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前 42种事业单位编制取消

  • 原创经验
  • |
  • 更新:
  • |

在我国的机构改革中,事业单位改革,是影响力最深远的一场改革。一场涉及到700多万人的事业单位改革,广泛受到关注。如果从1992年首次提出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算起,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路程,但此项改革一直就是只摸石头不过河,甚至多次反复,直到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基本确定。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在2020年底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全部到位。


具体内容

  1. 1

    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2020年前将全部转企改制。转制单位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在职职工也会转为签订劳动合同,而不再是原有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有这42种: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工程勘察设计,市政公用经营与作业,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农场、园艺场、养殖场、苗圃和经营性林场等农业养殖(种植)机构,技术开发类科研,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商业性地质勘查,招投标代理,一般性评审认证,咨询服务,评估鉴定,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宾馆,招待所,经营性康复疗养,房屋修缮,物业、车辆服务,部门文印机构,投融资,担保,粮食收储,物资、图书、仪器设备供应,非时政类报刊,一般文艺院团,影剧院,影视音像制作销售,演出中介,新闻媒体的印刷广告发行传输等经营部分,电影制片厂及其他各类公司(厂)等。

    2020年底前 42种事业单位编制取消

  2. 2

    改革后人员去向

    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安置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随行政类职能的划转,要求“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另一个是国家要求事业单位改革的时候,要妥善安置分流人员,不能简单推向社会。

    优先使用空编。人员分流安置到部门(单位)所属相关事业单位,优先占用该事业单位现有空编。妥善安置人员。按照一次核定编制、逐步精简到位的原则。给予过渡消化。事业单位撤销、合并后因职数和岗位数限制造成的待安排人员,给予一定的过渡期逐步消化,其工资、福利、社保等待遇,仍按改革前的相关待遇执行。

  3. 3

    取消事业编制后,这类人工资可能上涨!

    1、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完善聘用制度,加强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制度,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

    2、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健全岗位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的调整办法,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组织实施工作,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推行工作,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3、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基本工资占工资收入的比重。同时,国家将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注意事项

  • 从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制度设计和安排来看,一共有42种事业单位的现有事业员工,将被取消事业编制。也就是说,这42种事业单位的员工,明年起就不再是“公家人”。取消事业编,并不是砸掉饭碗而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人的潜能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停止进步才是我们真正赖以生存的“铁饭碗”。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