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汉语的一种方言吗?你怎么看?
2019-10-26 07:20
1701浏览
11回答
普通话是汉语的一种方言吗?你怎么看?:个人认为,可以这么讲。“汉语”这个概念很大,从时间上看,它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从空间上看,它包括大陆的普通话:-方言,汉语,普通话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最新文章|
最新问题|
最新经验
个人认为,可以这么讲。“汉语”这个概念很大,从时间上看,它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从空间上看,它包括大陆的普通话和台湾的“国语”(前中华民国官方用语的孓遗),更包括四川话、广府话、上海话、客家话、闽南语等等这些地方方言。
画一个概念图来表示是这样的:首先是一个大圆圈⭕,代表“汉语”。然后在里面画两个并列的小圆圈,分别代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然后又在代表“现代汉语”的那个小圆圈里面画上若干个更小的互不相交的圆圈,分别代表前面讲的大陆的普通话和台湾的“国语”以及其它各个地方的方言。这样就使你更容易看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汉语”这个大概念面前,普通话和台湾的“国语”,都可以看作是方言。普通话可以看作是通行于整个大陆地区的方言,而台湾的“国语”可以看作是通行于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的方言。其它那些西南官话、广府话、客家话、吴语、闽南语、赣语、湘语等只是通行于大陆某一个地区的方言。
既然普通话也可以看作一种方言,那么它和其它方言之间是什么关系?由于使用普通话的人数远高于其它方言,在现代汉语中所占权重最大,个人认为,可以把普通话看作是现代汉语的“一级方言”,而把其它方言依其使用人数多少和所占权重大小看作是现代汉语中的“二级方言”以至“N级方言”。普通话和它们的关系是级差关系。
由于使用普通话的人数最多,权重最大,所以在画概念图时,代表普通话的那个圆圈,要画得大一些。代表其它方言的圆圈则应视其在“现代汉语”里面所占权重的大小,即使用人数的多少,按比例缩小。
先给结论:普通话不是方言。
有人会说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幼稚,我不这样看。对一个没有系统学习现代汉语的人来说,真不一定知道普通话跟方言之间的关系。而我恰好是对这个问题比较了解,试作如下解答。
先给个公式:普通话=现代汉语(狭义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学,属于并列学科。而各个方言、土语,均属于汉语方言学的研究范畴。
------
先来给个现代汉语的官方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的音: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普通话的构成基础:北方话。
普通话的语法规范:现代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什么是汉民族共同语呢?就是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共同语的形成规律就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它的形成,跟经济、政治的集中分不开。
有人说,普通话是现代汉语是汉民族共同语,这个道理我明白了。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呢?
一个民族共同语,以该民族的哪个方言为基础方言,取决于那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多寡等等。
------
有人觉得不公,南方经济一直发达于北方吧?为什么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而不是南方某个方言为基础方言?
决定以哪个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因素虽有多个,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对,政治。
汉族的书面语文形成很早,至少在汉代已经有成熟的书面语言。当时的政治中心在哪里呢?不说你也清楚,北方啊!也就是说,文言,这个书面语言,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
文言离生活语言越来越远,渐渐的,别一种书面语出现了,就是把生活语言放到书面上去,就叫白话。可以确认的是,白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读的古典小说名著,至少红、水、西、儒都是用的这种白话创作出来的。这些书流传甚广,北方方言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白话,也就普天之下,人人用之了。
白话上了书面,民间交流中总得有个大家可以共同理解的方言,来作为“中间”语言,大家可以彼此交流啊,彼时,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慢慢就取得了这个地位,并且有个名字,叫“官话”。北京话作为官话的基础,那也是有原因的,清统治几百年,都城在哪里呀?北京呀!所以啊,语言这东西,它是跟政治绑定的,都城所在地的方言,更容易上位对吧?
要说最终推出普通话也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跟五四白话文运动有直接关系。“国语运动”在口语上,直接把北京话推到了老大的位置上,北京语音自然而然地成了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经常看到网上有人叫不公,说什么标准语音应该是哪个哪个,为什么是北京音。希望这些忿忿不平的人,去看看现代汉语发展历程,就不会嚷嚷了。
还有的人认为普通话是解放后,政府脑子一热定下来的。这显然是对语言的发展规律不懂,渊源二字,懂吗?从先汉就线索分明了,争之无用啊!
------
那么,我们国家的方言有哪些呢?不妨罗列一下: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闽方言,分东、北、南三地域,各有其代表。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好啦,算是把过去学过的东西,趁机复习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足以回答清楚题主的问题?
哦,捎带说一句:汉民族共同语是由法律规定了的,题主问:怎么看?我认为,做一个守法公民,是我们的本分,法律规定的事情,我们执行照办就是了,不存在“怎么看”的问题。
今天的普通话是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后说的蹩脚的北京方言,今天最接近古汉语雅音的是江浙一带的吴侬软语吴语,就像苏州评弹,用来唱诗经很押韵很美很有韵味。听起来能感觉到古汉族是一个文化程度很高的民族,说古汉语雅音不会引起打架骂街的矛盾。
首先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方言,一个是普通话。我们先分析这两个关键词。
先看方言。语言有三个要素,分别是语音、词汇和语法。各地语言的不同,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语法最稳定。即使是古代汉语,在语法上,古今差别也是很小的。于是语言学家们根据语音的特点和差异把全国各地分为七大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湘方言、赣方言、客家话。
再看普通话。根据语言的三要素,普通话的定义有三句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注意,第二句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词汇这个方面。
在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地域最广。它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江淮等广大地区,使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3%。在北方方言中北京话地位最特殊。因为北京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一方面北京话发展为官话被传播到全国各地,另一方面国家的公函和文告也都以北京话为基础。就是后来鲁郭茅巴老曹的作品,也都是受到北京话的极大影响。所以普通话定义的三句话,都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
到这里我们可以说,普通话不是一种方言,它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为什么提这个问题?想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方言,单从字面来理解,是一片地区的语言。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地区与国家的区别相信只要上过小学的都知道。等什么时候全球统一了,那你说普通话是方言。没有人会有疑问。
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官话是个大区,包含北京官话、中原官话等次级方言,粤语则是直接隶属汉语的次级方言。广州话是粤语标准音,普通话是汉语标准音。
于是,粤语是一种汉语方言;普通话是汉语标准音。
但学术上也有认为粤语和官话都是语言,所以粤语是一门语言,而普通话是官话标准音。
普通话不是方言,粤语是方言也可以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