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到了,部分数据统计18年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少20%,怎么没人生二胎了呢?
2019-04-19 09:56
1865浏览
11回答
2019年到了,部分数据统计18年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少20%,怎么没人生二胎了呢?:目前,2019年的出生率,人口增长情况等,还没有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 2019年比2017年人口出生率减少了:-2019,二胎,年少,出生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目前,2019年的出生率,人口增长情况等,还没有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 2019年比2017年人口出生率减少了,是铁钉的事实,因为今年上半年,各地公布的出生率减少了15%到20%,全年减少,也在情理之中。
从我们身边都可以看出,两年前,二胎放开时,一下子很多人都生二胎,但明显可以感觉到,去年生的人少了,今年生二胎的更少了,身边一些人甚至明确说,不要二胎。那么,二胎政策放开了,为啥没人愿意去生?甚至比上一年还减少了?原因,其实大家也非常清楚,不外乎以下几个:
1、养孩子成本太高。现在养一个孩子,想一下,需要花多大成本,从孩子的出生起就是在烧钱,奶粉钱、穿的、请人带娃娃、上学、看病、择校费、特长班兴趣班培训费、上学费、买房子,哪一个不是高昂成本呢。养孩子成本太高,导致生不起,养一个就不错了,两个,还是算了吧。
2、没有相关激励政策。虽然政策放开了,但相关的激励政策没有出来,如生二胎的生育津贴、奖励、补贴等,都没有激励,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人去生。如果出台政策,生二胎,一次性奖励50万,绝对有很多人生。
3、太累。养孩子,不仅是花钱,心累,一个孩子够累再来一个孩子,每天打打闹闹,一生病,两个孩子都会生病,父母即便在跟前,自己也得请假去医院看病,得在家照顾孩子,自从有了二胎,你的工作,也不要安心做下去了,就是混日子了。不仅对工作影响大,心累,每天照两个孩子,会把你的身体掏空,太操心了。
4、人们的生育观念在改变。现在的人,再不像老一辈们,多要孩子,觉得才有氛围,人丁兴旺,如今,我们只要自己过的好就行了,管孩子呢,过好两个人的二人世界,潇洒自由,一个人挣钱,花的高兴,也不用操那么多心。
5、没人带。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要,还有一点是,没人了带孩子。拿我来说,还想要一个,但父母年纪大了,体弱多病,根本就没法给你带孩子。我们家娃娃一岁两个月,就是找人带,两岁八个月,就送到幼儿园,原因就是,没人带,一个娃娃如此,两个就更难受了。
还有一些年轻父母,虽然还年轻,才50多岁,但人家思想观念不一样,生孩子是你的事情,跟我们无关,所以,这些父母,退休后,就去旅游潇洒了,也不会给子女带孩子。
6、养儿没法养老,那么,还要他干嘛?如今,养儿不会再给你养老送终,年纪大了,动不了了,自己去养老院,各种社会案例让年轻人觉得,既然养孩子不能给你养老,那么,我还要他干嘛?两个人,过的好好的就行了。
个人认为生二胎数量的减少跟当前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具体如下:
房价高,普通居民承受不起。高收入人群由于受教育程度高,大多数倾向于生一个。普通市民也行想生,但是考虑到以后的生育成本以及孩子上学看病买房不敢生。之前农村人都是生产大户,都喜欢生孩子,但是最近几年男女比例失衡,很多农村小伙找不到对象。如果想娶媳妇,必须买房买车还有高昂的彩礼,农村的父母绝大多数都负担不起,孩子找不到媳妇父母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就导致最爱生的农村老百姓也不敢生,生不起。总而言之,农村老百姓和城市居民都不敢多生,更别提90后的还有很多压根不想要孩子的丁克族。
其实现在二胎的出生情况也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低,我感觉身边要二胎的大概占到40%左右,根本没有传说中那么低,只是不像想象中那样,一说放开二胎,所有的适龄妇女都拼命怀孕,扎堆生子。
说回二胎减少,无外乎两点经济和精力,当然那种给口饭就活着的不在讨论范围。
首先说经济条件,以北京为例,一个小朋友从三岁上幼儿园开始,公立还好,私立基本每月6000起步,然后学英语2万一年,再学个别的艺术类的基本每年10万+。小学也是,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旅游,参加活动,每年下来也得10+,而且还得保证是公立小学,如果是私立小学的话,每年各种费用大概是20万以上。当然如果生两个孩子必须要换大一点的房子,老人也要过来帮忙带,至少要三室(100平米以上)才能满足要求,这样的一套三室以上的房子在五环里大概800万以上,以贷款300万为例子的话,30期,每月还款1.6万,一年房贷近20万,再加上每个个小孩10万的学费支出,和至少10万的家庭支出,每年固定支出需要50万以上,对于这种人到中年,现在产业寒冬的情况下,确实想想二胎就会瑟瑟发抖,恐怕前端时间中兴程序员跳楼的事情大家还历历在目吧。一个中年男人,一人养家,42岁的时候被公司领导谈话后自杀,呵呵,虽然跟二胎没什么关系,但是由于二胎出生后妻子全职在家,工作和生活压力共同压垮了这个男人。
再说说精力,首先评估下有没有人帮忙带二胎,真的不是生下来就行了,大部分家庭是二胎后女性回顾家庭,如果男人家庭责任心比较强,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给与体力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的话,女性的身心就不会那么疲倦,否则男人是个甩手掌柜,你领着老大抱着老二,自己一个人忙里忙外,相信我,除非你是个铁人,否则很快你就会变成一个邋里邋遢的怨妇。当然如果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女性能重返职场,确实还是不错,但是家庭矛盾也会随时爆发。而这只能是没有任何突发事情的时候,否则就算普通的流感也会让一个普通家庭陷入危机。
第三,我觉得是女性意识崛起,更多人想着人生为自己活着,不是拼了命的说一辈子为了孩子,这样的生活大家都轻松一些,养儿防老的观念从父母和孩子心中都淡化的话,对于有几个孩子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身边生二胎的也不少啊,关键是育龄基数小啊,头两年还有70后的放开了生,想生的都生了,你想想70后多少人,兄弟姐妹好几个,八零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了,育龄妇女一下子少了好多,就是人人都生也赶不上啊,我姥姥那一辈生了七个孩子,到了父母这一辈最多两个,大部分都是一个孩子,人口迅速下降,我们这一代才多少人啊,一人生俩也赶不上他们啊。而且还要考虑经济现状,以前吃饱了不饿就管,现在房子,教育,哪个不花钱啊,能养起两个已经不错了,还有很多连自己都养不起呢。
人口合理减少应该是社会进步前进的象征,少生优生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的中国人口总数早超过二十多亿太怕了,房价上涨至一千万一平米,学校人满为患孩子排队等待上学,医院病人排队等待看病可能几天都无法看到医生,食品药品安全可能比现在严重100倍,养老院床位紧张到你怀疑人生……。所以现在合理减少人口是社会进步文明知识普及程度的提高,如加拿大全国总人口才三干多万与中国重庆市人口一样同样三千万而面积超过整个中国他们靠资源就能富的流油,澳大利亚全国总人口二千多万与上海市人口一样光吃铁矿石就能富的流油,再如新西兰总人口四百多万全国实现了人人平等从总理到普通工人农民无业游民包括流浪乞讨人员65岁后全民退休每月都拿一样的工资待遇标准,全国免费坐火车汽车免费医疗教育老人老了年轻人都争着去医院养老院为老人服务养老机构记载着你的为别的老人服务时间态度,用于当你自己老了安排年轻人为你提供服务……。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2019年出生人口统计数据没有出炉,但从各种信息和数据看山018年出生人口减少应该是铁钉的事实了。
至于没人愿意生二胎,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抚养成本太高,目前来看多生一个小孩,从小至大,从生下来的营养费、请保姆费,幼儿园入托费、小学初中高中学费及补习费、大学教育费用等等,还有平时生病或者住院的费用,有人算了一笔账没有80万元至100万元做不到的。多生一个小孩就要多支出100万元,无疑压缩生活支出,降低生活幸福指数。
更为令人纠结的是,大学毕业之后,如果在一二线城市就业,买房是一项巨大的家庭经济压力,很多靠工薪家庭如果给小孩在一二线城市买一套房子付首付,都得砸锅卖铁,还会让小孩背负巨大的债务,成为房奴,让人一生都不得安宁。
还有花钱都在其实,最关键是培养小孩还得费心费力,多生一个小孩就多一分操劳,多一份担忧,多一份付出;而且现在找保姆带小孩比较困难。我就有这样的感受,女儿生了两个小外孙女,为找保姆感受费尽心力,一个接一个,很难找到如意的。
而目前来看,生二胎国家又没有其他激励措施或优惠政策,把所有负担都推给单个家庭来负担,确实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压力。国家应采取措施,出台相应激励政府,才能提振生育二孩的愿意。这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长久之策。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放在人口问题上,“授人以鱼”,就是喊口号号召大家生孩子;“授人以渔”就是提高大家收入,提高养育孩子的能力。很可惜,我们只做到了前者,对于后者几乎没有政策扶持。
2019年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20%,说明喊口号的政策没有用。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生?回答出奇的一致:年轻人都被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哪里还有精力和能力去抚养更多的孩子。
现在很多小家庭,在归还房贷和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之后,可以说所剩无几。有的还甚至还为了房子背负了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巨额债务。生二胎的话,会让这些小家庭根本无法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没人带孩子。很多年轻家庭在外打拼,孩子没有人带。如果有一人辞职在家照看孩子的话,收入又不足以维持生活。——说到底,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很大,没有足够的财富积累,是无法带好二胎的。
最近的个人所得税调整,有涉及到二胎的部分,算是一个小的进步。不过,这点对于年轻家庭来说,是杯水车薪。因此鼓励二胎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多方面的政策予以配合,而不是光喊喊。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