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心理询问业迟迟开展不起来

2019-11-20 15:51 848浏览 9回答
为什么中国的心理询问业迟迟开展不起来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你好30岁
1楼 · 2019-11-20 16:31.采纳回答

赤峰心理询问行业现状

谈起运营现状,承受采访的几家心理询问公司担任人的答案是“维持”、“不算太好”。据业内人士泄漏,赤峰的心理询问公司运营普遍惨淡,能盈利的机构十分少。

赤峰新航询问服务无限公司的担任人引见说,该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心理询问和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培养训练,心理询问业务占公司业务的40%,假如仅靠心理询问业务,公司将难以为继。而且,公司利润中的很大一局部,要用于对询问师的再培养训练上。

据理解,心理询问业门槛较低,只需拥有政府二级心理询问师资格,就可停止心理询问师执业。但假如临时从事心理询问,并拿到客户的认可,询问师必需不时地去学习、进修,从而进步本人,否则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记者从内蒙古职业技术鉴定指点中心理解到,目前我区心理询问师培养训练机构有赤峰市职业培养训练学校、赤峰市华夏心理询问职业培养训练学校等11家。从2019年至2019年,我市报名考试政府三级心理询问师的有1240人,774人经过,报名考试政府二级心理询问师的有798人,524人经过,经过率达六成多。这年报名考试三级心理询问师的有1242人,690人经过,经过率55.6%,报名考试二级心理询问师的有463人,239人经过,经过率达51.6%。

但内蒙古心理询问师职业鉴定与考评专家组的一位专家以为,这样批量培养训练出来的询问师直接停止心理询问是有风险的,他也许会把一个有细微心理成绩的人诊断为抑郁症,也能够把一个有抑郁症的人询问得想他杀。

这位专家以为,心理询问是一个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职业,获得询问师资格证后,仍要不时地进步和停止深层次的学习,不时地停止更专业化的培养训练,多做些案例,多些经历再从业。

高校心理询问中心:从业者其他职责太多,无法全身心从事学生心理询问

在心理询问方面,大学生应该是比较侥幸的了。目前,绝大少数高校设有心理安康教育中心,并收费为学生提供心理询问服务。近年来,一批心理学硕士先后毕业走进高校,使高校心理安康教育职业更标准化、制度化。

但在我们对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赤峰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的一个随机问卷(82份)调查中发现,96.2%的大学生表示晓得学校有心理询问中心,但没有人去过。遇到心理成绩本人难以调整时,51.1%的学生会求助同窗和朋友,其他顺次是信任的教师、晚辈、父母或本人接受,去学校心理询问中心的仅占7%。不愿去学校心理询问中心询问的缘由顺次是:不想给生疏人讲本人的心事;难为情,怕他人晓得;不用要,本人能处理;不相信询问教师的程度。

据赤峰学院心理询问中心主任李玉焕引见,虽然校心理询问中心是学校的一个部门,但心理询问职业的根本职业品德是为来访者保密,所以除非关乎学生的生命平安,必需坚持保密准绳,必要时还需做技术处置。

内大心理安康教育中心主任郭玉琴以为,目前高校心理询问的主要成绩是询问教师的专职化成绩,虽然近年提出增设专职人员,但只要很少高校是这样。更多高校的心理询问中心不是放在学生处,就是依托院系,专职教师除中心的忙碌职业外,还要同时承当院系课程。这样就形成从事这项职业的教师职责太多,无法更专心肠从事学生心理询问职业。

李玉焕以为,高校的心理询问教师在潜能开发、职业规划等开展性心理询问方面有其优势,但因其缺乏肉体医学科背景,很难鉴别什么是肉体妨碍,因而增强高校及社会上的心理询问公司的专业督导制势在必行。

医院心理门诊:从业人员存在轻心理引导、重药物医治的倾向

在普通人眼里,医院是呈现分明症状、曾经影响到正常生活的人去的中央。在人们处于亚安康形态时,人们很少想起来去这个中央,不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据赤峰学院附院心理科主任李幼辉引见,门诊中,95%来患者需要用药物并辅以心理医治,只要5%不需用药。这能够与大少数人都是等到心理成绩已很严重时才来就医有关。由于躯体方式妨碍、癔病症、躯体疾病伴发的心情或肉体妨碍等的急性期必需以药物医治为主,以心理医治为辅,由于肉体方面的疾病有其生物学基础,必需用药物先控制症状后再停止心理康复。不注重药物医治,只会延误疾病的医治。赤峰学院二附院心理科主任张海燕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说,正轨大医院心理门诊的从业人员多受过肉体医学、心理学的培养训练,能区分肉体科疾病和普通心理成绩的差异,诊断较清楚,而一些小医院心理门诊的医生多是从外科或其他科室转到心理科,更需停止肉体科和心理学方面的再培养训练。

北京中日敌对医院心理学科临床主任医师李子勋以为,医院的心理询问假如缺乏心理专业培养训练,很容易堕入医学形式,而没有了心理学的滋味,再加上一些医院滥用药物,使医院心理门诊的名誉并不太好。增强对医院心理从业人员的心理专业培养训练、督导与管理能够是我国心理学建立的殊途同归。

专家观念

专家呼吁,树立心理询问师督导制,是促进询问业开展的途径

在国外,一个肉体剖析师要承受不低于800小时的自我剖析。心理医生的含金量由三个局部组成:三分之一是受教育与学习心理理论;三分之一是承受专业培养训练;还有三分之一就是自我体验。由于一个心理医生剖析当事人的深度不会超越剖析本人的深度。

在我国,由于还没有树立督导制度,心理医生或许说心理询问师普遍缺乏自我剖析,每个从业者简直都是带着各种各样的“原始情结”来面对当事人。对那种只是读了心理学的书籍,没有经过正轨训练和督导的心理医生,很难防止发生对当事人的信任、反向移情、情感剥削等,这些会愈加扰乱当事人的生活和心理开展。

目前,在内蒙古乃至中国的心理询问业,根本上处于一个没人管理、没人监视的散漫形态。据内蒙古心理卫生协会办公室主任马东引见,该协会的主要职责是停止学术交流,停止心理卫生方面的科普宣传,成员绝大少数是医院的医生。由于心理询问是一门穿插学科,如今从事教育的、学医的、学哲学的等都在触及这个范畴,触及部门过多,一致起来很难。

据理解,中国尚未树立一致的心理询问执业资格体系。休息与社会保证部有“心理询问员”和“心理询问师”的职业规范,卫生部有“心理医治师”考试,而卫生部与人事部又开设了“心理保健师”的评定。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人力、物力停止监视管理,招致心理询问业准入门槛大大降低。

在采访中,呼声最高的要算是树立心理询问师的督导制了。大家都在呼吁成立一个心理询问师协会,以标准对心理询问行业人员的管理,给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培养训练的平台,有停止系统学习的时机,能活期承受督导和参与专业小组的活动。

小知识

心理询问是一个互动进程

除了心理询问师的程度良莠不齐、有待进步外,作为咨客也存在许多不成熟的中央。

赤峰暖阳心理询问中心韩主任说,比方许多人以为找心理询问师询问一次,就什么成绩都处理了。其实,心理询问很难立竿见影,普通至多需要5~6次,每次50分钟。心理询问并不能协助你处理理想成绩,也不能消除你所面临的危机和苦楚,但可以缓解你的焦虑,影响和改动你对苦楚的看法,将消极的、主动的生活观念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进取态度,并自我决策、自我举动,来处理本人的成绩。心理询问和临床其他疾病的最大区别在于,心理询问是一个互动的进程。心理成绩的处理更多在于来访者的求助愿望,与询问师的配合以及本身的努力。而不是像患了肠梗阻,等着医生来麻醉、做手术就行了。假如来访者本身不做出相应努力,询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可以理解了一下,先学习,朝阳产业。

泛泛
2楼-- · 2019-11-20 16:28

我们先从职业方向下去说这个事情吧。您对心理学十分感兴味,这自身是一个很值得赞赏的事情。但是从职业规划下去说,您有没有从事这一行业的想法?我看您的叙说,能够并不是向这个方向开展的。这就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成绩。从理想角度,我们的心理询问行业是一个曾经停止了十年培养训练的行业,但是,即便学了心理询问,考了证,真正从业人员不到考证者的千分之五。少数人依然是搞搞别的,做做这个。为什么那么多人搞搞别的,做做这个?缘由是,他把金钱和精神投入到这下面了,做,没有经历没有督导没有实习指点上不了临床,不做,钱花了总是心里不甘,后果就在这个泥潭中越陷越深。放弃吧,不甘愿,不放弃,就持续往里面扔钱。所以,假如您没有计划走职业化路途,我的建议是:不要来趟这个混水。把您考证的钱留着去买心理学的书,本人学习,能够播种更多一些。再有,心理行业如今确实不是刚需要,市场不标准、行业不标准存在诸多成绩。社会培养训练机构为了赚钱,是什么事儿都敢干的,这就让询问师证的含金量大打折扣,这也是一个现实。我们社会上的一些朋友,总是在问心理师证好考不好考,就象是问电工证、驾照一样,把它当成了一个一次性的事情。却不晓得询问师的门槛,那是比临床医生门槛都高的。从国外的培养训练来看,一个询问师从开始学习的时候,就不时面临挑选,不时面临淘汰,从开始学习到他真正能从业,往往需要十几年的正轨训练,所以心理询问师和心理医生是一个拿时刻、精神、金钱堆出来的行业。我们的三个月培养训练就出询问师的事情,在国外的专家看来就是一个笑话,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询问师走不出国门的缘由。综上所述,假如您当前确定要走职业化路途,那您可以义无反顾。假如您到如今还是犹疑,并且只是希望给本人多一个选项,那还不如去培养训练一般的。

云和数据
3楼-- · 2019-11-20 16:24

这个我暂时想到的有以下几点:

1,普遍缺乏自我反省,只要习气自我反省的人才干发现本人的心理成绩。

2,习气独立考虑的人太少,不独立考虑的人心理询问师是不会起到作用的,由于不能够有人去告知你人生怎么走。

3,大多人处于非小康阶段,当人没有满足根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人不会关注心理范畴,并且心理询问在庞大的中国是不能够做到收费的,同时心理询问范畴专家的稀少正好使得费用比较昂贵,只要金字塔顶的一些人才干享受。但是别埋怨,这么大的政府有些时候只能经过资本去分配稀缺的资源。

4,相关专家的稀缺,由于这个事情不能批量停止的,只能一对一。

5,我们处于开展中政府,大局部人还是比较保守的,比较要强放不下面子,由于人口众多我们总会往前看,觉得本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临时下来就很要强,因而也就不情愿供认本人有心理成绩,所以即便心理询问也要以聊天的名义去。许多人似乎以为这跟“治病”是一特性质的,也就是人们关于心理询问的实质看法不够。

以上是我如今的拙见,仅供考虑,勿当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