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待在乡下一段时间后,有些人能随意切换普通话或乡音,有些人却只会一种?

2019-10-27 06:58 2890浏览 11回答
为什么同样待在乡下一段时间后,有些人能随意切换普通话或乡音,有些人却只会一种?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但我自从在县里上学时学会普通话后,就发现自己无法两种语言随时切换,强行切换,会导致普通话和乡音搅和在一起。现在以前跟我一起玩的伙伴,因为我的普通话变得生疏起来,唉。:这个真得分人,村里一起长大的伙伴,有人去当兵,有人外出打工,有人外地求学。一个伙伴在新疆当了3年兵回来探亲,关键他说的还:-乡音,普通话,有些人,乡下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到不了海岸
1楼 · 2019-10-27 07:46.采纳回答

这个真得分人,村里一起长大的伙伴,有人去当兵,有人外出打工,有人外地求学。

一个伙伴在新疆当了3年兵回来探亲,关键他说的还不是普通话,整句都听不懂,乡音也没有了,不知道什么情况是不是在部队改变的快啊,村里很多人都翻白眼。

还有些外出打工回来的,乡音里夹杂着外地方言,不土不洋的,出去几天回来都不会说家乡话了。

还是学生好些,有的回来说普通话,这个最少能听懂啊。

本人在外地生活20多年了,和老家的人说话,没有外地口音,回到乡下,还是说家乡话最亲切。要说忘记不会说家乡话就太矫情,如果在外面还是普通话,大家都听得懂才好。

疙瘩
2楼-- · 2019-10-27 07:57

我可以随意切换方言跟普通话,这跟环境还有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我妈妈说话就跟我爷爷奶奶他们不一样,所以受我妈的影响,小时候我就可以两种话随意切换,到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听不懂我妈妈他们说的话呢,但我不仅听得懂,还会说,这是语言环境的问题,就跟现在小孩上双语幼儿园的原因一样,正在学说话的时候接触不同的语境就能学会不同的语言。我们小学是镇上的小学,老师讲课都是普通话,并且要求我们上课必须普通话,但是下课就不会要求,所以课上课外的,普通话跟方言随意转换,而且大家觉得这没啥,直到上了初中,有周边学校的学生竟然会用方言读课文,这对于我们来说根本做不到,就像唱熟了的一首歌让你读出来,你也会情不自禁的唱出来,读不出来。他们说那有什么难的,他们老师就是那样教的,可是我们老师不允许,要他们必须改过来,从刚开始的磕磕巴巴,到后来在课堂上流利的说普通话,最慢的也就用了一个多月,课上普通话,课外方言,随意切换,大家都会了。

从未想过随意切换方言跟普通话竟然会是有些人不会的技能,这应该是语境的原因,我们都是从小就会了,你不会只能说明你之前所在的学校压根不说普通话,而现在所在的环境也压根不说方言,年龄小的出去后长时间不说方言会切换不了是有的,而我们可以随意切换是因为经常说,就算在外地大家都说普通话的情况下,家里人打电话或者跟发小都是说方言的,有这个语境条件。

asdxcvsdfdf
3楼-- · 2019-10-27 07:55

关注过这个问题,没想到竟然有人问。

1.的确有人是〃装逼〃,一边飙普通话或者外地话,一边洋洋得意,显示自己见多识广。他不是不能切换语言,是根本没想切换。

2.有人能很好切换语言。有个女同事,普通话很好,一接家乡人来的电话,马上换了调调,打完电话马上切换回来。不得不佩服!可能女的天生语言有优势吧。

3.本人属于笨拙型的。家是农村,上大学到了北京,普通话磕磕绊绊。好不容易普通话说的行了,回家时发现自己不会说家乡话了。于是刻意再学家乡话,回北京普通话又不利索了。以后每次回家乡都专门提前练练家乡话,现在切换比以前好多了,但是长年在外,不可能有家乡原汁原味了。感觉家乡人还是很宽容的。我想,其实家乡话其实只是一方面,关键是你对大家的态度如何。

你说呢?

不爱吃西瓜
4楼-- · 2019-10-27 07:55

有些人出去读书或出去打工几年,会来就说普通话不说家乡话了,我觉得是人的虚荣心在作祟吧。

在外面讲普通话正常,有的时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但回到自己的老家就要讲家乡话。是家乡的水土养了我们。

语言切换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心理。

在外地就讲普通话,不用迎合别人去讲哪里的话。在家就叫家乡话,亲切而入耳。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斯特
5楼-- · 2019-10-27 07:52

我是广西嫁到广东属随乡入俗的那种,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没多久就能听懂他们的方言了,时间长一点就会说了。

在广东大街上,不会讲粤语的人我用普通话跟他们交流,在广西乡下老家讲壮语本土话。在几种方言中我可以用家乡话、粤语、普通话之间来回自由切换,这可能是我的语言能力较好的原因吧,所以去到哪里广东、广西省跟人交流没什么阻碍,与父老乡亲左邻右舍谈起话来,特别的亲切且入耳。

休学
6楼-- · 2019-10-27 07:51

我有深切体验,自己是四川盆地盆周边缘西偏北雅安人,很地道的糅合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四川话,因为从大学毕业到现在20年,自己本身是学英语专业,工作在纯粹的国际学校,妻子是广东人,岳父母说客家话,妻子一辈说客家话和广东话,俩孩子就在各种语言中穿梭。

所以我现在各种语言使用频率计算依次,普通话、英语、广东话、客家话和四川话,每周会和父亲通话5次以上,从来没有选择语言的困难,开口还是标准乡音。每年回老家一次,不是暑假就是寒假,跟同乡从来也是四川话。

普通话是职场语言,而家乡话是融到血液里的记忆,一入故乡就激活了。但说实,使用频率低了,有时候会磕绊一下。乡音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普通话是我们的职场外衣而已,脱去外衣,我们还是原版的自己。回家操普通话的人,装的成分大,还有就是懒得频道转换,陌生了故乡人和事

齐春萍
7楼-- · 2019-10-27 07:50

家乡话是你出生开始学习说话的第一语言,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不可能忘记,话说有的人离开家乡久了,在外面普通话说习惯了,如果回到家乡一下子比较不适应那是肯定的。要是说忘记家乡话,那是忘本。

要是说回到家乡不会说家乡话,只会说普通话,那是他假装,不愿意讲而已。不管你出去多久哪有把自己家乡话给忘记的,人这种动物很是奇怪,他不想忘记的事情,他一辈子也忘不了,要是他故意想忘记的事情,你叫他怎么想,他都故意想不起来。网上不是流传一句话说:“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就是说的那种假装忘记家乡话的人。

俗话说得好,“人不能忘本”,不管你成功也好,在外面多么了不起,你总不能把自己家乡的话都给忘记吧。那些回到家乡老是用普通话,老是找借口说出去太久了说不来家乡话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装逼”。

欢迎关注@农哥老吴vlog评论交流。

  • 环球网校

    18:00-22:00 18:00-22:00 02月10日 18:00-22:00

    开年钜惠,买赠加倍

    公司活动

  • 环球网校

    16:00-22:00 16:00-22:00 02月20日 16:00-22:00

    听我说,2025年这么学更高效!

    公司活动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