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吵架是用普通话,还是用本地方言劝架好?

2019-10-27 07:00 2443浏览 11回答
农村老人吵架是用普通话,还是用本地方言劝架好?:农村老人吵架是用普通话还是用本地方言劝架好?快莫说了,想起农村人以前那种吵架的场景,现在都隐不住笑出眼泪。那还是在八九十:-劝架,方言,普通话,吵架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金融市场
1楼 · 2019-10-27 07:30.采纳回答

  农村老人吵架是用普通话还是用本地方言劝架好?

快莫说了,想起农村人以前那种吵架的场景,现在都隐不住笑出眼泪。

  那还是在八九十年代,我们村有两个妇女,因一点小问题坐在各家门口对骂。在农村经历过那种场景的都知道,她们吵架的问题其实都不很大,经常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你家的鸡吃了我家的白菜或吃了田里的几串稻谷,再就是因小孩子打架被欺负了引起的等,反正问题都是不大。

大概是以前农村很闲的缘故,人们一有点事就喜欢对着天骂“冲天娘”,她们开始一般不会指名道姓的去骂别人,而是有点像指桑骂槐的。一直骂到别人自己来接招,这下可就热闹起来了,那各种对骂的语言真是如天昏地黑、大河滚滚的随口而出,就像人人胸中装满了千军万马,语言完全不用经过大脑,可随时捡来对骂。

记得有一次,一方有个儿子刚从外地回来,看见自己的母亲在骂架。可能是刚到家的缘故,便用普通话劝起架来,这下好了,对方就将这家的儿子的普通话当作借口而大谈起来,另一方开始还反回了几次,后来实在隐不住,便将自己的儿子也骂上了。发展到最后,两个人到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全对准了劝架的说普通话的儿子……随后这场对骂戏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见,在农村,别人用家乡土话吵架的时候,没有一身本领,没点地位,可千万不要用普通话去劝架,不然引火上身的就是自己了!

西红柿
2楼-- · 2019-10-27 07:55

方言老祖宗传下来的,在农村吵架用方言的话根本没人听!除非警察叔叔说普通话劝架才有可能听。

白色凉粉
3楼-- · 2019-10-27 07:48

说起农村本村人吵架,本人身有体会,本人小时在农村生活时就经常遇到本村的妇女吵架,最厉害的一次,就是两妇女因为农田灌水的小事,那真是吵得不可开交啊,什么脏话、诅咒人的话都脱口而出,吵架声又大,由早上开始吵到中午,就差没动手干起来,劝架者怎么劝都没用,她俩家的男人也不参与,最后可能吵累了吧,就各自休战了,结局就是俩家的田都没灌到水。晚上两家男的出动去灌水才灌上,俩男的在田里守着灌水还互派烟抽及聊天。农村老人吵架,劝架者肯定切回本地语言来劝比较好,一来大家都能听得懂,也比较亲切,吵架的老人,也是一时气头上,只是没有台阶下,所以才会一直吵,这时有劝架者介入,只要不偏担一方,双方都会停止的。老人家活了那么长时间,道理明得很,如老人家听不懂普通话只会本地语言,劝架者又用普通话去劝架,有可能会出现好心误帮忙状况,所以用回本地语言去劝架是最好的选择。另外生活在本村里而你又会本村语言,日常交流却切回普通话,这会让人觉得你在装,别到时搞得自己更加不自在。老祖宗交待,入乡随俗是有道理的。

团队
4楼-- · 2019-10-27 07:48

现在吵架的很少了,国民素质大部分都提高了,在着说生活节奏快了,为了一点小事顾不上吵架了。如果真遇上有吵架的,根据当时的情况,在决定用什么方式劝架。假如用普通话劝架:吵架双方如会说普通话还好劝,如听不懂,会越劝越乱。

农村老人吵架大多数用方言吵,这个时候就要用当地方言去劝了,如你不会当地方言怎么办?我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有一次我在北京地铁上遇到两位吵架的,他们用北京方言吵我听不懂吵架的原因,只能劝算了算了,车上人多,吵架有损个人形象,这是就不能用方言劝架了。

看来劝架也没有一定的模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吧!

金田一
5楼-- · 2019-10-27 07:45

遇到农村老人吵架,当然是用当地方言劝架比较好:

1.农村老人基本上听不懂普通话,更不会说普通话。

2.老人基本都生活在家乡话的世界里,用普通话劝架,老人只会认为你是个多管闲事的外人,劝架效果自然不理想。

3.用当地的方言劝架,让老人觉得好亲切,这样劝架的效果会更好。

4.用当地方言劝架后还可以跟老人唠唠嗑,这样就能更深层次的解决矛盾,也会让老人尽快的忘记不愉快的事情。

5.入乡随俗也是很重要的哦,既然他们是用家乡话吵架,那我们用普通话劝架会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吧。

希望我们生活的更快乐,更幸福吧。

回到
6楼-- · 2019-10-27 07:43

劝架用普通话好一点还是方言好一点呢?那我们就应该先了解一下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方言的强弱既于普通话的入侵范围有关,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关。就前者而言,越是大城市,普通话就越为普及,这不仅是因为普通话降低了沟通成本,从而不断开疆拓土,而且还因为语言统一的背后隐藏着权力的意志,大城市相对于农村,是更需要也更容易被规训的对象。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农村学校教师的普通话都讲不顺溜,而城市甚至都要求学生在课外也不得讲方言。

至于后者,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地域认同感就越强,就越侧重强化代表地域特殊性的符号,方言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考虑到认同的构建,不仅是寻找相同点,更多时候是通过树立敌人排斥异己来实现的。经济发达,导致外来人口涌入,资源紧张,外地人往往成为替罪羔羊,这也就是最发达的城市往往是排外意识最强的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认同感和排外需要的双重作用下,通过语言来构建认同的迫切感就更为强烈。

很少有人会以陕西话或河南话为自豪,你可以看到,大多数北方人很快就融入了普通话的潮流之中,这不仅是因为北方方言的近亲相似性,而是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将方言同样视为落后的代表,所谓“土”就是极为形象的描述。你也可以看到,北京的带有儿化音的“京片子”、上海经过改造的吴侬软语、广州带有韵味的白话都为地方所推崇,不仅言者有一种毫不掩饰的自豪感,地方也视普通话如入侵的草寇,充满敌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广州一个主持人不经意的语言调侃都能引发微博上漫天的讨伐,一个官方的推广普通话行动居然引发公众的街头抗议。

语言中浸染着漫长的历史、独特的地理和自成一体的文化,与土地,与民情,与祖祖辈辈的日常生活关联在一起,这是方言值得珍视的理由,也是“语言只是沟通工具”这一论断不值一驳的原因。然而,语言的形成并非自然竞争和交流所形成的结果,其间交杂着地域因素与权力意志的剧烈冲突。必须看到,一种方言在遭遇官话冲击的同时,同时也在以相似的逻辑来侵蚀更弱小的地方方言,只不过一个依托于强势的权力,一个依托于自己的独特地位。

再来说说到底用什么话劝架比较好,我感觉用方言劝架比较好,因为既然是两个老人吵架,他们肯定不会说普通话,或者说的没有那么好,这时候你用方言劝说,更容易让他们听懂,还会给他们亲切感,让他们觉得放松下来了,就不会继续去争吵,用方言劝架才是最优的选择。

亚热带高
7楼-- · 2019-10-27 07:40

  入乡随俗,不要说劝架,就是交流也最好是用本地方言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方言是一个地方风俗文化的体现,也是本地人的标志。

如果身在本地,你又是本地人,那么请用家乡话。在自己的家乡,拗着一口普通话,会被看作怪物一般。

我老家就有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姑娘出外打工数年,回家同自己父母讲话,也偏偏要用普通话,并嫌弃家中水苦。一时传为笑话,父母在外羞言其女。

如果身在地,而你们是同乡,那么也请用家乡话。他乡遇故音,怎一个亲字了得。老人吵架,一般都是用方言,你也用方言劝慰,更易沟通,产生心理共鸣,更快化解矛盾。

说到劝架,不禁想起我娘最喜欢看的一个节目,河北农民频道的帮大哥。

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婆媳不和,兄不友弟不恭,邻里生隙,帮大哥什么事情都管。

每次回家,都会看到娘在看帮大哥,一集不落。

听着帮大哥操着本地方言,一句一句的劝说矛盾双方,离人们很近,很亲切。

看电视的人,也许身边或者自己就有相同相似的矛盾,帮大哥开解电视里的人,同时也说到了电视前的人心坎里。

方言是大家长久在用的,通透方便,有许多的意思普通话难以解释到位,人们能最快理解的是本地方言。劝架本地方言是上上之选。

  • 环球网校

    18:00-22:00 18:00-22:00 02月10日 18:00-22:00

    开年钜惠,买赠加倍

    公司活动

  • 环球网校

    16:00-22:00 16:00-22:00 02月20日 16:00-22:00

    听我说,2025年这么学更高效!

    公司活动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