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

2019-09-23 13:50 2155浏览 7回答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跑步回吃饭
1楼 · 2019-09-23 14:20.采纳回答

  网上买本一考通就行了啊 因为我也要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看过就应该能过的

玻璃杯的爱人
2楼-- · 2019-09-23 14:23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门槛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D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A.自然性
B.可知性
C.不可逆性
D.客观实在性
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B )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世界是统一的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B)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B)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
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C )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
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 )
A.能动性
B.被动性
C.消极性
D.积极性
9.“实际操作、认识、再实际操作、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B)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A)
A.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C)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B)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
D.政治形态划分法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A )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
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C)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
D.道德标准
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A )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1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7.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B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B)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19.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A)
A.c∶v
B.m∶v
C.c+v
D.m/(c+v)
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A)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
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C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 C)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生产出剩余价值
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
23.股票价钱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 D)
A.股票价钱等于股票票面额
B.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
C.股票价钱的变动唯一取决于股息收入
D.股票价钱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24.垄断产生的物质要求和基础是( D)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自然分工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出现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 )
A.“参与制”实现的
B.“个人联合”实现的
C.竞争机制实现的
D.价钱机制实现的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A)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27.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B )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
28.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D )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C)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
30.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D)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生活富裕
C.实行按需分配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门槛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ACD )
A.机械性
B.局部性
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
3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ACD )
A.宿命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33.实际操作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ABC )
A.实际操作是认识的来源
B.实际操作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际操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际操作是认识的产物
34.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AD)
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
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BC)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36.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AD)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
D.价值
37.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ACD )
A.立法权
B.财政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38.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的阶段有(ACD )
A.购买
B.分配
C.生产
D.销售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包括( ACD)
A.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B.大型混合联合企业
C.国家和**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D.国家和**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40.社会主义民主(ABC )
A.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C.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同其他社会的民主没有本质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长期的艰巨过程。儒学范围内的实事求是主要指治学态度和方法,但当时也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因为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和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实事求是,不断地解决新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道理上承认实事求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实际行动中也坚持实事求是。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的两方面含义: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要求的、绝对的。②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他自身,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时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①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要求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3)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③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我国的**之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根除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门槛的部分和环节。**的目的是兴利除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即: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利息的数量则由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即: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率。
利息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动。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平均利润,更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否则,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的职能资本家就无利可图,从而不会去借款。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得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会无利可得,从而**了借贷资本家对其资本的所有权,他就不会贷款给职能资本家。所以,利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即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一定时期利润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均利息率本省的高低,因为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在其他要求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息率在相同方向上发生变化;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所决定。这个比例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竞争,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就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
在一定的平均利率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究竟多高,实际上市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的。此外,利息率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预期价钱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等。

金展鸿
3楼-- · 2019-09-23 14:20

  护理自学看复旦大学十月份考什么

计划表
4楼-- · 2019-09-23 14:18

  39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要求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际操作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门槛。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门槛。
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门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际操作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际操作。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9、⑴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门槛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
⑵ 实际操作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
10、(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之**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⑶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⑴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⑵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要求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⑴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⑵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⑶无要求的绝对斗争性与有要求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要求。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⑵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⑶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要求。
⑵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选)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14、(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5、(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⑷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6、(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之**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7、(多选/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⑴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⑶意识具有指导实际操作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⑷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多选/简)实际操作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⑴实际操作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⑵实际操作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⑶实际操作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⑷实际操作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⑵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假如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4)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20、(选)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际操作到认识;从认识到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认识,再实际操作,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二)2019年04月07日 19:4021、(选)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最根本特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最基本哲学前提。
22、(选)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要求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要求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⑴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⑵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23、(选)实际操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际操作的特点决定的。
⑴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⑵从实际操作的特点看,实际操作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4、(选)实际操作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际操作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际操作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际操作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要求性。
25、(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要求,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要求的主观反映。
⑵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⑷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⑵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际操作,实际操作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7、(选)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际操作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28、(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⑴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门槛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⑵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门槛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9、(选)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⑵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⑶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30、(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门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门槛,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1、(选)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32、(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决定意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⑴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⑶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4、(选)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实际操作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要求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⑴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要求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要求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实际操作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5、(选)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钱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zhuoxue1
5楼-- · 2019-09-23 14:13

  2019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需要+++ 包+过

电动阀飞
6楼-- · 2019-09-23 14:12

  谁能帮我弄几套2019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发到我的QQ442754218上,谢谢!
要是 有的话就各位同学帮个忙,很是感谢,我今年时 第3次考了,可怜啊

埃及魅眼
7楼-- · 2019-09-23 14:11

  更多自考真题,请移步到《法佬自考论坛》下载。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门槛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自然性 B.可知性
C.不可逆性 D.客观实在性
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世界是统一的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
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
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能动性 B.被动性
C.消极性 D.积极性
9.“实际操作、认识、再实际操作、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
A.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 D.政治形态划分法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
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 D.道德标准
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1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7.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19.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
A.c∶v B.m∶v
C.c+v D.m/(c+v)
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
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 )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生产出剩余价值
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
23.股票价钱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 )
A.股票价钱等于股票票面额
B.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
C.股票价钱的变动唯一取决于股息收入
D.股票价钱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24.垄断产生的物质要求和基础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自然分工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出现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
A.“参与制”实现的 B.“个人联合”实现的
C.竞争机制实现的 D.价钱机制实现的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27.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
28.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
30.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生活富裕
C.实行按需分配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门槛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 )
A.机械性 B.局部性
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
3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 )
A.宿命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33.实际操作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 )
A.实际操作是认识的来源 B.实际操作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际操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际操作是认识的产物
34.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
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36.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 D.价值
37.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 )
A.立法权 B.财政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38.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的阶段有( )
A.购买 B.分配
C.生产 D.销售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包括( )
A.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B.大型混合联合企业
C.国家和**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D.国家和**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40.社会主义民主( )
A.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C.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同其他社会的民主没有本质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