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心理询问师做不到共情,能否有处理成绩的希望

2019-11-11 13:29 1777浏览 3回答
假如心理询问师做不到共情,能否有处理成绩的希望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woefu
1楼 · 2019-11-11 13:40.采纳回答

情感反响技术是指询问师把求助者所陈说的有关心情、情感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本人的话反应给求助者,以到达增强对求助者心情、情感的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依照罗杰斯的观念,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才能。共情的详细含义包括:第一,询问师经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化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想。第二,询问师借助于知识和经历,掌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阅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络,更深入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详细成绩的本质。第三,询问师运用询问方法,把本人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成绩的了解,影响对方并获得反应(情感反响)。情感反响是一种技术,共情是一种才能。两者侧重点是不同的。共情经过情感反响表现出来。

套取
2楼-- · 2019-11-11 13:43

1.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

询问师的共情,其目的就是为了深化、精确天文解求助者及其存在的成绩。但求助者是各种各样的,也会带来不同的表现与成绩。因而询问师对不同的求助者,在不同的询问阶段表达共情时应有所区别。询问中那些迫切希望拿到了解,迫切需要抒发本人内心感受的求助者更需要共情。一位到询问室宣泄情感,把诉说作为主要询问目的的求助者与一位把诉说当作交流方式的求助者相比,前者更需要共情。普通地说,心情反响激烈的比心情固定的,表达混乱的比表达清楚的,需要了解愿望强的比了解愿望普通的,应给予前者更多的共情。

2.表达共情应掌握机遇

共情应过度共情不是不分机遇地一味强调了解求助者的内心,当求助者表达出其内心世界时,询问师不用急于表达共情,不能在求助者表达中随意拔出,这样反而能够使求助者对询问师急于表达发生误解,也容易毁坏求助者的心情。普通应该在求助者对某一成绩及其对应的心情完好表达后再停止共情为宜。此外,表达共情应该过度,共情反响的水平应该与求助者的成绩的严重程 度、感受水平等相婚配。过度表达共情,容易使求助者感到询问师小题大做,从而对询问师发生误解。但共情表达缺乏,也容易使求助 者觉得询问师不了解本人,或了解得不深化、不精确,从而影响求助者持续询问的愿望。

光明
3楼-- · 2019-11-11 13:37

心理询问师在与询问者接触交谈时,要把本人当成询问者,体验询问者的情感和思想,并将询问者的阅历和人格联络起来,实在地从询问者的角度对待成绩。其次想出处理办法,引导询问者本人处理成绩,即让询问者按心理询问师的思想做出反应。当然,在这进程中,心理询问师不能过火地将本人的想法加注在询问者身上,不能疏忽询问者自身的特性,也不能强行让询问者按本人的门槛去处理成绩,而应该在共情的基础上,客观地对待询问者的成绩,适当无效地引导询问者本人去处理自身的成绩。(摘自厦门心理机构) 仿佛郭教师有本书有讲这个,你可以去看看。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