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根据 是什么?请你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答复 ?

2020-02-24 11:30 1733浏览 7回答
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根据 是什么?请你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答复 ?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古董
1楼 · 2020-02-24 11:35.采纳回答

1 先接触到 2受影响 3模拟 4施行 。假如是不想不良品德的发生 ,第一阶段 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气氛 第二阶段 耐性的教育 第三阶段 耐性的教育 第四阶段 耐性的教育917

我爱考研
2楼-- · 2020-02-24 11:58

(一)客观要素1.社会的某些不良影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普遍地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的社会风气总的看来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开展“五讲”、“四美”、“三酷爱”活动以来,社会风气越来越好。但是社会影响是扑朔迷离 的,社会上某些不安康的影响是构成学生不良品德的社会缘由。譬如,剥削阶级和剩余权力和极多数作对分子、刑事立功分子,利用青少年的无知和猎奇,对他们进行诈骗和腐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如黄色书刊、淫秽小说等,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假如不严格控制、正确指点,往往会使某些缺乏剖析判别才能的学生在心灵上遭受毒害,致使构成不良的品德。2.家庭的某些不当教育家庭是学生承受品德教育的启蒙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员,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品德的构成。家庭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环境中的某些不良要素,也是构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缘由。如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难题如下。(1)养而不教,重养轻教。有些父母只注重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而无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2)宽严失度,办法不当。有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准绳和办法,呈现种种倾向,或许管束不严,错把宽容当保护;或许管束过严,错把粗暴当严教,有时这两种倾向还会交替呈现。他们有的子女一味溺爱娇惯,偏包庇短,甚至抱怨他人,责怪学校。相反,有的人一发现子女的缺点和错误,就动辄怒斥、打骂、驱逐。这些做法,使子女对父母望而生畏,仇恨不已,甚至离家出走,在外游荡,形成严重后果。(3)门槛不一致,相互抵消。有的父母对子女品德门槛不一致,有的放纵,有的过严,对子女行为的评价也各持己见,甚至当着子女唱对台戏,因此教育作用相互抵消。在这种矛盾的状况下,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对品德标准迷惑不解,甚至养成表里不一的“双重人格”。(4)言行不检点,身教言教差。有的父母没有给子女做好表率,或许家风不正、行为不检点,或许父母关系不和,甚至父母离异,形成家庭构造决裂。父母的这些行为表现,对子女的品德都会发生极坏的影响。3.学校的某些教育缺陷学校是专门培育人的教育机关,学生的品德主要是过关学校教育来培育的。但是,假如教员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措施不力,教育办法的不当,都可能阻碍学生良好品德的构成,而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和好转。如今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难题如下。(1)有的教员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对学习差,或许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常常是挖苦、挖苦、呵斥,使这些学生得不到热情关心和及时教育,由于学消费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滋长了错误的开展。有的教员在处置学生中的难题时,或许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对难题不做彻底的处置;或许采取惩罚主义的做法,给学生以罚站、停学和其他不适当的奖励。这样,学生不只得不到深入教育,反而会发生统一心情或失去改进错误的决心。(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互不配合,各行其是,减弱了教育力气,甚至相互抵消。(3)多数教职工的不良品德直接给学生的品德发生了不良影响。(二)主观要素1.错误的品德看法中学生正处在品德构成开展的进程中,他们的品德看法还不明白、不固定,而且缺乏独立的品德评价才能,不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因而,他们容易承受社会上某些不良的影响,构成某些懵懂的错误看法。例如,有的学生以为,“英勇”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勇于在班上逞强闹事,违背课堂纪律。错误看法的恶性开展,使得多数中学生经不起不良要素的引诱,被激烈的私欲所驱使,做出一些违背品德标准、损害别人利益的行为。2.异常的情感表现具有不良品德的学生由于不良环境和错误观念的临时影响,形成了情感上的一些异常形态。他们爱憎不明,有时情感失去冷静的控制,他们同教员、父母和其他一些关怀他们的人情感统一,存有戒心,而与他们的“夥伴”却情感相投。他们中有些兽性情暴躁,喜怒无常。这些情感的特点既是品德不良的一种结果,也是惹起新的不良行为的重要缘由。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他们可能热情激动,暴跳如雷,甚至丧失冷静,迸发出不良行为,形成严重的后果。3.明显的意志单薄具有不良品德的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刚强的品德意志,不能用正确的看法战胜不合理的欲望而发生不良行为。例如,有的学生明知打架、斗殴、扒窃等行为是错误的,但是由于意志单薄,正确的看法不能见诸于举动,所以“明知故犯”,经常不能抑制本人这些行为。当教员对他进行教育,他刚刚表示“决心改进”,往往由于缺乏自制力,经不起“夥伴”的挑动和引诱而重犯错误,有时在改进错误的进程中,时常呈现重复和迂回。4.不良的行为习气一种不良行为的发生,开始可能是偶尔的。但是在他幸运得逞之后,这种不良的行为方式就会与个人欲望的某种满足发生联络,经过屡次反复,便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气,不良的行为习气一旦构成,就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采取相似的不良行为,似乎不那样做就感到不自然,甚至发生不愉快的心情体验。于是不良的行为习气就成了发生不良品德的内部要素这是关于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根据是什么?请你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答复?的解答。245

天命
3楼-- · 2020-02-24 11:58

要矫正学生品的不良的行为,教员要有正确的看法并充溢决心。教员要看法到,品德不良行为是阻碍学生安康生长的病害,是学生生长路途上的绊脚石,若不及时矫正,就会影响学生的生长,严重的还会断送学生的出路;要看法到,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在不利要求下可以变坏,在有利要求下可以变好。不良行为只需还没有定型,在仔细、耐性、长久的教育下,是可以改好的;还要看法到,矫正教育要比塑造教育更艰难、更困难,塑造好行为要靠长时期重复稳固才能构成,矫正教育更不是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就能生效的,因而,要有打长久战的思想预备;教员还要耐性地关怀和协助学生,使学生进一步拿到改正自新的力气。下面谈谈对品德不良行为进行矫正的详细做法:1.要抓住征兆,消除萌芽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是一下子构成的,后来总是有苗头、有征兆的。因而,教员要提升教育的意识,留心察看,细心剖析,及时发现苗头,把难题消灭在萌芽形态。比方,自豪自负的学生,往往是第一次做了坏事,或考试得了一百分时,受到了不适当的表扬、奖励,而没有进行谦逊慎重的教育,学生显得自得洋洋,自以为了不起。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发生往往有以下一些苗头:不爱学习、厌烦做作业、分数忽然下降、学习时走神、发愣;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喜欢上街游荡、逛商店;常跟同年级的差生交往;备有小刀、匕首等凶器,协助朋友打架,传递情书;带回去路不明的东西;与异性有独自的不正常的交往;避开大人看书,这些往往是黄色小说或手抄本;爱穿奇装异服,剪怪发型,衣服口袋有烟盒或过滤嘴烟头;经常带扑克牌在身上,言行、性情渐变;对函件、电话、教师的来访,或大人的说话特别敏感等等。教员若能对以上苗头明察秋毫,给与高度注重并积极进行教育引导,就可以避免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发生。2.要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与统一心情,是学生确信教员指点的重要性由于对学生不良行为的责备、批判、惩罚多于赞扬和激励,所以学生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和敌意,通常以缄默、逃避、粗暴无礼的态度来看待教员的教育。这样教员的教导在理想身上就很难生效。为了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统一心情,教员必需动之以情,多方面地关怀他们,用爱去暖和学生的心。学生生病了要给予关怀;品德无知要给予治疗;缺乏毅力要给予协助;不会学习要给予辅导;巨大优点要给予一定,稍有进步要给予表扬;遭受打击要给予维护;遭到失败要给予抚慰;进步中呈现了重复要给予了解;遇到辛苦、不顺心时要给予同情;交给职责要给予信任。只要多方面关怀学生,协助学生,耐性细致地劝导他们,学生是情愿改进本人的错误的。用爱去感染学生,是转变学生的灵丹妙药。3.要擅长发现学生的积极要素,坚持正面教育品德不良学生的头脑里,并非都是消极的东西,也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闪光点。他们依然向往美妙的将来,喜欢拿到表扬、赞许。因而,教员应敏锐地察看到孩子的积极行为,指出其闪光点。如有的学生不爱学习却爱劳动,有的学生违背纪律却很守信誉,有的学生常常打架却能协助他人。经过教育后,学生开始主动完成作业了,上课开始恪守纪律了,学习上获得进步了。这时,教员要不失机遇地加以表扬,激励、激起学生积极向上。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主要是提升品德看法、明辨是非与善恶的才能,协助学生划清尊敬教师与拍马屁的界线,划清英勇与冒险、礼貌与虚假、正义与非正义、遵纪与守法的界线。过关学生自身的实际操作,不时地比较、区分和辨认各种是非、善恶景象,协助学生构成正确的品德观。进行典范教育,是正面教育的有效措施,是合适学生模拟心理需要的。教员可选择抽象鲜明、特点突出、事迹生动、便于模拟的人和事,特别是后进变先进的人和事,作为学生学习的典范,这更能惹起他们内心的震动,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4.要正确看待重复,逐渐提升门槛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通常都有不同水平的放纵的生活阅历,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行为习气。因而,在转变进程中往往会呈现重复,这是难免的。要清楚,学生的进步不可能是直接上升的,而往往是迂回迂回、螺旋式上升的。比方有的学生常常打架斗殴,经过教师家长的屡次教育,看法了打架的危害后,有两个月没有打架的行为,然后又呈现过一次打架,这是在劝架进程中呈现的,虽然是打了,但性质与以前的不同。所以教员要特别慎重,决不能泄气或放弃教育,应该抓重复,找出重复的缘由,在重复中前进,要在重复中寻觅积极要素,坚持不懈地职业。5.锻炼学生同诱因斗争的意志力,稳固新的行为习气学生品德不良的行为总是由某些不良诱因惹起的。在矫正教育的初期,暂时控制或切断学生与外界不良诱因(好像伙的哥儿们、迷恋的对象、犯错误的场所、作案工具等)的联络时有必要的。但避开诱因毕竟是一种消极的方法,由于学生很难再新诱因下不犯错误。基本的方法是加强学生在各种环境下抵抗诱因的才能,过关学生自身的品德努力来矫正不良品德行为。因而,教员必需培育学生顺从引诱的意志力,在协助学生进步的进程中,要不时地过关考验,使学生受到实践的锻炼。如让纪律不好的学生担任纪律委员,让责任心不强的学生担任课代表。在这个进程中,学生告别了昨天,开始了今天,坏习气拿到了抑制和进一步的减弱,良好的行为拿到增强,新的行为习气拿到稳固。此外,在矫正教育中,教员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启示主动,提升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要擅长抓住机遇,考究教育办法,区别状况,有的放矢 。只需教员热情地关心他们,严格地门槛他们,摸清他们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是能使他们中的大多数按党的教育方针的门槛安康生长的。这是关于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根据是什么?请你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答复?的解答。175

五十米深蓝
4楼-- · 2020-02-24 11:54

认知心理学关于那些混子这样的同学不爱学习的缘由多是没有学习目标关于为什么而学习和为什么要学习看法不清。这样就要过关学习心理学对其进行教育。当一个人体悟到了学习很重要就会奋发学习比方说这样的孩子都十分注重交际脑子灵敏可以让其多产于活动比方说演讲节目主持这样可以调动一个人的知识储藏,一旦这样的孩子对其感兴味就会去把语文学好。有的时候组织学生观赏市内各大型的大学这样当孩子见到这样好的大学有想到这里读书的想法告知其要到达多少分数就可以考入这样的大学。当人关于他们会以为这个高不可攀这个时候就可以为其设定学习目标一步步的提升分数,并且不时激励和奖励其不时进步。关于那些以为本人很笨或是智力发育较晚学习不好的学生可以用学习规律对其学习行为仔细引导。不要总说他笨要让他按学习规律学习不时进步。408

一级心理师备考
5楼-- · 2020-02-24 11:52

矫正学生不良品德这个需要用事情去感染,从心理上来进行说服当然,平常的教诲,虽然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不可以真正的看法的所以说,我们还是需要去不时的改善吧。204

发光星星
6楼-- · 2020-02-24 11:42

关于有不良品德倾向的学生,教员要有正确的看法,要看到青少年学生思想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在有利的要求下是可以改动的。本文就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教育难题,提供几点心理学的根据。 (一)消除统一心情,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 品德不良学生与四周人的关系是不正常的。他们由于自身的不品德行为危害了别人,因此常常受到批判、怒斥,甚至严厉的惩罚。他们不只没能从中吸取经历教训,反而把教员和学校正他们的教育看成是“吹毛求疵”、“整他们”,因而,他们对四周人的一举一动十分敏感。有戒心有敌意。每当犯错误之后,都做了一定的心理预备,如预备好怎样粉饰本人的错误行为,怎样对抗教员的协助教育等等。不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不克制这种心理上的障碍。恐怕很难使教育职业收到成效。 要消除品德不良学生的统一心情,教员应该首先端正对他们的态度,应该用发自内心的爱、尊重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协助,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教员的一片真诚之心,在情感上觉得教员可亲可敬。全国优秀班主任刘质朴讲得好:“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来暖和,来治疗;精神的净化,只要用精神的甘露来涤荡。” 只要师生间的关系好转,相互信任,才能有效地矫正学生不良的品德行为。这是矫正不良品德职业中首要的心理学难题。 (二)培育他们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是个人门槛拿到社会和集体尊重的感情。它使人保重本人在集体中的合理位置,坚持本人在集体中的名誉,从而成为个人努力改进缺点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之一。但是个人自尊心的片面开展,也可能形成只顾个人荣誉而不思索集体利益而拒绝他人意见的状况,为此,必需使学生在个人自尊心的基础上。培育起臭体荣誉感,这种情感是学生意识到本人作为所在集体戍昂肘一种尊严的感情。 它促使学生珍爱集体的荣誉,情愿依据集体的门槛也是社会的门槛与利益去举动,集体荣誉感同时也是人们克制个人缺点和错误的宏大动力。 有的教员以为这些人没脸没皮,自尊心缺乏、胆小感有余,至于集体荣誉感基本谈不上。其实不然,他们岂止门槛拿到他人的尊重,他人假如能拜倒在他脚下。佩服他们甚至惧怕他们才好呢。“称霸”、“拉帮结伙”、“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等等均是其表现。所不同的是这些表现不契合我们社会倡导的品德规范。它们是在不安康品德意识的腐蚀下畸形开展的结果。 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进程中,必需重新扑灭起契合社会品德门槛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教员和同学都应该从尊重、保护、勾结的真诚愿望动身,尽量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多采用赞许、表扬、信任和奖励等办法,使他们感到四周人的热情关心,感到人们不只看到了他们的进步,而且相信他们完全有力气变得更好,从而激起起更大的努力改进本人的缺点和错误。 集体荣誉感是集体品德意识的详细表现,它的培育是在自尊心的基础上,结合整个集体主义教育进行的。 (三)构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加强是非感。 学生的品德不良,绝大多数是从缺乏正确的品德看法开始的。由于对“是非”、“善恶”缺乏正确的看法,因此当他们在做出某种不品德行为时,意识不到对别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危害。特别是在品德的情感体验方面,当错误行为发生时,他们不能发生正确的情感体验,从而制止不品德的动机;犯了错误之后非旦没有什么内疚或后悔。有时反而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以为本人的所作所为十分了不起,引以骄傲,这样就往往一错再错。因而,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必需矫正他们的是非观念,使他(她)们能明辨是非,这种矫正是基本的矫正。 提升品德不良学生的是非感与是非观念,靠空泛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必需从他们现有的实践看法程度动身,应先从小道理说起,否则他们将很难听进去。 这种小道理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1)讲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明白最少的社会品德规范;(2)用“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方法,讲不品德行为对人对己对社会形成的危害,使他恢复品德冷静;(3)结合身边典范的力气,讲改正自新的黑暗出路。以添加重新做人的决心。上述小道理经常是他们改恶从善进程中首先迈过的第一阶梯。 (四)加强与诱因作斗争的力气,稳固新的行为习气。 品德不良学生在承受教育时,有时会有所改动。但某些与旧习气直接有联络的诱因还可能惹起他们重犯过失。这就是说,新的行为习气还没稳固,旧的行为习气在短期内依然会影响他的行为。因而。在一个时期内,适当地控制外部要求,协助他们避开某些直接的诱因还是有必要的。例如,变换生活环境;多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有益活动等等。这种协助是必要的,但总的来说却是消极的,更重要的过关教育与激励,使他们发生并且不时增强与错误行为作斗争的决心和决心,并发明一定的要求,使正确的行为和动机拿到不时稳固,使错误的行为习气不时拿到克制。例如,让已有一定进步的学生担任一些比较重要的职业,使他们感到集体对他们的信任,从而激起起在改正自新路途上愈加发奋向上的激烈愿望。 (五)正确掌握学生心理开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别。 学生品德的构成和开展,同其他心理景象一样,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而且也存在着个别差别。正确掌握这种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别可以协助我们正确看法学生不良品德的性质,并采取适当的教育办法。例如,一位教员在教学楼前面走过,头上被初一的一名学生用雪砸了一下。这位教师设法找到了这位学生,并问他为什么无故砸他,而拿到的答复是:“你那么胖砸一下有什么关系”。这种不品德的行为显然是由于学生的年幼无知形成的,假如异样的行为发生在高中的学生身上,难题就不那么复杂了。高中学生的行为大多与思想有亲密的联络。不品德行为的性质不同,教育的办法也不同。对那些喜欢玩雪的初一学生,应该协助他们看法到随意砸雪可能形成的危害,并且把砸雪活动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如可以在平安场地开展打雪仗运动。用这种办法教育高中的学生恐怕就很难奏效。不品德行为的性质不只与学生心理开展的年龄特征有关,而且个体的不同、性别的不同以及初犯与屡犯的不同也将带来不同的影响。有经历的教员强调协助教育品德不良的学生,应该“一把钥匙一把锁。”是颇有道理的。 (六)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强化手段,假如运用妥当可以协助他们较快的转变。但奖励与惩罚仅仅是辅佐手段,假如没有摆正说服教育同奖励与惩罚的关系,单靠惩罚来处理难题,不只不易处理难题,反而会使统一心情越来越大。对这些学生来说,适当的奖励经常收到比惩罚更大的效果。立足于说服教育,并不是说不能惩罚。个别品德不良的学生,假如屡教不改。一再重犯,为了教育自己同时也为了教育大家。就有必要给予适当的惩罚,但应留意以下几个难题。 1、品德不良学生与教员的关系能否正常。在没有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之前,不只惩罚,即便细微的批判都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2、必需充沛思索惩罚的教育效果。在实践职业中,经常看到教员用罚抄作业、完成繁重的劳动职责等手段来惩治学生,这是不恰当的。品德不良的学生原本对学习和劳动就缺乏兴味。假如又将其同惩罚联络起来,他们岂不愈加不愿参与学习与劳动活动。至于如何进行惩罚,这全凭教员在详细状况下的机智。 3、运用惩罚必需公正。学生的品德过失各不相同。在思索惩罚时,对不同的状况,应加以区分,不问青红皂白一概重责四十大板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它不只收不到教育效果,而且还往往形成师生之间的统一。 4、惩罚必需与说服教育相结合,在进行惩罚之前,应首先做很多的说服教育职业,协助学生正确看法本人所犯的错误,形成的恶劣影响以及发生错误的本源,从而使他们心悦诚服地预备承受惩罚,并且决心改进。 5、惩罚应拿到集体言论的支持。在思索惩罚某学生时,不能不估计集体对所要采取的惩罚的态度,假如集体言论不支持甚至反对惩罚。而教员不顾言论的不同态度硬行作出惩罚决议,那么教员实践上是把本人摆到了集体的统一面。在这种状况下,品德不良学生拿到的不是教育,而是对所犯错误的支持,无论如何,都应尽可能防止构成这种场面。 总之,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学根据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在于教员对学生的深沉感情和教育机智。教员该当及时发现难题,掌握状况,依据特点,耐性教育。采用哦这是关于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根据是什么?请你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答复?的解答。612

烟雨
7楼-- · 2020-02-24 11:39

品德不良指常常违背品德或犯有严重的品德差错行为。最后的表现是通常的差错行为,这些差错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固定性上还没有到达守法的水平,但是如不及时地加以矫正,就会堆积为严重的品德差错,从而酿成了不良品德,甚至走上守法路途。涵毅教育提示您,针对品德不良学生我们应采取的教育措施是:(1)培育深沉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统一心情。(2)培育正确的品德观念,提升明辨是非的才能。(3)维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育集体荣誉感。(4)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稳固新的行为习气。(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别,采取灵敏多样的教育措施。306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