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小白如何成长

  • 原创经验
  • |
  • 更新:
  • |

有的人虽说是学社工出身,但由于当时在学校“不学无术”,当真正转换为一名负责一个领域、负责一个项目的社工时,回想起来也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那一名半桶水都不足的社工小白是怎么蜕变的呢?怎么成长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吧。


具体内容

  1. 1

    提升社工专业知识:

    当角色转换为一名正式的社会工作者时,已不再是一个只为“成绩合格”即可的学生,因为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时时刻刻都在考验着社工的专业能力,如用人单位希望看到社工的创新和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能力、居民希望社工能满足他们的各大需求、机构希望社工运用专业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社工影响力、社工也需要思考如何把服务做好等等。社工之所以为社工,是因为它是一个职业,有专门的一套服务手法和专业理念,提高社工专业知识,会是做好服务的重要前提之一。

    社工小白如何成长

  2. 2

    “写工”精神:

    顾名思义,“写”是社工的工作任务之一,记得我刚入职时,刚好是年底,面临着年度总结、年度调研、年度计划等,这些对于我而言都是新的,套表看不懂、无逻辑思维、调研分析方法不会,全部都是空白,现在回看第一次写的总结还是不堪入目,那时为了把一份调研总结写好,前前后后改了不下10遍,但在我第二年再写调研资料时,我能理解我每一步要怎么写,它的逻辑顺序是怎样安排的,所以,相信你们也可以的。

  3. 3

    培养逻辑思维:

    服务逻辑,在未理解这个逻辑前,我的思维是“一锅炖”,想到什么写什么,服务的目标和内容完全是两家,每月开展的服务就是自己认为哪个好玩就开展怎样的活动,脱离了调研的实际需求,后来经过多次的经验积累和督导的建议,了解了逻辑就是当你的目标是“活动结束后,80%或以上的参与者学会两种亲子沟通的技巧”时,则活动内容就不是“亲子怎么做蛋糕”,而是可通过做蛋糕的服务手段,社工从中加入亲子沟通技巧的知识,不然社工的角色就只是简单的一位教如何和做蛋糕的“老师”。

    社工小白如何成长

  4. 4

    发挥主动性:

    我一直认为社工是很有人情味的行业,我们总说“助人自助”,其实我们社工也是在互助、自助的过程,所以,当我们遇到实在解决不了问题时,同工和督导的支持会是你强大的后盾,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所以有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可能会是你解决问题的关键。

  5. 5

    降低期待:

    要有“我很满意”的自我认同感。降低期待既不是降低服务质量,也不是降低对服务对象的期待,而是降低自己的心理期待,给自己营造一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心理感受”。在活动前,我会想象服务对象是怎么与我互动的,整个流程想的很完美,但当真正开始后发现没有自己预期想的那样,就会满满的失落感,认为自己就是开了一个失败的活动。所以偶尔降低自己的心理期待,当服务对象给了某种回应,你就会觉得这个活动是有存在的意义,社工在心理上会有成就感。当然,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最终的活动效果依然是社工需要去客观分析总结的。

注意事项

  • 以上就是社工小白技能培养的有关介绍,社工相信每个服务对象都是有潜能的,所以,我们也要坚信自己是有潜能的,多做多尝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相信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亩地。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