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儿童意外伤害问题

  • 原创经验
  • |
  • 更新:
  • |

近段时间,随着疫情的好转,大家都纷纷走出家门,“神兽们”也“逃出牢笼”感受春光的无限美好,然而在我们走出家门的同时,一系列安全问题也相继发生,尤其是儿童安全事故近期已覆盖了各大媒体,“4儿童被埋身亡”事件、“10岁女孩被害”事件,一时间引发了公众的深度关切,这也提醒了大家在这段特殊时期,儿童意外伤害问题同样不能掉以轻心。意外伤害,是学龄阶段的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意外伤害不仅给学龄儿童及其家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同时也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呢?


具体内容

  1. 1

    儿童自身因素:

    由于学龄期儿童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加之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的影响,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是他们自控力较差,对外界的危险因素缺乏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同时丰富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导致这类群体成为安全问题的高发人群

    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儿童意外伤害问题

  2. 2

    社会环境因素:

    1、内部家庭因素儿童身上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会来源于自身家庭。成人的行动和态度在保护儿童免受意外伤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家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影响着儿童的安全保障问题,例如:部分单亲家庭由于人力、物力等不足,会对孩子疏于照顾。

    其次,父母对预防意外伤害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经常性和及时性进行的安全教育,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保障自身安全问题认识,从而影响着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2、外部环境因素对于学龄期的儿童来讲,社区、学校等外部环境也存在很多危险因素,例如:社区内的儿童公用设施、不安全用电设施等会给儿童的安全问题造成影响。

    学校安全知识教育缺失,老师只重视文化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儿童的安全教育和维护,也是导致儿童意外发生的原因。

    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儿童意外伤害问题

  3. 3

    处理建议:

    为保障学龄儿童安全健康的成长,社工师在介入儿童安全问题时可从儿童和其所处环境开展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扮演教育者身份,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在开展服务时,社工师可以通过对家长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增强成年父母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责任感,提升其相关技能。通过利用视频播放、情景模拟、游戏互动等方式增强儿童对意外伤害的直观感受,增强儿童的自我安全意识,学习自我保护技能。

    2、与学校建立沟通的桥梁,为儿童安全保驾护航。学校教育是儿童丰富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社工师应该及时与老师了解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协助开展校园安全演练,提升儿童的实践能力和自救能力,还可通过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向学校提供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相关专业服务,为儿童安全保驾护航。

    3、与社区工作人员加强沟通,营造儿童友好型社区。社工师可以通过社区安全倡导,增强居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还可以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规范儿童公共设施、不安全用电设施、混乱的道路交通状况,以及加强对社区附近的危险区域的管理,避免儿童遭受到意外伤害,从而营造安全的社区环境。

注意事项

  •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作为一名儿童社会工作者,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儿童的需求,提升他们的能力,为儿童提供更加专业化,更有利于其成长的服务,帮助他们度过健康快乐的童年。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