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系由人事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分中级和初级两个级别,每个级别的考试分《专业知识》与《经济基础》两个科目,全部使用机读卡答题。如何正确准备、复习并且最后顺利通过考试已经成为考生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具有多年经济师考试经验的辅导专家给出一下建议: 1.大纲是关键 很多人觉得教材的内容很多,覆盖面大。但是,有一个原则:考试是有范围的,这就是大纲。 2.学习时间是保证 大部...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系由人事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分中级和初级两个级别,每个级别的考试分《专业知识》与《经济基础》两个科目,全部使用机读卡答题。如何正确准备、复习并且最后顺利通过考试已经成为考生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具有多年经济师考试经验的辅导专家给出一下建议: 1.大纲是关键 很多人觉得教材的内容很多,覆盖面大。但是,有一个原则:考试是有范围的,这就是大纲。 2.学习时间是保证 大部...
1、上班族如何挤时间学习 作为上班族来讲,在上班时间不可能看书,在下班之后又会有各种各样的家庭琐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挤出最多的学习时间,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上下班时,可以通过MP3听老师的课件,通过这段时间不断的重复老师讲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上下班途中,也可以自己对知识点进行回忆,个人觉得这段时间就是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a1时期。有时候会看到有人在公车...
1.设定训练目标。明确自己在一定时间内的任务量,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经常这样练习潜意识里就会有这种印象,学习质量肯定会有所提高。 2.善于排除干扰。一是外界的干扰,首先要寻找安静的学习环境,如果在公园里看书,效果肯定差强人意;二是排除内心干扰,在学习的时候,心中不要想其它的事情,专心精力投入学习。 3.讲究劳逸结合。人的记忆是有曲线的,不要盲目的学习,而且你不能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而要...
学习是我们每个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藉以发展进步的基础,如果没有学习,人生也许只能是一个美丽的设想。可是,你会学习吗?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相同的时间里,有些人学到了知识,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另一些人却碌碌无为,归根结底就在于学习方法对不对。学习得法,往往会事半功倍,否则,只能事劳而无功。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学者之所以成功,与他们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密不可分的。那麽,就让他们给...
一、通读考试教材 经济师考试包含两个科目两本教材,分别为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教材设计内容知识点丰富,可出题的范围较广,从如此众多的知识点中提炼的考题,必然涵盖很多方面内容,所以要求考生对教材全面掌握,不落下任何知识点。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经济师考试大部分内容知识基础层面的内容,知识点简单易懂,考生只要简单记忆便可掌握,这就要求在备考时认真通读考试教材,至少仔细读一遍教材即可。通...
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 一般来说,针对客观题,重要的是合理分布做题的是时间,因为后面还有题量很大、非常耗时的综合题。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分析,也许你已发现,每道选择题允许作答的时间不到1分钟。但实际上多数问题可以只需几秒钟就可作出选择。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相对较难的问题。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也是很必要的。如果在某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 按题目要...
应试技巧 1、针对不同客观题,选择不同的做题方法 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答对得一分,答错不扣分。做题方法:看清题目,切勿空缺。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考试题对单项选择题的答题备选项的附带说明是“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判断试题正确与否、到底哪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其标准就是考试教材。理论上说,所有的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多数题是直接采用的教材中的表述...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考后很多朋友都抱怨今年的考题偏难,反应*5的是公共基础"题目很偏"。本人也参加了今年的考试(金融专业),由于备考方面下足了功夫,个人并不觉得题目很偏(其实试题绝大部分均来源于教材)。通过考后查验答案,两科成绩均在125-130左右。由于考前受助于很多网友的"外部经济",现谈谈自身的备考历程,希望对接下来备考的朋友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踏踏实实看教材,...
一、关于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总产量1—总产量2。 例题: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1167;当投入劳动数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0、950。则该企业的边际产量为——3800减去3500,等于300。 二、关于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总产量&pide;单位个数 例如: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
一、考前复习篇 1、不要放弃 考前的焦虑心态有时会使考生对自己信心不足,突发性的焦虑难安等等情绪,这种情绪有时会促使考生放弃考试。其实经济师考试是一个难度不高的考试,考生通常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或者常识得出部分考题答案。所以不论你复习的好还是不好,你都有很大的几率通过考试。所以你千万不要放弃考试。即使你没有通过,那么这一次的考试经验也会对下一次考试有很大的帮助。 2、不要忽略真题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