征。在青春期顺利完成依恋到自主的转变,对孩子未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十分重要,叛逆则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孩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怎样理解他人,这都是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质。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同伴关系对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中学阶段拥有充足的朋友、与朋友保持稳定而较亲密的友谊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际交往比较顺利,且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很重要。青春期让孩子走入了一个多愁善感的雨季。 顺利度过叛逆期的三个关键顺 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好的结束。叛逆对孩子的发展有利,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只有家长处理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方式,抓住肯定、调整和对症下药这三个关键词。 一、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当家长遇到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时,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而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是他们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开始。家长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规矩,对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现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认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叛逆了,起码程度不会更深。 二、以叛逆为契机,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 叛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应该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成陪伴孩子成长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着以孩子为主,父母处于非主导地位;就意味着一种无言的支持和认同,意味着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既提醒家长要及时转变教养角色,也提示家长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误所在,是家长改变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心理学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青春期问题的解决及孩子人格的塑造。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规则和做决定时会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听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见,会对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释,说明希望孩子服从的原因。 三、孩子叛逆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孩子处在叛逆期我们家长应该多去认可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自由,站在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孩子达成有效的沟通,帮助孩子一起度过这个关键时期,给予孩子关心,信心! 更多精彩文章 选择这几个专业,未来轻松就业高薪职位。2017这些专业才是最适合女孩子的,你选对了吗?不敢相信,原来高考成绩只有200多分的同学也可以在北京找到这么好的学校! 北京国际经贸研修学院隶属于商务委员会教育中心,下设:国际商务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财务会计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护理学院、高端服务管理学院、民航管理学院、影视后期制作学院和形象设计学院,学校坚持“招收一人、成才一人、就业一人”的宗旨,秉着定量招生、小班授课的原则。招生对象:全国范围内16~22周岁应届、往届毕业生。 招生咨询、010-56186272

黄石安
4楼-- · 2019-01-07 14:35

青少年叛逆行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END 方法/步骤 1 亲子沟通 对于叛逆较明显的孩子,家长会感觉到与之不好沟通。我们需要多参加孩子的活动。 2 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3 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自己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4 忌谈成绩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5 稳定情绪 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6 允许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7 孩子减负 父母都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从学校放学回来还要进行他们不愿意的培训,使得孩子们没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松,这样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导致他们讨厌生活、叛逆期提前到了,希望家长让孩子学习的时候也适当的给他们玩的时间。 注意事项 误区一 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 误区二 放任自流。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叛逆期的出现是对家长一种紧急的警告,提醒他们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经过时了,要用对待大人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抉择,支持他们做事的方式,支持并放飞他们去外面的蓝天中飞翔,这样才能培养出敢于搏击苍穹的雄鹰。

黄珠兰
5楼-- · 2019-01-07 14:31

你需要学习的是亲子教育,而且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问题,说难听点就是父母的问题,而你对孩子还是想着“管教”,最起码你是不接受他的,你对他是有控制的,先想想是不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观人先观己,对孩子也是。

黄登丰
6楼-- · 2019-01-07 14:24

在中国传统家庭里不是没有爱,而是爱和规矩的分离。严父慈母-父亲是规矩的化身,母亲则是爱的代表,往往一个有规矩缺乏爱,另一个只爱不做规矩。爱和规矩的分离,使得无论做规矩还是爱孩子都有困难。小万历和张居正的悲剧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中爱和规矩分离的恶果。万历皇帝(朱翊君)是统治明朝最长的一个皇帝,他很有才,却是一位矛盾重重的皇帝:他勤于朝政,俭于生活,却是中国历史上最贪财好色、怠政的皇帝;曾亲自缔造了堪称明代最为富足强盛的王朝,却亲手将明王朝推入绝境。最让我惊讶的是,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曾尊其为父,但在其去世后不到两年,就抄了恩师的家,甚至差点鞭尸。万历从小受到的教育可以说是最好的中国传统教育,他为什么最终成为一位心狠手辣的昏君?这个历史个案很值得我们当今的教育人士反省。学校家庭教育资源最为优秀很多史学家都认为,小万历的教育积集了当时最好的教育资源。首先看师资。张居正,人们一般只注意他的改革大业---一条鞭法的实施,其实他也是一位出色的老师。张居正可能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举人(13岁便中举),他的教学专业知识也十分了得,为了达到课程设计的明确目标----培养一代明君圣主,他甚至自己重新编写课本。不仅如此,考虑到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张老师还采取了启发教学和兴趣教学。为了不到十岁的小皇帝理解古代各位皇帝的执政,张老师动手画了一套连环画《帝鉴图说》。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小皇帝一见就“喜动颜色”,马上起立,让左右为他打开连环画,“居正从旁直陈大义,上应如响”。再来看看学校以外的环境。小皇帝的主要监护人是李太后,她是深谙传统教育方法的母亲,同时又非常尊敬张居正(用现在的话说是粉丝),所以非常配合学校教育。一个人学习未免太寂寞了,于是,李太后派了一位知识渊博,书法出色的太监冯保,天天陪太子读书,并且增加家校联系。这样皇帝的家校与家庭教育得到空前统一。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颇有悟性的学生进步飞快。小皇帝很小便对书法兴趣浓厚,写了两个大字居然得到张居正的夸奖。要知道颰到这么严厉的老师当堂表扬可是不容易的。规矩和爱严重分离可是,如此教育怎么会产生糟糕的结果呢?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传统教育规矩和爱的严重分离。我在很多的场合都说过,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规矩和爱的分离。注意,在中国传统家庭里不是没有爱,而是爱和规矩的分离。严父慈母----父亲是规矩缺乏爱,另一个只爱不做规矩。爱和规矩的分离,使得无论做规矩还是爱孩子都有困难。正如陶行知先生总结的那样:“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示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主张不一出风头的弊病。”显然,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职能是由父亲担当(教不严父之过),而父亲的特点就是严格,严格到甚至惟恐让孩子感受到爱。所以我总感慨,中国像样的爱太深沉,以至于父爱在子女心理太过沉重。这一点我自己也有深切体会。在成长过程中,我很长时间感受不到父爱,至今我的父亲都没有当面表扬过我。年少时我有一个梦: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有一个亲生父亲。抢非常爱我,到处寻找我。考上大学时我最兴奋的是可以离开父亲了,但随着渐渐成熟,我越来越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这恐怕是中国多数孩子对于父亲的爱的印象。父亲爱,或者说传统教育在塑造选行为上有一定效果,但往往以心理损伤为代价。造成的结果是,孩子是出于对家长个人的害怕而做事,而非出于对规矩本身的理解和敬畏。所以,在这种传统教育下,顺从的孩子遇到能够反叛的机会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破坏力----张居正的悲剧正在于此。严父慈母的悲剧张居正对待小万历就像传统的父亲对待孩子。在教小万历的一段时间里,张居正全家都在湖北老家,他独自在京城,可以说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学生。有一次小万历出麻疹,张居正很长时间看不到他而思念万分。当万历大病初愈第一次上朝时,张居正竟不顾君臣之礼,在众目睽睽之下径直跑到了龙座下,觉悟仰望小万历。只是,这样的真情流露太少了。在的场合,张居正发布克制情感,以严历表达爱。有一则故事是说,张居正给小皇帝讲课,小皇帝把《论语》中的“色勃如也”,误读成“色背如也”,张居正厉声说“应当读‘勃’!”孩子惊恐万分,可想而知,在如此的气氛下,小万历很少享受到同年龄孩子应享的乐趣。小万历最喜欢一年一度的花灯节,但是张居正说太铺张了,一声令下取消了王宫的花灯节。小万历心里不愿意,但还是唯唯诺诺地接受了。中国的传统家庭中有严父还有慈母,不过李太后是张居正的粉丝,深信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培养一代明君,所以小万历在家中也无法体会到母爱。他偶尔调皮,就被太后长时间罚跪,有一次还差一点被剥夺王一位的继承权。而那位陪读的太监常常担当“告密者”的角色,所以万历是非常孤单的。若是一般家庭的孩子,压抑也就压抑了,身心成熟一点会慢慢体会到深藏于严厉之下的父爱,但小万历是皇帝。当意识到自己大权在握时,他备感挫伤的自尊心便爆发出巨大的破坏力。我时常想,如果张居正和李太后能够把爱和规矩处理得不那么对立,适当满足孩子的需要,那么万历的心不至于扭曲到这个地步。例如,既便取消花灯节,自己也可以买几个烟花陪小万历玩玩;当小万历把“色勃如也”误读成“色背如也”时,不妨先肯定他,“这个字有确实念背,但在这个地方读勃”。不过,张居正几乎不可能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小万历,因为他也从传统教育中而来,他就是这样长大的。小万历和张居正的悲剧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中爱和规矩分离的恶果。这个案例给我的另一个启发是---当孩子没有心智成熟时,不要给予过多权利。张居正没有法,万历本来就是小皇帝。可是如今,许多孩子明明不是小皇帝,家长却偏要培养成小皇帝,结果可想而知。

  • 环球网校

    18:00-22:00 18:00-22:00 02月10日 18:00-22:00

    开年钜惠,买赠加倍

    公司活动

  • 环球网校

    16:00-22:00 16:00-22:00 02月20日 16:00-22:00

    听我说,2025年这么学更高效!

    公司活动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