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以下属于个人观点
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学习者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程度和水平来决定
对于初学者或者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即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积累足够的既有知识,很难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人来说,英语的学习就需要借助一定的翻译来辅助他们对于生僻的词义和句子文段的理解。
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或者已经处于高学段的初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来说,我认为他们应该逐渐尝试着去脱离翻译的束缚,自己学着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寻找答案,亦或是在遇到不会的生单词的时候,可以词缀词根的样子来猜测:-st 通常指的是职业…cal结尾的词通常是形容词等等,诸如此类。而且有时候,翻译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所以翻译不一定是帮助他们理解的不二之选。
所以,由此看来,翻译法的适用对象因人而异。学会合理地运用翻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并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之所在的!
这需要分对象和分年龄来说,但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学习英语需要适当的翻译。因为通过翻译可以更好地学英语,从而学到比较地道的英语,而不是中文式英语。因为中国人在汉语大环境下学英语,摆脱不了用汉语思维的习惯,受汉语思维的干扰,说出、写出汉语式英语。而通过适当的汉英、英汉翻译训练,能更深更好地体会两种语言以及相应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当对英汉两种语言及中西文化的差异很熟悉和敏感时,就能更好地掌握英语、使用英语。当然,对于普通英语学习者来说,翻译不是最终目的(以翻译为专业和职业的人除外),而是把翻译作为提高对英语的理解和表达的一种方法。至于为什么一开始说要分年龄和对象,是指初学英语的幼儿和不懂英语而临时学点英语而应急的人而言。对于他们来说,翻译、语法之类,都不重要,能开口说、能有兴趣开始学、能在关键时刻说出救急的英语(哪怕是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作为一线老师,我认为,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一定要翻译,不但要笔译,还要口译,心译。现在的英语教育思潮是一种理想的东西,实际上,距离现实是有距离的。
比如,在高一第一课,很多学生就看不懂第一个句子: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不翻译,老师怎么解释,怎么用手势来不比比划划,让学生明白?
更有甚者,文中更简单的句子:
She and her family hid away for two years before they were discovered.
有几个学生一开口竟然说:我和她的家庭……我让他再说一遍,他竟然还坚持!
我说:“是她和她的家庭吧?“
他才恍然大悟,傻笑了。至于整个句子,他是不理解的,for two years什么意思,不知道。before翻译成在旁边,were discovered 翻译成:是……没下文了。
不说你不知道,实际上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多糟糕!
在初始阶段,没有一定的翻译,不但学生难以理解句子,也不会去关注单词的意思,所以,到头来,都是蒙的。
另外,如果不能精确地理解意思,我们的听说读写也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还有,我们在做考题的时候,谁敢说自己不翻译?特别是改错题,语法填空题和完形填空题?还有阅读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放下汉语呢?
当我们掌握了八百到一千个单词,真正的初二水平以上,能读懂听懂这些单词以及他们组成的并非俚语和俗语的句子,我们就可以放下汉语了,翻译就可以少用了。
开始的时候,慢慢来吧,急不得。学下去,有你能用英语思维的时候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英语陪伴式的家教,父母最少有一个会英语,或者是保姆阿姨会英语,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英语,那就不十分必要翻译了。
因人而异吧,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个是中文到英文的教育方式,另一个是英语到英语的教育方式。
首先来说中文到英文的教育方式,这是从我们国家开始发展英语教学的时候就开始运用的教学方式。优点是简单易懂,中文是母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更简单的理解这些英语的学习要点。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在中文环境中学习英语,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口语方面的学习以及锻炼,很容易造成孩子们学的是哑巴英语,卷面成绩很好,但是张口说英语的时候力不从心,而且在听力方面也是有一定的难度。
再来说说英语到英语的教学方式。这是近几年开始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孩子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开始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教学,主张在英语课上尽量不说中文。那么这种教育方式的优点就是很好的营造了英语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孩子练习听力,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说英语,在教学计划中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练习口语,也可以很好的一定程度上改变哑巴英语的现象。缺点就是在小学的课堂上需要教师更有耐心,更有技巧,运用小学生为数不多的词汇量、教具和肢体语言,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同时也需要孩子们整堂课必须全程聚精会神,有一点没跟上的话,后面的知识点不好串联。这就要求教师要更能全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好的运用儿童心理学进行备课。
需要“翻译”的,但那是“翻译”成英语来理解,不是“翻译”成中文,如果不是应试教育成为拦路虎,而是让英语真正成为国人认识外面世界的“第三只眼”,从高三开始,就要训练学生学习英语时,养成英语翻译成英语来理解,来记忆,来积累英语的习,并最终让这个习惯变成语言能力。我们学英语,求的不正是这个么?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问的不妥当。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跟汉语有何分别?学汉语时都不需要翻译,为何学英语便要用汉语去辅助?同是语言,语言是交流和记录的工具,起到的是辅助文化、科技和思想传递的作用,应该真正把语言的学习放在生活之中,让语言真正成为语言,而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我个人认为此问题应该为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如何在儿时没有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没有打好语言的基础需不需要借助母语学习英语。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但我平时学英语都是要翻译的,因为我还没有经过把英语如何在生活运用就必须用它来应对复杂的考试和读长篇的专业英语文章,没有时间把英语像汉语一样去学习,不过若是有时间有条件,我倒是觉得学习英语应该尽量把中文撇开,利用物品,动作,场景来记忆英语,学习英语,这样才能真正地用英语去交流,而不是应付考试。
但同样的,翻译并不只限于借助母语记忆,我倒是非常赞同英英翻译,将困难的英语翻译成简单的英语,以利于长难词句的学习与记忆。
最后,我想很多中国学子都是与我一样的情况,因为幼时没有足够的机会和环境像学习中文一样学习英语,而现在又需要大量的英文阅读和运用,因此借助母语和简单英语进行翻译也不失为一个学习的好办法。方法有好坏,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只要最终可以运用好语言进行交流和记录便好。
我认为任何事情的出现都必有其因,任何事物也都具有两面性。关于英语翻译到底需不需要,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可以给出绝对答案的问题。
与其问英语到底需不需要翻译,不如改成学习英语的思维方式:是直接英英(英语解释英语)学习,还是间接中英(中文解释英语)学习。我认为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出发,看看自己适合哪一种思维方式,从而选择哪一种。
不过,我以为直接的英英思维方式更加有利于我们对英语文化、人文的理解,通过英英思维方式,我们不但可以清晰的知道某一个单词该在什么语境下使用,还可以明白该单词在不同的句内所想表达的意思以及一句话的内在含义。这些在间接地中英思维方式中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通过直接的英英思维方式还可以方便我们与外国人(语种为英语)交流,以防曲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弄巧成拙。
所以,英语翻译需不需要我认为是因人而异,完全可以随着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适度调整学习英语的方法。当一个问题不好下定结论时,要利用它的不确定性来寻找可以优化自己的方面,而不是急于寻找一个确切答案。祝大家英语学习顺利。
王添9710
关注
环球网校
18:00-22:00 18:00-22:00 02月10日 18:00-22:00
开年钜惠,买赠加倍
公司活动
立即预约
16:00-22:00 16:00-22:00 02月20日 16:00-22:00
听我说,2025年这么学更高效!
安卓版
iPhone版
多个标签请以空格隔开!
以下属于个人观点
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学习者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程度和水平来决定
对于初学者或者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即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积累足够的既有知识,很难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人来说,英语的学习就需要借助一定的翻译来辅助他们对于生僻的词义和句子文段的理解。
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或者已经处于高学段的初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来说,我认为他们应该逐渐尝试着去脱离翻译的束缚,自己学着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寻找答案,亦或是在遇到不会的生单词的时候,可以词缀词根的样子来猜测:-st 通常指的是职业…cal结尾的词通常是形容词等等,诸如此类。而且有时候,翻译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所以翻译不一定是帮助他们理解的不二之选。
所以,由此看来,翻译法的适用对象因人而异。学会合理地运用翻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并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之所在的!
这需要分对象和分年龄来说,但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学习英语需要适当的翻译。因为通过翻译可以更好地学英语,从而学到比较地道的英语,而不是中文式英语。因为中国人在汉语大环境下学英语,摆脱不了用汉语思维的习惯,受汉语思维的干扰,说出、写出汉语式英语。而通过适当的汉英、英汉翻译训练,能更深更好地体会两种语言以及相应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当对英汉两种语言及中西文化的差异很熟悉和敏感时,就能更好地掌握英语、使用英语。当然,对于普通英语学习者来说,翻译不是最终目的(以翻译为专业和职业的人除外),而是把翻译作为提高对英语的理解和表达的一种方法。至于为什么一开始说要分年龄和对象,是指初学英语的幼儿和不懂英语而临时学点英语而应急的人而言。对于他们来说,翻译、语法之类,都不重要,能开口说、能有兴趣开始学、能在关键时刻说出救急的英语(哪怕是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作为一线老师,我认为,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一定要翻译,不但要笔译,还要口译,心译。现在的英语教育思潮是一种理想的东西,实际上,距离现实是有距离的。
比如,在高一第一课,很多学生就看不懂第一个句子: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不翻译,老师怎么解释,怎么用手势来不比比划划,让学生明白?
更有甚者,文中更简单的句子:
She and her family hid away for two years before they were discovered.
有几个学生一开口竟然说:我和她的家庭……我让他再说一遍,他竟然还坚持!
我说:“是她和她的家庭吧?“
他才恍然大悟,傻笑了。至于整个句子,他是不理解的,for two years什么意思,不知道。before翻译成在旁边,were discovered 翻译成:是……没下文了。
不说你不知道,实际上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多糟糕!
在初始阶段,没有一定的翻译,不但学生难以理解句子,也不会去关注单词的意思,所以,到头来,都是蒙的。
另外,如果不能精确地理解意思,我们的听说读写也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还有,我们在做考题的时候,谁敢说自己不翻译?特别是改错题,语法填空题和完形填空题?还有阅读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放下汉语呢?
当我们掌握了八百到一千个单词,真正的初二水平以上,能读懂听懂这些单词以及他们组成的并非俚语和俗语的句子,我们就可以放下汉语了,翻译就可以少用了。
开始的时候,慢慢来吧,急不得。学下去,有你能用英语思维的时候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英语陪伴式的家教,父母最少有一个会英语,或者是保姆阿姨会英语,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英语,那就不十分必要翻译了。
因人而异吧,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个是中文到英文的教育方式,另一个是英语到英语的教育方式。
首先来说中文到英文的教育方式,这是从我们国家开始发展英语教学的时候就开始运用的教学方式。优点是简单易懂,中文是母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更简单的理解这些英语的学习要点。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在中文环境中学习英语,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口语方面的学习以及锻炼,很容易造成孩子们学的是哑巴英语,卷面成绩很好,但是张口说英语的时候力不从心,而且在听力方面也是有一定的难度。
再来说说英语到英语的教学方式。这是近几年开始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孩子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开始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教学,主张在英语课上尽量不说中文。那么这种教育方式的优点就是很好的营造了英语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孩子练习听力,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说英语,在教学计划中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练习口语,也可以很好的一定程度上改变哑巴英语的现象。缺点就是在小学的课堂上需要教师更有耐心,更有技巧,运用小学生为数不多的词汇量、教具和肢体语言,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同时也需要孩子们整堂课必须全程聚精会神,有一点没跟上的话,后面的知识点不好串联。这就要求教师要更能全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好的运用儿童心理学进行备课。
需要“翻译”的,但那是“翻译”成英语来理解,不是“翻译”成中文,如果不是应试教育成为拦路虎,而是让英语真正成为国人认识外面世界的“第三只眼”,从高三开始,就要训练学生学习英语时,养成英语翻译成英语来理解,来记忆,来积累英语的习,并最终让这个习惯变成语言能力。我们学英语,求的不正是这个么?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问的不妥当。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跟汉语有何分别?学汉语时都不需要翻译,为何学英语便要用汉语去辅助?同是语言,语言是交流和记录的工具,起到的是辅助文化、科技和思想传递的作用,应该真正把语言的学习放在生活之中,让语言真正成为语言,而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我个人认为此问题应该为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如何在儿时没有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没有打好语言的基础需不需要借助母语学习英语。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但我平时学英语都是要翻译的,因为我还没有经过把英语如何在生活运用就必须用它来应对复杂的考试和读长篇的专业英语文章,没有时间把英语像汉语一样去学习,不过若是有时间有条件,我倒是觉得学习英语应该尽量把中文撇开,利用物品,动作,场景来记忆英语,学习英语,这样才能真正地用英语去交流,而不是应付考试。
但同样的,翻译并不只限于借助母语记忆,我倒是非常赞同英英翻译,将困难的英语翻译成简单的英语,以利于长难词句的学习与记忆。
最后,我想很多中国学子都是与我一样的情况,因为幼时没有足够的机会和环境像学习中文一样学习英语,而现在又需要大量的英文阅读和运用,因此借助母语和简单英语进行翻译也不失为一个学习的好办法。方法有好坏,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只要最终可以运用好语言进行交流和记录便好。
我认为任何事情的出现都必有其因,任何事物也都具有两面性。关于英语翻译到底需不需要,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可以给出绝对答案的问题。
与其问英语到底需不需要翻译,不如改成学习英语的思维方式:是直接英英(英语解释英语)学习,还是间接中英(中文解释英语)学习。我认为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出发,看看自己适合哪一种思维方式,从而选择哪一种。
不过,我以为直接的英英思维方式更加有利于我们对英语文化、人文的理解,通过英英思维方式,我们不但可以清晰的知道某一个单词该在什么语境下使用,还可以明白该单词在不同的句内所想表达的意思以及一句话的内在含义。这些在间接地中英思维方式中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通过直接的英英思维方式还可以方便我们与外国人(语种为英语)交流,以防曲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弄巧成拙。
所以,英语翻译需不需要我认为是因人而异,完全可以随着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适度调整学习英语的方法。当一个问题不好下定结论时,要利用它的不确定性来寻找可以优化自己的方面,而不是急于寻找一个确切答案。祝大家英语学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