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开展STEM教育

  • 原创经验
  • |
  • 更新:
  • |

在当前小学科学课程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实践中,面对低龄儿童,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开展 STEM 教育活动成为教师面临的双重挑战和考验。需要教师针对低龄儿童特点合理设计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并在实施 STEM 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促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提升认识和触发思维以及促进元认知能力的形成,并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那么小学生如何开展STEM教育呢?


具体内容

  1. 1

    通过真实而有趣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内在动机:

    认知科学的研究已经揭示,当学生的内在动机强于外在动机的时候,他们往往更加乐于学习并且学得更好。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要使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或在活动中保持更好的注意力,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意愿,以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内在动机。真实的问题很容易贴近儿童的生活,促使他们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教师常常通过有趣的故事、谜语、音乐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接下来注意力的维持仍是难题。真实的问题却与此不同,真实的问题不仅富有兴趣性,而且更容易引导后续的观察、发现和思考,还能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帮助学生确定活动的方向,维持他们对目标的追求,然后一步步将学生引入实践活动中。

    小学生如何开展STEM教育

  2. 2

    选用易于操作、获取和改变的材料,促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通过 STEM 活动,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 STEM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人们往往认为低年级学生懂得少、能力差,能完成任务就不错了。这样的认识不仅是对儿童认知及能力发展的低估,也忽视了 STEM 教育本身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而言,STEM 活动中的任务难度与要求可以简化,但并不会因此而减弱对学生在观察、思考、推理、讨论、实践等环节上的要求。面向低年级学生的 STEM 活动可以选用易于获取、易于操作和改变的材料,教师可以在活动中运用多种策略让问题和思维可见,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提升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对技能方法的理解和联系,还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无论是在科学课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或是学校的科技特色活动中,只要是基于 STEM 教育理念开展的教育活动,都应该满足 STEM 教育在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协作性等方面应具备的特征与要求,而且同时要能够适应低龄儿童在认知、技能、语言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

  3. 3

    使用多种认知模式、策略和方法,将思维可视化,促进元认知能力的形成:

    低年级学生处在认知和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其同时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还较弱,也较难做到持续思考,在相隔一段时间之后特别容易遗忘。而 STEM 活动往往需要在一定的周期内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问题。因此,要有效开展 STEM 活动,必须采用多种认知的模式、策略和方法,将信息可视化、思维可视化,在帮助学生记忆的同时也形成丰富的过程性资源。具体策略包括 :

    1、活动记录。活动记录也称为学习单,用于记录活动中的信息、数据、过程与思考,包括个体记录与小组记录。在 STEM 活动中,活动记录常常用于记录学生的作品设计、计划安排、实施步骤、改进思考、测试数据、作品成果等。低年级学生由于书写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将活动记录单设计成选择、画图、粘贴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使用,并帮助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

    2、集体记录。STEM 活动的持续性使学生需要连贯性地发现和思考问题,为了在 STEM 活动中达成多个领域知能的学习,教师常常会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所采用的是 PPT 展示和黑板板书。但这些方法既无法保存,也较难让学生随时看见和想起。因此,采用纸质的集体记录是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不仅可以保存与粘贴,还可以让学生参与集体的记录过程,通过集体记录形式贯彻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方法的学习。

    3、使用各种思维工具。STEM 活动中有丰富的观察、比较、分析等内容,要有效开展低年级的 STEM 活动,就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观察、比较和分析上,而需要把这些思维活动呈现出来。使用各种思维导图,如韦恩图、支线图、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各种思维工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思维工具展开逻辑思考。

    4、巧妙使用照片、音频和视频。要解决低年级学生思维可视化问题,除了上述策略以外,还可以适时地使用照片或小视频,帮助学生记录他们难以用文字和图形表达的现象和过程,再配以学生的语言讲解,既可以让学生形成很好的思维呈现形式,又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将思维可视化,不仅帮助学生更容易记住和回忆起之前的活动内容和结果,更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思考,尤其是开展基于证据的思考,所以思维可视化的素材都可以作为学生思考的依据,促进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这些证据进行反思与改进, 从而发展其元认知能力。

  4. 4

    适时通过深入观察和比较帮助学生提升认识和触发思维:

    STEM 活动中涉及的真实问题通常是有一定复杂程度的,低年级学生面对这样的复杂问题往往不知所措,也较难看到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因此,在低年级的 STEM 活动中,教师需要适时开展观察和比较活动,比如观察物体、工具、材料、功能,比较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方法、优点和不足。通过丰富的观察和比较活动,帮助学生将日常生活经验、先前的认知与解决真实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提升元认知能力。

注意事项

  • 将 STEM 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对于重新接手一二年级科学课教学的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着双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在科学课上开展面向低年段学生的教学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