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经验分享
- 原创经验
- |
- 更新:
- |
大家在申论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三大问题,基础差、有短板、做不对,今天给大家详细梳理了三大应对之策——打基础、补短板、会练习,现分享给大家,欢迎各位小伙伴各取所需,认真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申论备考计划后,距离你成为申论大神就只差一个“严格执行计划”的距离了。
打基础
-
心态稳:
要理性认识备考过程,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保持积极平稳的备考心态。不要过度兴奋,防止考试状态来的太早,尽量让自己的内心沉潜下来,利用好每一分钟的时间进行深度学习,冷静面对学习中的波澜起伏,不因一时的成绩沾沾自喜,集中精力执行复习计划。不要过于紧张,紧张会感觉信心不足、害怕犯错、患得患失、焦虑不安,表现为不敢下笔做题、抵触写作文,这时可以向外界寻求突破,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从弄懂一些困扰自己的知识点入手,逐步恢复自信和镇静。不要过分放松,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情绪松散会降低学习效率和效果,保持一定的重视和紧凑的复习节奏,有利于在考试时调整到最佳状态。
-
作息好: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饮食营养,进行有规律的学习、睡眠、饮食和运动,根据申论考试时间(大多在下午),有意识地调整申论学习时间。不要经常熬夜。一旦形成熬夜的习惯会导致晚上很精神、早晨起不来、白天就犯困。应该使头脑清醒的时段出现在白天,尽量做到上午学行测,下午学申论,早晨强记忆,晚上抓巩固,这样才能调整好、准备好临考的精神状态。不要轻视饮食和营养。一方面要控制食量,暴饮暴食不仅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对注意力集中度、思维敏锐度都有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营养,拼备考一定程度上也是拼身体,高强度的备考过程需要营养支撑,反之,因为饮食引发身体不适就会中断复习节奏,影响学习效果。不要过度运动和娱乐。备考期间,运动和娱乐是调解身心、维持旺盛精力的有效方法,但也要保持底线思维,尽量从事自己熟悉的低强度低对抗性的运动项目,防止因过度或不当运动而受伤生病。对待娱乐活动,要控制自己那颗躁动的心,不一定要做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克制,但至少要把握一个原则,娱乐始终是为学习服务的,是辅助的、次要的,不要“娱乐至死”。
-
体系熟:
要整体了解考试的方方面面,这里不仅包括具体的申论知识点,也还要有一个正确的大局观和全局视野。 掌握知识体系。每个科目考察的内容都可以无限发散,但是知识架构和体系是相对固定的。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申论考试既要“谋势”,熟练掌握每个题型的理论体系,也要“谋子”,各个击破每个题型细微的知识点,这样在做题时,才能运用自如、融会贯通。关注命题形势。
目前,大部分省份以联考形式进行公务员招录,但这并不代表每个省份的试卷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省份会体现出不同的命题特色,有的省份即使参加联考,也依然是自主命题。所以如果你能够对本省近几年的申论试卷进行研究,完全可以找到一些命题规律和常考题型,给你的复习带来帮助。还有一些省份近几年来在命题上追求创新,“陌生”题型时有出现,让考生无从下笔。其实这些所谓的“陌生”题型都有破解之道,只需要你找到正确的方法,而方法的获取可以依靠自己的主动摸索,也可以借助老师的答疑解惑。
了解阅卷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申论的“规矩”即可体现为每个题型的阅卷规则,顺“规矩”者,可得高分,逆“规矩”者,结局你懂。简而言之,客观题得分法宝——要点、条理、语言,作文题得分法宝——主题、观点、内容、结构。大家平时在做题时,即可按照这个标准要求自己。熟悉考试流程。每年考试现场都会出现考生迟到、跑错考点考场、坐错座位、涂错答题卡、忘带身份证、准考证等意外,主观反映的问题可能是疏忽大意、过于紧张,而客观上反映出的就是对考试流程的不熟悉,所以建议大家把考试流程纳入备考内容进行学习练习,避免在试卷之外的“丢分”。
补短板
-
发现问题,不容忍问题:
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取得成功,你必须发现问题但不能容忍问题,你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提高自我的机会。树立正确对待问题的态度,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对不少考生来说,让他主动去发现问题是很困难的事情,大多数人都宁愿对已做对的题目大唱赞歌,而把问题掩盖起来。虽然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使你紧张,但回避问题会使你更紧张。要记住:如果你不担心,你就要担心了;如果你担心,你就不必担心了。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保持敏锐性。没有懂的知识点、答不好的题、超时答题、作息紊乱等等,所有与备考相关的问题都要尽量保持敏感、及时发现。可以让家人监督或小伙伴之间互相监督,可以自己记录一天时间的使用轨迹,把结果与自己的目标计划相对照,多渠道发现问题。注重梳理问题,列出问题清单。问题清单是贯穿备考始终最有力的武器之一,隔一段时间你再次对照问题清单做同样的事、同样的题,如果产生不同的结果,你会信心倍增,如果依然如故,你也会庆幸发现及时,加以重点解决。
-
诊断问题,探究根源:
哪些错误理解、错误思路、错误表述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它们是否带有一定的规律性。追究问题根源。很多小伙伴问我:老师,这个(类)题目我上次做错了,当时已经学明白了,这次遇到怎么还错?这种现象反映出很多同学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遇到的问题当成一时的差错,没有借机对问题形成的根源进行深挖,以便实施根除。要知道申论答题是一个信息输入(阅读)——信息处理(思考)——信息输出(作答)的过程,了解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大家精准定位根源所在环节,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从自身找原因。很多小伙伴常犯的错误就是把问题原因归结到他人身上,或者认为是客观原因,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开脱,目的就是说服自己不是责任人,这种掩耳盗铃的心理一定要克服。如果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是造成问题的责任人,不探究失败的具体主观原因,就难以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学会吸取教训。不能够把当前剖析原因中吸取的教训与之前的教训联系起来,也是很多小伙伴常犯的错误。“吸取教训”可以改正某个问题,“学会吸取教训”目的是改正某一类问题,把前后所吸取的教训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确认某个特定问题的根源是不是某种规律使然,找到犯错的规律,改正起来也就事半功倍。
-
改进思路,解决问题:
在成功的找到阻碍做对题目的原因后,还需要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这应建立在对问题深入和精准理解的基础之上。解题思路程序化。如果你已经学会吸取教训,掌握一些好的答题原则,能够指导作答每一类问题,但没能把他们系统化从而无法有规律的实施,其作用也大打折扣。一定要把答题原则记录下来,然后再把它程序化,将答题原则变成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才能保证其始终如一的发挥作用,从而在考场上能够保持清晰的思路,顺畅的作答节奏,从而节约答题时间。适时向老师请教。大部分备考小伙伴遇到不会的问题都知道向老师请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师也是你们学习的“工具”,但如何利用好老师这个“工具”却不是每位同学都懂的。简单说,问老师问题要掌握三个原则:“问前”深思熟虑、写下具体的疑问和自己的答案;“问中”以考试为导向,不钻牛角尖也不无谓扩展,务必搞懂老师的解答依据;“问后”对照分析,找出自己答案与老师的差距,吸取教训,总结程序化的答题思路。背诵必要的知识。“背诵”是一个传统、普通甚至有些“聪明”的同学认为是落后的学习方法,然而恰恰就是这个方法是很多高分考生不会与你分享的秘密武器。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记牢自己总结的程序化答题思路,除此之外,申论基本理论体系、题干关键词的内涵、自己总结的作文素材、小题目答题序号的形式等等都需要烂熟于心,这样考场上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博观约取。
会练习
-
要重视真题的意义:
真题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是模拟题、热点分析等都无法替代的,在练习做题的层面上,永远不要本末倒置。真题要提前做。小伙伴们经常听到这种说法:“真题非常珍贵,做一套少一套,要好好利用。”这句话从数量维度很好的诠释了它的珍贵性。所以在听老师讲解真题前,大部分小伙伴都做到了“提前做”,但也有不少小伙伴因为“舍不得”做真题,把大量时间花在模拟题上,这就是本末倒置。另外,大家还应看到,每一份真题的“厚度”“深度”不是“做一遍”就能全部理解消化的,所以对于已经做过的真题,也要隔一段时间在“提前做”后,再对照自己之前的作答和总结,获得新的理解。真题要认真听。一套真题凝聚着出题老师的心血,一套真题的参考答案也是申论老师的智慧结晶,作为考生了解这些心血和智慧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就是认真听讲,这就是课堂的重要性和老师的重要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由考生思想驰骋,是与申论的客观属性背道而驰的,谁守规矩,与命题思路、解答思路保持一致,谁才可能成为申论大神。真题要反复研究。反复研究真题的出题形式和答案获取过程,形成程序化解题思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强调的是,真题的文字材料也是一座丰富的矿藏,可以从中窥见平时需要关注的热点,可以从中摘取作文写作的素材案例,可以从中学习观点的规范表达和论述方法……小伙伴们如果能够反复研究文字材料,熟稔材料类型、结构、出题角度、论证方式、选取原因等等,那么在考场上拿到一篇全新的材料,心里会更有底气读懂它、征服它。
-
要有自己的“私人定制”:
获取申论高分需要学习的理论体系和解题思路是有规律的,每次考试的参考答案也是确定的,但不同高分考生的答案表现形式是不同的,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符合考试要求的个人储备。模板是个好东西。这里的“模板”主要是指作文题的写作内容,但绝不是你从网上下载的别人总结的模板,或者辅导机构提供的所谓“万能模板”,而是需要你花费很多时间精力自己打磨出来的精品。例如:涉及“平衡”这个关键词,你用哪些具体的名人名言、论证表述、正反例子去支撑要信手拈来,要具体到记住每一句话的每一字,要拓展到这些名言、表述、例子还能论证其他什么观点。熟练精准掌握常见常用关键词的私人“模板”表达,可以说你在考试前作文已经写了60%以上。会用才是自己的。“眼高手低”“纸上得来终觉浅”是很多小伙伴的通病,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我自己总结的这个表达模板太好了,结果一篇作文也没用上”……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知道方法后不懂得去刻意练习。明白了一类问题的正确作答程序后,遇到类似问题就要严格执行作答程序;总结了一个关键词的精彩论证方式后,遇到类似的关键词就要想方设法套用成熟的论证方式。再好的东西,看到的、听到的、写在本上的都不是自己的,会使用、能输出的东西你才真正拥有主权。
-
睡前学习有奇效:
鲁迅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用于备考的小伙伴们身上有点“恐怖”,但是“有的人学着他已经睡了,有的人睡了他还在学着”却十分符合备考实际。认识潜意识的作用。大家学习的时候都是运用意识的力量,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曾说过“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以上。”我们关心的不是这个说法是否准确,而是是否符合我们的目标导向,只要能够利用潜意识帮助我们学习,我们就“拿来主义。”小伙伴们要做的很简单,你可以称为睡眠学习法,就是做到睡前保持学习状态,然后快速入睡并保持浅睡眠状态,短时间的浅度睡眠可以让大脑快速整理记忆,潜移默化中加深记忆、形成思维习惯。睡前学习什么内容。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在睡前学习需要加深理解的内容。就申论而言,每位考生除了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外,一些必须背下来、要求熟练掌握运用的知识也要经常睡前回顾,例如申论理论体系、各个题型的作答程序、自己总结的个性化表达模板等等,都既可以睡前看一看背一背,也可以在关灯后慢慢回想,将思维导图从本子上转移到脑海里,最终运用到考场上。利用潜意识战胜心理困扰。备考的过程非常艰辛,虽然有老师的耐心引导,有同学的课堂陪伴,但主要的学习时间,尤其是当下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小伙伴是在家中“孤军奋战”,经常会遇到压力大、孤独感、迷茫感等负面因素影响,这个时候可以在睡前想一些积极的场面、激励的话语,比如金榜题名时的喜悦,比如“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的自我激励,在潜意识中告诉自己:只要自己坚持到底,就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