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第一章 绪论 一、知识: 1、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 2、古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现代汉语指当代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3、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 4、古白话或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都是古白话。 5、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是指普通话和方言。 6、汉语的方言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 7、官话又称北方方言。非官话方言区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 8、***规定的六种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9、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10、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 二、简答: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不过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口语和书面语在用词造句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假如从整体上概括这两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主要判别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3、现代汉语跟英语比较有何特点? 答:(1)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词的意义。(2)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3)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边,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之前,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边。 4、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有哪些特点? 答:1)古代汉语有入声字,这些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2)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成了构词语素。3)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边,如长修饰语、多项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三、论述题: 1、简述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 答:1)从语言学的观点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2)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是文言,文言文从周秦时代一直使用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文言最初产生时,与当时的口语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3)到了汉魏时期一种接近当时口语的新的书面语出现了,这就是古白话,(即近代汉语)采用了大量的北方口语。文言和古白话都是书面语言,当代白话即是现代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答: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质,淘汰旧质。 为了使语言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重视规范化工作。现代汉语规范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规范明确;二是使规范普及。规范的标准就是普通话定义中规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总的规范确定以后,还有许多具体的规范问题需要逐步明确并推广。对规范化要有正确的认识:1)规范本身也是在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2)不规范的不等于是错误的,典范的作家作品中也有特殊用例存在。3)对于新的说法要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取舍。 第二章 语音 一、知识: 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5、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 6、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音色。 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肺部和气管是发音时气流的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时振动气流的主要器官;口腔和鼻腔是发音时气流的共鸣器官。 8、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9、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10、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11、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2、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13、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1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更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15、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是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音响亮,气流不受任何阻碍的音素是元音。 16、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普通话的声母中,辅音声母有21个,还有一种是零声母,即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 17、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母。 18、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有传统的分类,即按韵母不同的韵头分类,叫做四呼。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9、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决定于音高。由于声带的松紧形成了音高的变化。 20、声调的种类叫调类。一种调类的实际发音,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叫调值。一种方言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调类,调类的多少是根据调值的种类归并的。 21、普通话有四种调类、四种调值。四种调值是根据它们的实际读音采用五度标记法得出的。四种调类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22、上声字在词语中实际发音往往不是完整的214调值。 1)上+阴平、上+阳平、上+去——上声字的调值是211. 2)上+上——实际读法是35+214.3)上+上/+上——实际读音是35+35/+214.如“小组/长”;上/+上+上——实际读音214/+35+214.如“小/老虎”。 23、现代汉语的声调是从中古语音的声调平上去入四声演变而来的。古入声字已经分别派入阴阳上去四声里去。 24、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 25、普通话中常用音节有14个,次常用音节有33 个,又次常用音节62个。 26、说话时一连串的语流中常常会产生音节之间的读音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叫做音变。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一、不”的变读、形容词重叠后的变读、儿化韵、语气词“啊”的变读、上去声的变调等。 27、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这种读音变化叫做轻声。普通话的四声都可以变读轻声,轻声不是四声以外的第五种调类。《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凡轻声音节一律不标调号。 28、轻声的作用:区别词义、区别词性。 29、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在发这个音节的同时,韵母就产生卷舌动作,它们是紧密结合的一个音节。如“小孩儿xiǎoháir”中“孩”和er结合成一个音节,三个字,只有两个音节。 30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确定词性。 31、异读词指的是同一个词有几种不同的读音。1985年12月发表修订后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凡有异读的词语一律以《审音表》规定的读音为规范。 32、汉字中有一部分字字形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的读音也有区别,这种字称为多音多义字。 33、语调是指句子的抑扬顿挫,它常通过句子中的各种停顿和重音来体现。 34、停顿跟标点符号和句法成分有关。 35、重音是指把表意上需要突出的词语略为加重音量,以吸引听众对它的注意。重音有句法重音(自然重音)和句子重音(逻辑重音)两种。 36、朗读时不同的句子语气需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一般疑问句用升调朗读。一般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用降调朗读。 二、简答: 1、举例说明语音的社会性质? 答:语音是表达意义的。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得到社会公认就可以成立。如汉语把“书”叫“shu”,英语却叫做“book”。语音的社会性质还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如在普通话中“施”“斯”二字的读音不同,而在许多方言中,它们的发音却没有区别。这是因为普通话中“zh、ch、sh”和“z、c、s”是两套声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在多数方言中只有z、c、s一套。这说明语音不是单纯的物理或生理现象,语音还具有社会性质。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什么是发音方法?什么是发音部位?如何描写声母? 答: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描写声母。(1)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构成阻碍的器官的部位。按发音部位,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2)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除去阻碍后有无较强的气流送出,声带是否颤动,发音部位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A 按成阻、除阻方式,声母可以分为五类: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B在普通话的21个辅音声母中,只有l、m、n、r、ng发音时声带颤动,是浊音,其余都是清音。C 普通话声母中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其中p、t、k、q、ch、c是送气音,b、d、g、j、zh、z是不送气音。 辅音声母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所以要学会从这两个方面对辅音声母加以描写。如: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等。 「见本资料后边的表一」 3、声母和辅音、韵母和元音有什么不同? 答:它们是不同分析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我国传统的音韵学把一个字的读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这是从组成音节的成分而言。现代语音学把一个音节分析成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音素有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这是从构成音节的语音单位而言的。1)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一定都是声母。普通话中22个辅音音素,其中21个可以充当声母,另一个ng不是声母。21个辅音声母外还有一个零声母。2)普通话中元音音素只有10个,而韵母却有39个,所以说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但韵母不只是元音。如ng是辅音,却充当韵母。 4、韵母的分类? 答:A、按韵母中的音素分类:1)单韵母(单元音韵母)a舌面单元音韵母。有aoeêiuü七个。这类韵母的发音由舌位高低、口形大小与唇形的圆或不圆决定。b舌尖元音韵母:-i[ ]和-i[ ].c卷舌元音韵母:er.2)复韵母(复元音韵母)a前响复韵母:ui、ei、ao、ou.b后响复韵母:iu、ie、ua、uo、üe.c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3)鼻韵母:a、舌尖鼻音韵母(前鼻音韵母):an、ian、uan、üan、en、in、uen、ün.b、舌根鼻音韵母(后鼻音韵母):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B、按韵母的韵头分类:1)开口呼:没有韵头而韵腹不是i、u、ü的韵母,共有16个。2)齐齿呼:用i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10个3)合口呼:用u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9个4)撮口呼:用ü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4个。注意: [-i]、 [-i]都是开口呼韵母;ong的实际发音是ung,iong的实际发音是üng. 5、描写普通话10个单元音。 答:(1)舌面元音: a、舌面央低,口大开,唇形自然; o、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圆; e、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不圆; ê舌面前半低,口半开唇形不圆; i、舌面前高,口闭,唇形不圆; u、舌面后高,口闭,唇形圆; ü、舌面前高,口闭,唇形圆。 (2)舌尖元音: [-i]、舌尖前高不圆唇; [-i]、舌尖后高不圆唇。 (3)卷舌元音韵母: er、舌位中,不圆唇。 6、古四声和普通话四声的演变关系是怎样的? 答:普通话的四声是阴阳上去。每一个调类都包括一批汉字。普通话的四个调类是由古汉语演变而来的。古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其中,平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归入了去声,其余的上声仍然是上声。去声没有变,再加上全浊上声字等,普通话的去声字是字数最多的。古代清声声母入声字分别读成阴阳上去声,浊声母入声字读成阳平或去声。 入声是古声调的一类,它的韵母带有塞音韵尾,因此声音不能延长,读得特别短促。古代的入声字有b、d、g三个韵尾,在今天的粤方言中还保留着,也有的改变为喉塞音,例如吴语、闽语,还有的塞音尾消失,独立为一个调类或归入另一种调类,例如湘语及西南官话。汉族的入声已不存在,分别派入了阴阳上去四声。 7、普通话音节有什么特点? 答:1)一个音节最多含有四个音素。2)一个音节一般至少要有一个元音音素,最多有三个元音,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声母,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4)一个音节不能没有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或韵尾。5)可以充当韵腹的元音有10个:a、o、e、ê、i、u、ü、-i、-i、er;可以充当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可以充当韵尾的元音i、u、(o),o做韵尾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人为设计,实际应是u;辅音有n、ng. 普通话音节的构成成分可以列表分析。「请参阅本资料后边的表三」 注意:(1)iu、ui、un是书写形式,分析时应以中间省写的o、e、e为韵腹。(2)ü和ê的符号在分析时不能省略,以免和u、e相混。(3)i、u、ü零声母音节书写时采用的Y、W一律不作音素处理。 8、简述普通话声母、韵母配合的规律? 答:「请参阅本资料后边的表二」 9、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哪些成分? 答:轻声与物理性质的四要素都有关系。(1)突出的表现是音长短。(2)音强也要弱一些。轻声的音高取决于前一字的声调。轻声还常常引起音色的变化,如使声母浊音化,使韵母中的元音央元音化,有的使韵母脱落。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以下一些成分:(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形成的后字。(3)构词后缀“子、头、巴、么、们”等。(4)“上、下、里、边、面”等表示方位的成分。(5)趋向动词作补语时。(6)量词“个”常读轻声。(7)一些资格比较老的双音节常用词的后一音节。 10、举例说明轻声的作用? 答:(1)轻声有区别词义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了词义的不同。如:东西、男人、大爷、兄弟。(2)有的有区别词性的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词性的不同,如:大意、利害、对头等。 11、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 答:儿化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它还具有(1)区别词义作用:信——信儿,头-头儿。(2)区别词性作用:活(动)——活儿(名),破烂(形)——破烂儿(名)。(3)表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如:小猫儿、宝贝儿。 12、什么是音位?音位变体? 答:把实际语言里众多的音素或声调归并成一个能区别意义的单位,就叫音位。同一单位里的若干声音相近的音素或声调称为音位变体。如/a/音位在ia、ua中的单位变体是央[A],在ian、üan中有音位变体是前[a],在ao、ang中的音位变体是后[α]. 13、普通话里有哪些音位? 答:普通话里有 (1)22个辅音音位:b、p、m、f、d、t、n、l、g、k、h、ng、j、q、x、zh、ch、sh、r、z、c、s, (2)10个元音音位:a、o、e、ê、i、u、ü、-i、-i、er.元辅音音位是从音色角度分析出来的音段音位。 (3)有4个声调音位:55、35、214、51.声调是从音高角度分析出来的超音段音位。 14、音素和音位有什么区别? 答:音素和音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素是从物理和生理角度看不同的音,音位是从社会角度看能区别意义的音。在同一种语言里,两个音素假如能区别不同的意义,它们就是两个音位,如:b和p;两个音素假如不能区别意义,它们就属于同一个音位,如:[a]和[ɑ].“脖子”和“婆子”意义不同,起关键作用的b、p两个声母之间,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假如把“**”bāozi中的后ɑ发成前a,人们至多觉得听着不舒服,但不会误会它的意义。 15、音位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答:音位理论的实质是,区别意义的音便构成对立,不区别意义的音便构成互补。这种理论也可以运用在拼音字母的设计上,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正是利用了音位学的原理。如i、-i[ ]、-i[ ]三个音素之所以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就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出现要求,是互补的,彼此不会冲突。e 和ê在拼合时也不会对立,所以也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单用时加符号区别。 16、多音多义字是如何形成的? 答:形成多音多义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词性不同,读音也就不同。如:传chuán(动),zhuàn(名)。(2)口语与书面语有不同的读音。如:血xiě(口语),xuè(书面语)。(3)姓氏、地名、音译外来词与普通用法的读音不同,如:单dān(简~),shàn(姓)。(4)简化后字形相同,音义不同。如:发(发)fà(髪)。(5)其他如:挨ái(~揍),āi(~近)。 三、应用题 : (一)判断: 1、“高”与“告”的读音区别在于音色,“戎”与“龙”的读音区别在于音高。 答:不对。前者区别在于音高;后者区别在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普通话的轻声主要是由音强决定的。 答:不对。主要由音长决定的。 3、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弱,可是比较响亮。 答:不对。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可是并不响亮。 4、韵母都是元音,不包括辅音。 答:不对。韵母都有元音,也包括韵尾的辅音。(二)分析: 1、分析音节的结构成分和韵母类别。(略) 2、比较下列各组音素的异同: 1)b和***和j都是不送气音;b是双唇音,j是舌面塞擦音 2)zh和k:zh和k都是清音;zh是舌尖后不送气塞擦音,k是舌根送气塞音 3)o和i:o和i都是舌面元音;o是后半高圆唇元音,i是前高不圆唇 4)er和[-i]:er和[-i]都是不圆唇音;er是卷舌央中元音,[i]是舌尖前高元音。 3、评改题: 1)绪论xǜluèn:e应省略。 2)朋友póngyǒu:p不和合口呼相拼,o应改为e 3)辉煌huēihuáng:e应省略 4)尘埃chénāi:缺少隔音符号,应是chén’āi
《汉字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和试题结构,真题你到 上找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汉字学也称为文字学,是汉语言文字学的分支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考试门槛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概论》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必须掌握汉字的日常运用,而且有必要具备一定的有关汉字学的理论和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运用汉字,而且有助于提高汉语古文献的阅读能力,了解汉字的历史以及有关的历史文化,提高语言文字修养。 二、学习方法与门槛 门槛考生在阅读一定数量古代汉语文献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指定的必读书,以了解有关汉字的常识和理论,识记一定数量的相关字例,并通过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汉语(主要是古代汉语)文献中的一般用字现象。 指定的必读书和参考书,凡内容范围与本大纲有出入的,应以本大纲为准。对于具体问题的阐述,凡参考书跟指定必读书不一致的,原则上以必读书为准;假如面授时的讲解有修正的,原则上以面授讲解为准,但答题可以按指定必读书的说法。 学习汉字学理论,必须密切结合文献用字及语言学相关理论,不宜脱离具体的文献语言而把汉字作为孤立的现象来对待。必须把常识、理论、例证及应用能力四者相结合,避免顾此失彼。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本课程自学和助学的依据。 三、汉语文字学的内容和思考题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一)汉字的起源 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 2.对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的认识 3.对出土原始陶器符号的性质的认识 4.从历史文献的产生看汉字起源的时代 (二)汉字的演变 1.商代文字—甲骨文、一般金文和族徽文,商代文字的特点 2.西周文字—西周金文,西周文字的特点 3.春秋文字—春秋金文,鸟虫书 4.战国六国文字—出土文字、《说文》“古文”,战国文字的特点 5.秦系文字—出土秦文字、石鼓文、诅楚文、秦始皇东巡刻石、《说文》“篆文”和“籀文” 6.隶书文字—古隶、东汉隶书,隶变 7.草书文字—章草、今草 8.楷书文字—东汉魏晋行书、六朝楷书 【本章思考题】 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仰韶文化陶器刻符及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符是什么性质的符号? 3.为什么说用于记载历史的文字大约在夏代初期已经出现了? 4.甲骨文与商代一般金文的区别主要有哪些?何者更接近原始面貌? 5.西周金文与商代金文相比,主要的变化有哪些? 6.谈谈春秋文字的美术化倾向。 7.战国时代六国文字与秦系文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说文》的“古文”和“籀文”是什么性质的文字? 9.什么是“小篆”和“大篆”?小篆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战国秦文字的关系如何? 10.谈谈古隶产生的时代、来源和原因。 11.成熟的隶书大约出现于什么时期? 12.谈谈隶变对汉字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13.谈谈章草与今草产生的时代、来源及其区别。 14.谈谈楷书产生的时代。 二、汉字的结构 (一)许慎的“六书”理论 1.许慎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理解 2.转注和假借的性质 (二)新六书理论 1.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 (1)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的定义及其字例 (2)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的辨析 2.会意字 (1)会意字的定义 (2)以形会意和以义会意的定义及其字例 (3)会意字与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的辨析 3.形声字 (1)形声字的形成(即深层结构) ①表意字附加表音符号 ②会意字意符声化 ③表音性文字附加表音符号 ④己有文字附加类化符号 ⑤改换己有形声字形符 (2)形声字的结构(即表层结构) ①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位置关系 ②形声字的结构层次 ③通过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功能辨析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④形声字造字结构与自然结构的区别 ⑤形声字的讹变 ⑥形声字的省形和省声 (3)形声字与会意字的辨析 4.变体字 (1)变体字的定义 (2)取形变体字、取义变体字、取音变体字 【本章思考题】 1.识记许慎有关六书的界说及字例,了解许慎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的理解。 2.谈谈象事字与象形字、会意字与象形字、会意字与象事字的区别。 3.谈谈意符兼表音的会意字与声符兼表意的形声字的区别。 4.谈谈形声字产生的几种途径。 5.什么叫类化符号?谈谈类化符号对形声字产生的作用。 6.掌握形声字的结构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术语,能够分析一般形声字及部分结构较特殊的形声字。 7.识记形符或声符讹变的形声字的结构。 8.识记省形和省声的形声字的结构。 9.注意某些本来声符不同而隶变后形体混同的形声字。 10.注意形声字声符的表意现象。 三、汉字的字义 (一)汉字与词汇 1.汉语词汇的载体 2.一般了解词汇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性与继承性 3.词汇系统及相应的字义系统 (二)汉字的义项 1.本义、基本义、语源义的定义及其区别 2.引申义、引申义系统、词义引申方式,及词的同一性问题 3.假借义 (1)假借义与假借字 (2)假借义与本义之间的关系 【本章思考题】 1.什么叫词汇系统?它是怎样形成的? 2.谈谈汉语书面语中字与词的关系。 3.单音节词与词之间的词义关系有哪些?如何理解汉字的字义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 4.什么叫“本义”和“基本义”? 5.为什么说造字本义本必是词的最早意义? 6.谈谈词义引申的几种方式。 7.文字的假借义与该字本义之间一定没有意义联系吗?请举例说明。 四、文献中的用字 (一)同源字 1.同源字概念 2.同源字之间的音义联系 (二)假借字 1.本字与借字、本义与借义 2.无本字的假借、有本字的假借、本字后起的假借 3.专职假借字与兼职假借字 (三)古今字 1.古今字概念及其与假借字的区别 2.古今字的形成原因 3.古今字的用法分工 (四)异体字 1.异体字之间的形体关系 2.异体字与假借字、古今字的辨析 (五)同形字 1.理解同形字概念 2.同形字形成的原因 (六)繁简字 1.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2.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章思考题】 1.认识下列概念:同源字、本字与借字、本义与借义、假借与通假、古字与今字、广义异体字与狭义异体字、同形字、繁体字与简化字、同音替代字。注意同源字、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这几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2.同源字之间在字义方面有什么关系? 3.无本字的假借和有本字的假借,两者是否具有本质的区别?为什么? 4.古今字是怎样形成的?今字与古字之间在形体上有什么关系? 5.异体字之间在形体上有什么关系? 6.同形字是怎样形成的? 7.认识常用繁体字(参照《古代汉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材料中的文选常用字) 8.识记因汉字简化造成的常见同形字、汉字简化中的同音替代字、多字简化为同一形体的繁简字的字例。 五、较重要的文献和古文字资料 1.许慎《说文解字》(参见指定必读书第109页)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8页)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19页) 4.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第56页) 5.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57页) 6.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68页) 7.孙海波《甲骨文编》(第16、56页) 8.容庚《金文编》(第16、68页) 9.甲骨文(第53页) 10.金文(第56页) 11.石鼓文(第101页) 12.侯马盟书(第79页) 13.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9页) 14.居延汉简(第117页) 15.银雀山汉墓竹简(第126页) 16.马王堆汉墓竹简帛书(第127页) 四、必读书和参考书 【必读书】 《汉字说略》,詹郭鑫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参考书】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 《文字学》,杨伍铭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古代汉语》教学材料,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参阅该书第一册通论(四)、(五)、(六),第二册附录一《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附录二《汉字部首举例》。 《古代汉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编教学材料),郭锡良、李玲噗主编,语文出版社,1992年修订版;参阅该书与文字学有关的通论内容。 五、有关说明与实施门槛 一、关于自学和助学者使用本大纲的说明 1.文字学的学习虽然有其一定的独立性,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2.本大钢有关汉字结构、汉字字义和文献用字的三个部分为本课程的重点。 3.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应结合汉字的具体使用加以理解,并能通过本课程所学习的知识来分析理解常见汉字或书面义献(主要是古书)中的一般用字现象。 4.指定必读书对各种问题的举例有限,应能举一反三。 5.助学者应在系统掌握汉字学有关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辅导。 二、关于考试命题者使用本大纲的说明 1.本大纲各部分所规定的基本门槛和知识点都是考试内容。考试命题要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大纲各部分所列的思考题是各章重点问题的提示,不代表具体的考试题目。 2.指定必读书不是作为教学材料而编写的,举例中若涉及较有争议的问题,应尽量在试题中回避。 3.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门槛的分数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0%,理解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4.要合理安排试卷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种。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 5.由于学科的特点,适合本课程考核的试题类型也具有相应的特点。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看下文的举例。 6.本课程采用闭卷书面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六、适合本课程考试的试题类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下列各组繁简字中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1)后后 (2)万万 (3)徵征 (4)余余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 下列各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 ) (1)切 (2)到 (3)则 (4)利 (5)副 三、填空题(l) 古隶书的出现时代是 晚期,隶书的成熟大约在 晚期。 四、填空题(2) 分析下列形声字的结构 形声字 釜 阶 布 修 辩 胜 条 祁 袤 表意符号 金 邑 巾 表音符号 父 皆 父 备注 省形 形符讹变 声符讹变 五、填空题(3) 指出下列各字的结构类型(采用新六书分类法) 字例 牢 乒 大 亦 企 橐 结构类型 象形 六、填空题(4) 按所示古文字分析下列会意字的结构,并说明字形与字义的关系 古文字 隶定 今字 偏旁分析 字形所表示的意义 会意字的本义 示例 臭 嗅 从犬从自, 自表示鼻子 象狗以鼻子闻嗅 闻嗅气味 1. 只 2. 毓 七、填空题(5)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都具有某种关系,请指出它们的关系属于:A.假借字、B.古今字、C.异体字,将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题次1 1 2 3 对应字 敺 驱 畮 亩 与 欤 辩 变 关系 C 1.今敺(驱)民而归之农,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亩),则蓄积只而人乐其所矣。《论积贮疏》 2.唯求则非邦也与(欤)?(《论语》)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 八、简答题 什么是本字后起的假借,试举例说明。 九、论述题 为什么说造字本义未必是词的最早意义
《近代汉语》自考总复习 教学材料:袁宾《近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近代汉语?p1 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P2 2、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什么?P3 3、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P4-5 4、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P5 5、哪儿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P5 6、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怎样的?P6 7、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非主干时期总共有多氏时间?P6 8、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 9、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 10、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P7 11、近代汉语里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新的句型?给你句子后能否自己归纳出句型来?P7 12、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P8 “可是菩提耶?”中的“可”相当于古汉语的哪个词?p9 13、纯粹的复数标记“们”在唐代写成哪两个字?P10 14、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属于什么性质的语言资料?P12 15、哪些词语是*随科举制度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6、哪些词语是*随说书、戏曲、讲唱艺术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7、印刷术是在什么时代出现的?哪些词语是*随印刷术而产生的?P13 18、哪些词语体现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P14 19、“把茅盖头”的实际意思指什么?这个词义的形成与什么文化现象有关?P15 20、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中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产生了排除式 和包括式的区分?哪个是排除式?哪个是包括式?最初是从什么作品中体现出来的? P16 21、系词“是”放在句末的判断句和有两个判断词的判断句的出 现是受到什么社会文化原因影响而产生的?P17 22、造成唐元两代官话音系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18 23、哪些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P18 24、哪些是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所谓宋儒主要以哪几个人为代表?P18 25、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有哪些种类?P19 26、哪些著作是民族交往和联系的产物?P19 27、韵书、韵图产生的学术之源可*溯到哪些方面?P19 第二章 文献 1、近代汉语文献是按什么标准分为哪三类的?P20 2、充分反映口语的文献有哪些?P20 3、对口语有所反映,但不甚充分,多半是文白相间的著作以什么书为代表?P20 4、对口语略有反映,即基本*以文言写作,偶尔使用口语词或 口语句子的著作以什么为代表?P20 5、文言文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的原因是什么?P22 6、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P22 7、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P23 8、敦煌变文、金代诸宫调、元代杂剧、宋元明南戏、“三言”“二 拍”、《***》《醒世姻缘传》等著作分别反映哪些地方的口语?P23 9、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什么?P24 10、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P25―31 11、近代汉语文献中的错字产生的原因是哪两条?P25 12、什么叫夺文和衍文?P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什么叫穷尽调查?它使用于什么样的研究?它有哪两点优势?P32 2、语言学界流传着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就是 。32 3、《清平山堂话本》中“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 里面的“度”字该怎么解释才正确?为什么?P33 4、怎样才能使穷尽调查更方面快捷些?P33—34 5、什么叫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在下结论和选样时应注意什么?P34—35 6、假如一部著作中“好不”既有肯定式又有否定式,这部著作能否是明代中叶以前的文献?P37 7、近代汉语是与哪两个阶段相区别而建立起来的?P38 8、通过例句分析唐宋时代的表试助词“看”与现代汉语的表试 助词“看”在用法*有什么不同?P40 9、近代汉语内部的比较可以有哪两个角度?P41一42 10、敦煌变文中的“阿婆”一词是对什么人的称呼?为什么《丑 *缘起》中那个国王的*儿并不老,却称她为“阿婆”?P43 11.吕洞宾《渔父》词又名《疾瞥地》,其中的“瞥地”是什么 意思?这个词义的产生与什么社会现象有关?P47 12、《游仙窟》中“不忆吞刃,腹穿似割”的“不忆”的意思是什么?P47 13、宋元南戏中屡见用“郑州梨”比喻新婚夫妇,是取“离散”、 “分离”之义吗?要正确理解这个词义除了对词本身的把握以外还应该结合什么问题来考虑?P48 词? 196 √ 41 、助词可细分为哪几类 ?P198 √ 42 、你能识别出什么样的词是结构助词吗 ?P199 √ 43 、 时态助词 “了” 、 “ 着” 、 “ 过” 分别表示动作的什么状态 ?P205 44 .时态助词“却”的用法与哪些词相 ?P207 45 、句首语气词“但” 、 “念”有什么特点 ?P209 — 210 √ 46 、句尾助词“罢、波、休”有什么共同特点 ? “休罢”由动 词变成助词说明了什么语言现象 ?P213 √ 47 . 句尾语气助词 “看” 表示什么语气?他和现代汉语语气助 词“看”的用法有何不同? 48 、 表示程度的语气助词 “煞 ( 杀、 死、 晒 ) ” 有什么语法作用 ?P215 √ 49 、什么是判断句 ? 判断词用在表语后的判断句的来源是什 么 ?P219 √ 50 、 有两个系词的判断句为何在元明时期出现而且又迅速消亡 了 ?P221 51 、强调式判断句是什么样子的 ?P224 √ 52 、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远公还在何处 ? ”和“还听得何法 ? ” 这样的疑问句 ?P226 √ 53 、单音节反义词连用能起什么作用 ?P229 √ 54 、 “难道??不成”有几种变式 ?P230 √ 55 、什么是祈使句?祈使句可表示哪几种语气 ? 祈使句有哪几 种值得注意的句型 ?P232 — 236 56 “左右,拿下去打着者!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怎样的? √ 57 、什么是被动句 ? 有哪些介词可表被动 ? √ 58 、为什么说“被一人抱住刘知远”是特殊的被字句 ?P243 √ 59 除了“被”子句、 “吃”字句外,近代汉语还有哪几种形式 的被动句? √ 60 “被”和“得”是怎样在被动句中分工的 ?P246 √ 61 、什么是处置句 ? 62 近代汉语处置句中,否定词的位置有何发展变化? √ 63 .什么是复句? √ 64 .什么是联合复句?联合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 √ 65 .什么是主从复句?主从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 文段阅读 ( 一 ) 《醒世恒言》选段 却说做公的将客人和金孝母子拿到县尹面前, 当街跪下, 各 诉其情。 一边道: “他拾了小人的银子, 藏过一半不还。 ” 一边道: “小人听了母亲言语,好意还他,他反来图赖小人。 ”县尹问众 人: “谁做证见 ? ”众人都*前禀道: “那客人脱了银子,正在茅 厕抓寻不着, 却是金孝自走来承认了, 引他回去还他。 这是小人 们众目共睹。只银子数目多少,小人不知。 ”县令道: “你两下不 须争嚷, 我自有道理。 ” 教做公的带那一干人到县来。 县尹升堂, 众人跪在下面。 县尹教取裹肚和银子*来, 分付库吏, 把银子兑 准回复。库吏复道: “有三十两。 ”县主又问客人道: “你银子是 许多 ? ”客人道: “五十两。 ”县主道: “你看见他拾取的,还是他 自家承认的 ? ”客人道: “实是他亲口承认的。 ”县主道: “他若是 要赖你的银子,何不全包都拿了 ? 却止一半,又自家招认出来 ? 他不招认,你如何晓得 ? 可见他没有赖银之情了。你失的银子是 五十两, 他拾的是三十两, 这银子不是你的, 必然另一个人失落 的。 ” 客人道: “ 这银子实是小人的, 小人情愿只领这三十两去罢。 ” 县尹道: “数目不同, 如何冒认得去 ? 这银两合断与金孝领去, 奉 养母亲;你的五十两,自去抓寻。 ”金孝得了银子,千思万谢的 扶着老娘去了。 那客人已经官断, 如何敢争 ? 只得含羞噙泪而去。 众人无不称快。这叫做欲图他人,翻失自己。自己羞惭,他人欢 喜。 ( 二 ) 《琵琶记》选段 ( 外、净* ) 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鱼化 龙, 青云得路, 桂枝高折步蟾宫。 ( 外 ) 孩儿, 你行李收拾了未 ?( 生 ) 行李收拾已了。 (外)收拾既了,如何不去 ? ( 净 ) 老贼,他若出 去了,家中别无第二人,止有一个媳妇,如何不分付几句。 ( 生 ) 孩儿没别事,只待张太公来,把爹妈拜托与他,教他早晚应承, 孩儿庶可放心前去。 (旦 ) 呀,张太公早来。 ( 末* ) 仗剑对樽酒, 耻为游子颜;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 生 ) 太公,卑人如今出 去,家中并无亲人。爹妈年老,只有一个媳妇,却是*流,凡事 全赖公公相与扶持; 家中倘有些小欠缺, 亦望公公周济。 昨日己 蒙亲许,今日特此拜恳。卑人倘有寸进,自当效结草衔环之报, 决不敢忘恩。 ( 末 ) 秀才, 受人之托, 必当终人之事。 况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昨日已许秀才, 去后决不相误。 ( 生 ) 如此, 多谢公公。 ( 外 ) 孩儿,既蒙张太公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 ( 生 ) 孩 儿就此拜辞爹妈便去。?? ( 旦 ) 妾的衷肠事,有万千。 ( 生 ) 娘子, 你有什么事,当说与我知道。 ( 旦 ) 说来又恐添萦绊。 ( 生 ) 娘子, 有甚萦绊 ? ( 旦 ) 六十曰夫妻恩情断,八十岁父母教谁看管。 [ 生 ] 娘子, 你这般说,莫不怨着我么?(旦)教我如何不怨! ( 合前 ) 【五供养】 ( 末 ) 贫穷老汉,托在邻家,事体相关。秀才, 此行虽勉强,不必恁留连。 ( 生 ) 卑人去后,只虑父母独自在堂, 难度岁月。 ( 末 ) 秀才放心,你爹娘早晚间吾当陪*。 [ 生悲介, 末 ) 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 ( 合 ) 骨肉分离,寸肠割断。 ( 生跪 告介 ) (三) 《剪贴和尚公案传奇》选段 话里且说宇文绶发了这封家书, 当日天色晚, 客店中无甚底 事,便去睡。方才朦胧睡着,梦见归去,到戚阳县家中,见当直 王吉在门前,一壁脱下草鞋洗脚。宇文绶问道: “王吉,你早归 了 ? ”再四问他,不应。宇文绶焦躁,抬起头来看时,见浑家王 氏把着蜡烛,入去房里。宇文绶赶*来叫: “孺人,我归了 ! ”浑 家不采。他又说两声,浑家又不采。宇文绶不知身是梦里,随浑 家入房去。看这王氏时,放烛灯在卓子*。取早间一封书,头* 取下金篦儿一剔,剔开封皮看时,却是一幅白纸。浑家含笑,就 灯烛下把起笔来,就白纸*写了四句诗: 碧纱窗下启缄封,一纸从头彻底空。知尔欲归情意切, 相思尽在不言中。 写毕,换个封皮,再来封了。那妇女把金篦儿去剔那蜡烛灯,一 剔剔在宇文绶脸上,吃一惊,撒然睡觉,却在客店里床上睡,灯 犹未灭。 卓子上看时, 果然错封了一幅白纸归去, 着一幅纸写这 四句诗。到得明日,早饭后,王吉把那封书来,拆开看时,里面 写着四句诗,便是夜来梦里见那浑家做底一般。当便安排行李, 即时归家去。这便唤做“错封书” 。
这个网上有更多视频,都是关于自考的,像百度传课上就有,平时也可以多买些试卷和习题做做,近代汉语只要用心学是能过的。 纯手打,望采纳!
自考本科的复习资料还是买实体书比较好吧?
全国201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汉语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8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门槛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普通话是( ) A.北京话B.北方话 C.汉民族共同语D.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乌云"的正确拼写形式是( ) A.wūyuénB.wūyún C.wúyúnD.wùyǘn 3."我们打算去北京。"这句话的谓语是( ) A.连动词组B.述宾词组 C.联合词组D.偏正词组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式是( ) A.正对B.反对 C.串对D.排比 5."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_________些,不要受凉。"(朱自清的《背影》)用于句中空白处、显得准确朴实的词是( ) A.警醒B.警觉 C.留神D.注意 6.按照"六书"的理论,带有表音成分的字是( ) A.象形字B.指事字 C.会意字D.形声字 7.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 ) A.白话文着作B.典范的白话文着作 C.现代白话文着作D.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 8.j、q、x这三个音都是( ) A.双唇音B.舌尖音 C.舌面音D.舌根音 9.韵母都是后鼻音的一组字是( ) A.风行京城B.清晨登程 C.真正盛行D.更正人名 10.词义侧重点不同的一组同义词是( ) A.爱护-爱惜B.时代-时期 C.父亲-爸爸D.寿辰-生日 11."春游的消息乐坏了全班同学。"这句话的宾语在意义上表示( ) A.施事B.受事 C.数量D.领有或存在的事物 12."一树梅花就是一树诗。"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式是( ) A.明喻B.借喻 C.暗喻D.拟物 13.按部首法查字,"磨"字应查( ) A."亠"部B."广"部 C."麻"部D."石"部 14.变序后结构相同的一组词是( ) A.国王-王国B.意会-会意 C.明天-天明D.装假-假装 15.结构关系为兼语型的一组成语是( ) A.缘木求鱼,纵虎归山B.按兵不动,诱敌深入 C.守株待免,望子成龙D.请君入瓮,负荆请罪 16."固"字的部件的正确拆分是( ) A.固→全包围结构B.固→口、古 C.固→口、十、口D.固→口、古 古→十、口 17.使用分号的目的主要是( ) A.表示较长句子成分的停顿B.表示分句的停顿 C.分清复句结构层次D.分清复句关系 18.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老人说,"我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 B.老人说:"我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 C.老人说,"我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 D.老人说:"我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 19."洗得完"的"完"是( ) A.结果补语B.可能补语 C.状态补语D.程度补语 20.与"重要"同属形容词的是( ) A.重量B.重视 C.重新D.重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门槛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设谜"部分由成语构成的歇后语是( ) A.火烧眉毛--眼前的事B.火烧竹筒--心里热 C.水中捞月--白费劲D.水牛过河--露头角 E.拉着虾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22.能与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是( ) A.双唇音B.舌尖前音 C.舌尖中音n、lD.舌面音 E.零声母 23.跟"立刻"属于同一词类的是( ) A.马上B.连忙 C.刚才D.现在 E.立即 24.比拟的修辞作用是( ) A.简洁有力B.富于情趣 C.情感表现多样化D.抽象道理通俗化 E.形象鲜明,印象深刻 25.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出奇致胜B.荒涎不经 C.委曲求全D.陈词滥调 E.滥芋充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重音 27.词根 28.工具宾语 29.笔画 30.整句 四、改错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1.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明净的湖水中,十分美! 32.我抬起头,伸了伸疲倦的肢体,红肿的双眼,陷入了沉思。 33.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必须得到发展。必须注意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把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 五、结构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4.分析下列表中音节的结构: 例字 声母韵 母 声 调 韵 头韵 腹韵 尾 英yīng 雄xióng 豪háo 杰jié 3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复杂词组: 写 出 更 多 更 好 的 作 品 36.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结构: 我 们 请 他 作 了 一 个 报 告。 37.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假如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 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六、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8.选词填空,并做简要比较说明。(不说明无分) 现在这里___________着二十五颗皇帝的玉玺、金印,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陈设、陈列) 39.下列新闻标题哪个更好一些?请比较分析。 (1)原始森林严重被毁 (2)哭泣的原始森林 40.辨析连词"除非"和"只有"。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词义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42.举例说明长句的特点。 43.使用"把"字句主要有哪些限制?
可以到全国自考办战略合作伙伴单位观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名师辅导视频
镭射激光ABC
关注
王婧
19:30-21:00 19:30-21:00 07月03日 19:30-21:00
3步搞定AI财务数据分析
AI+财务
立即预约
安卓版
iPhone版
多个标签请以空格隔开!
第一章 绪论
一、知识:
1、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
2、古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现代汉语指当代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3、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
4、古白话或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都是古白话。
5、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是指普通话和方言。
6、汉语的方言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
7、官话又称北方方言。非官话方言区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
8、***规定的六种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9、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10、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
二、简答: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不过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口语和书面语在用词造句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假如从整体上概括这两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主要判别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3、现代汉语跟英语比较有何特点?
答:(1)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词的意义。(2)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3)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边,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之前,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边。
4、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有哪些特点?
答:1)古代汉语有入声字,这些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2)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成了构词语素。3)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边,如长修饰语、多项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三、论述题:
1、简述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
答:1)从语言学的观点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2)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是文言,文言文从周秦时代一直使用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文言最初产生时,与当时的口语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3)到了汉魏时期一种接近当时口语的新的书面语出现了,这就是古白话,(即近代汉语)采用了大量的北方口语。文言和古白话都是书面语言,当代白话即是现代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答: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质,淘汰旧质。 为了使语言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重视规范化工作。现代汉语规范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规范明确;二是使规范普及。规范的标准就是普通话定义中规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总的规范确定以后,还有许多具体的规范问题需要逐步明确并推广。对规范化要有正确的认识:1)规范本身也是在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2)不规范的不等于是错误的,典范的作家作品中也有特殊用例存在。3)对于新的说法要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取舍。
第二章 语音
一、知识:
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5、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
6、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音色。
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肺部和气管是发音时气流的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时振动气流的主要器官;口腔和鼻腔是发音时气流的共鸣器官。
8、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9、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10、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11、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2、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13、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1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更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15、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是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音响亮,气流不受任何阻碍的音素是元音。
16、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普通话的声母中,辅音声母有21个,还有一种是零声母,即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
17、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母。
18、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有传统的分类,即按韵母不同的韵头分类,叫做四呼。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9、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决定于音高。由于声带的松紧形成了音高的变化。
20、声调的种类叫调类。一种调类的实际发音,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叫调值。一种方言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调类,调类的多少是根据调值的种类归并的。
21、普通话有四种调类、四种调值。四种调值是根据它们的实际读音采用五度标记法得出的。四种调类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22、上声字在词语中实际发音往往不是完整的214调值。
1)上+阴平、上+阳平、上+去——上声字的调值是211.
2)上+上——实际读法是35+214.3)上+上/+上——实际读音是35+35/+214.如“小组/长”;上/+上+上——实际读音214/+35+214.如“小/老虎”。
23、现代汉语的声调是从中古语音的声调平上去入四声演变而来的。古入声字已经分别派入阴阳上去四声里去。
24、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
25、普通话中常用音节有14个,次常用音节有33 个,又次常用音节62个。
26、说话时一连串的语流中常常会产生音节之间的读音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叫做音变。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一、不”的变读、形容词重叠后的变读、儿化韵、语气词“啊”的变读、上去声的变调等。
27、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这种读音变化叫做轻声。普通话的四声都可以变读轻声,轻声不是四声以外的第五种调类。《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凡轻声音节一律不标调号。
28、轻声的作用:区别词义、区别词性。
29、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在发这个音节的同时,韵母就产生卷舌动作,它们是紧密结合的一个音节。如“小孩儿xiǎoháir”中“孩”和er结合成一个音节,三个字,只有两个音节。
30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确定词性。
31、异读词指的是同一个词有几种不同的读音。1985年12月发表修订后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凡有异读的词语一律以《审音表》规定的读音为规范。
32、汉字中有一部分字字形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的读音也有区别,这种字称为多音多义字。
33、语调是指句子的抑扬顿挫,它常通过句子中的各种停顿和重音来体现。
34、停顿跟标点符号和句法成分有关。
35、重音是指把表意上需要突出的词语略为加重音量,以吸引听众对它的注意。重音有句法重音(自然重音)和句子重音(逻辑重音)两种。
36、朗读时不同的句子语气需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一般疑问句用升调朗读。一般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用降调朗读。
二、简答:
1、举例说明语音的社会性质?
答:语音是表达意义的。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得到社会公认就可以成立。如汉语把“书”叫“shu”,英语却叫做“book”。语音的社会性质还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如在普通话中“施”“斯”二字的读音不同,而在许多方言中,它们的发音却没有区别。这是因为普通话中“zh、ch、sh”和“z、c、s”是两套声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在多数方言中只有z、c、s一套。这说明语音不是单纯的物理或生理现象,语音还具有社会性质。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什么是发音方法?什么是发音部位?如何描写声母?
答: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描写声母。(1)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构成阻碍的器官的部位。按发音部位,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2)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除去阻碍后有无较强的气流送出,声带是否颤动,发音部位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A 按成阻、除阻方式,声母可以分为五类: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B在普通话的21个辅音声母中,只有l、m、n、r、ng发音时声带颤动,是浊音,其余都是清音。C 普通话声母中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其中p、t、k、q、ch、c是送气音,b、d、g、j、zh、z是不送气音。
辅音声母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所以要学会从这两个方面对辅音声母加以描写。如: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等。
「见本资料后边的表一」
3、声母和辅音、韵母和元音有什么不同?
答:它们是不同分析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我国传统的音韵学把一个字的读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这是从组成音节的成分而言。现代语音学把一个音节分析成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音素有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这是从构成音节的语音单位而言的。1)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一定都是声母。普通话中22个辅音音素,其中21个可以充当声母,另一个ng不是声母。21个辅音声母外还有一个零声母。2)普通话中元音音素只有10个,而韵母却有39个,所以说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但韵母不只是元音。如ng是辅音,却充当韵母。
4、韵母的分类?
答:A、按韵母中的音素分类:1)单韵母(单元音韵母)a舌面单元音韵母。有aoeêiuü七个。这类韵母的发音由舌位高低、口形大小与唇形的圆或不圆决定。b舌尖元音韵母:-i[ ]和-i[ ].c卷舌元音韵母:er.2)复韵母(复元音韵母)a前响复韵母:ui、ei、ao、ou.b后响复韵母:iu、ie、ua、uo、üe.c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3)鼻韵母:a、舌尖鼻音韵母(前鼻音韵母):an、ian、uan、üan、en、in、uen、ün.b、舌根鼻音韵母(后鼻音韵母):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B、按韵母的韵头分类:1)开口呼:没有韵头而韵腹不是i、u、ü的韵母,共有16个。2)齐齿呼:用i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10个3)合口呼:用u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9个4)撮口呼:用ü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4个。注意: [-i]、 [-i]都是开口呼韵母;ong的实际发音是ung,iong的实际发音是üng.
5、描写普通话10个单元音。
答:(1)舌面元音:
a、舌面央低,口大开,唇形自然;
o、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圆;
e、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不圆;
ê舌面前半低,口半开唇形不圆;
i、舌面前高,口闭,唇形不圆;
u、舌面后高,口闭,唇形圆;
ü、舌面前高,口闭,唇形圆。
(2)舌尖元音:
[-i]、舌尖前高不圆唇;
[-i]、舌尖后高不圆唇。
(3)卷舌元音韵母:
er、舌位中,不圆唇。
6、古四声和普通话四声的演变关系是怎样的?
答:普通话的四声是阴阳上去。每一个调类都包括一批汉字。普通话的四个调类是由古汉语演变而来的。古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其中,平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归入了去声,其余的上声仍然是上声。去声没有变,再加上全浊上声字等,普通话的去声字是字数最多的。古代清声声母入声字分别读成阴阳上去声,浊声母入声字读成阳平或去声。
入声是古声调的一类,它的韵母带有塞音韵尾,因此声音不能延长,读得特别短促。古代的入声字有b、d、g三个韵尾,在今天的粤方言中还保留着,也有的改变为喉塞音,例如吴语、闽语,还有的塞音尾消失,独立为一个调类或归入另一种调类,例如湘语及西南官话。汉族的入声已不存在,分别派入了阴阳上去四声。
7、普通话音节有什么特点?
答:1)一个音节最多含有四个音素。2)一个音节一般至少要有一个元音音素,最多有三个元音,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声母,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4)一个音节不能没有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或韵尾。5)可以充当韵腹的元音有10个:a、o、e、ê、i、u、ü、-i、-i、er;可以充当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可以充当韵尾的元音i、u、(o),o做韵尾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人为设计,实际应是u;辅音有n、ng.
普通话音节的构成成分可以列表分析。「请参阅本资料后边的表三」
注意:(1)iu、ui、un是书写形式,分析时应以中间省写的o、e、e为韵腹。(2)ü和ê的符号在分析时不能省略,以免和u、e相混。(3)i、u、ü零声母音节书写时采用的Y、W一律不作音素处理。
8、简述普通话声母、韵母配合的规律?
答:「请参阅本资料后边的表二」
9、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哪些成分?
答:轻声与物理性质的四要素都有关系。(1)突出的表现是音长短。(2)音强也要弱一些。轻声的音高取决于前一字的声调。轻声还常常引起音色的变化,如使声母浊音化,使韵母中的元音央元音化,有的使韵母脱落。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以下一些成分:(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形成的后字。(3)构词后缀“子、头、巴、么、们”等。(4)“上、下、里、边、面”等表示方位的成分。(5)趋向动词作补语时。(6)量词“个”常读轻声。(7)一些资格比较老的双音节常用词的后一音节。
10、举例说明轻声的作用?
答:(1)轻声有区别词义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了词义的不同。如:东西、男人、大爷、兄弟。(2)有的有区别词性的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词性的不同,如:大意、利害、对头等。
11、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
答:儿化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它还具有(1)区别词义作用:信——信儿,头-头儿。(2)区别词性作用:活(动)——活儿(名),破烂(形)——破烂儿(名)。(3)表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如:小猫儿、宝贝儿。
12、什么是音位?音位变体?
答:把实际语言里众多的音素或声调归并成一个能区别意义的单位,就叫音位。同一单位里的若干声音相近的音素或声调称为音位变体。如/a/音位在ia、ua中的单位变体是央[A],在ian、üan中有音位变体是前[a],在ao、ang中的音位变体是后[α].
13、普通话里有哪些音位?
答:普通话里有
(1)22个辅音音位:b、p、m、f、d、t、n、l、g、k、h、ng、j、q、x、zh、ch、sh、r、z、c、s,
(2)10个元音音位:a、o、e、ê、i、u、ü、-i、-i、er.元辅音音位是从音色角度分析出来的音段音位。
(3)有4个声调音位:55、35、214、51.声调是从音高角度分析出来的超音段音位。
14、音素和音位有什么区别?
答:音素和音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素是从物理和生理角度看不同的音,音位是从社会角度看能区别意义的音。在同一种语言里,两个音素假如能区别不同的意义,它们就是两个音位,如:b和p;两个音素假如不能区别意义,它们就属于同一个音位,如:[a]和[ɑ].“脖子”和“婆子”意义不同,起关键作用的b、p两个声母之间,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假如把“**”bāozi中的后ɑ发成前a,人们至多觉得听着不舒服,但不会误会它的意义。
15、音位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答:音位理论的实质是,区别意义的音便构成对立,不区别意义的音便构成互补。这种理论也可以运用在拼音字母的设计上,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正是利用了音位学的原理。如i、-i[ ]、-i[ ]三个音素之所以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就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出现要求,是互补的,彼此不会冲突。e 和ê在拼合时也不会对立,所以也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单用时加符号区别。
16、多音多义字是如何形成的?
答:形成多音多义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词性不同,读音也就不同。如:传chuán(动),zhuàn(名)。(2)口语与书面语有不同的读音。如:血xiě(口语),xuè(书面语)。(3)姓氏、地名、音译外来词与普通用法的读音不同,如:单dān(简~),shàn(姓)。(4)简化后字形相同,音义不同。如:发(发)fà(髪)。(5)其他如:挨ái(~揍),āi(~近)。
三、应用题 :
(一)判断:
1、“高”与“告”的读音区别在于音色,“戎”与“龙”的读音区别在于音高。
答:不对。前者区别在于音高;后者区别在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普通话的轻声主要是由音强决定的。
答:不对。主要由音长决定的。
3、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弱,可是比较响亮。
答:不对。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可是并不响亮。
4、韵母都是元音,不包括辅音。
答:不对。韵母都有元音,也包括韵尾的辅音。(二)分析:
1、分析音节的结构成分和韵母类别。(略)
2、比较下列各组音素的异同:
1)b和***和j都是不送气音;b是双唇音,j是舌面塞擦音
2)zh和k:zh和k都是清音;zh是舌尖后不送气塞擦音,k是舌根送气塞音
3)o和i:o和i都是舌面元音;o是后半高圆唇元音,i是前高不圆唇
4)er和[-i]:er和[-i]都是不圆唇音;er是卷舌央中元音,[i]是舌尖前高元音。
3、评改题:
1)绪论xǜluèn:e应省略。
2)朋友póngyǒu:p不和合口呼相拼,o应改为e
3)辉煌huēihuáng:e应省略
4)尘埃chénāi:缺少隔音符号,应是chén’āi
《汉字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和试题结构,真题你到 上找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汉字学也称为文字学,是汉语言文字学的分支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考试门槛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概论》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必须掌握汉字的日常运用,而且有必要具备一定的有关汉字学的理论和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运用汉字,而且有助于提高汉语古文献的阅读能力,了解汉字的历史以及有关的历史文化,提高语言文字修养。
二、学习方法与门槛
门槛考生在阅读一定数量古代汉语文献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指定的必读书,以了解有关汉字的常识和理论,识记一定数量的相关字例,并通过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汉语(主要是古代汉语)文献中的一般用字现象。
指定的必读书和参考书,凡内容范围与本大纲有出入的,应以本大纲为准。对于具体问题的阐述,凡参考书跟指定必读书不一致的,原则上以必读书为准;假如面授时的讲解有修正的,原则上以面授讲解为准,但答题可以按指定必读书的说法。
学习汉字学理论,必须密切结合文献用字及语言学相关理论,不宜脱离具体的文献语言而把汉字作为孤立的现象来对待。必须把常识、理论、例证及应用能力四者相结合,避免顾此失彼。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本课程自学和助学的依据。
三、汉语文字学的内容和思考题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一)汉字的起源
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
2.对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的认识
3.对出土原始陶器符号的性质的认识
4.从历史文献的产生看汉字起源的时代
(二)汉字的演变
1.商代文字—甲骨文、一般金文和族徽文,商代文字的特点
2.西周文字—西周金文,西周文字的特点
3.春秋文字—春秋金文,鸟虫书
4.战国六国文字—出土文字、《说文》“古文”,战国文字的特点
5.秦系文字—出土秦文字、石鼓文、诅楚文、秦始皇东巡刻石、《说文》“篆文”和“籀文”
6.隶书文字—古隶、东汉隶书,隶变
7.草书文字—章草、今草
8.楷书文字—东汉魏晋行书、六朝楷书
【本章思考题】
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仰韶文化陶器刻符及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符是什么性质的符号?
3.为什么说用于记载历史的文字大约在夏代初期已经出现了?
4.甲骨文与商代一般金文的区别主要有哪些?何者更接近原始面貌?
5.西周金文与商代金文相比,主要的变化有哪些?
6.谈谈春秋文字的美术化倾向。
7.战国时代六国文字与秦系文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说文》的“古文”和“籀文”是什么性质的文字?
9.什么是“小篆”和“大篆”?小篆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战国秦文字的关系如何?
10.谈谈古隶产生的时代、来源和原因。
11.成熟的隶书大约出现于什么时期?
12.谈谈隶变对汉字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13.谈谈章草与今草产生的时代、来源及其区别。
14.谈谈楷书产生的时代。
二、汉字的结构
(一)许慎的“六书”理论
1.许慎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理解
2.转注和假借的性质
(二)新六书理论
1.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
(1)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的定义及其字例
(2)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的辨析
2.会意字
(1)会意字的定义
(2)以形会意和以义会意的定义及其字例
(3)会意字与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的辨析
3.形声字
(1)形声字的形成(即深层结构)
①表意字附加表音符号
②会意字意符声化
③表音性文字附加表音符号
④己有文字附加类化符号
⑤改换己有形声字形符
(2)形声字的结构(即表层结构)
①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位置关系
②形声字的结构层次
③通过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功能辨析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④形声字造字结构与自然结构的区别
⑤形声字的讹变
⑥形声字的省形和省声
(3)形声字与会意字的辨析
4.变体字
(1)变体字的定义
(2)取形变体字、取义变体字、取音变体字
【本章思考题】
1.识记许慎有关六书的界说及字例,了解许慎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的理解。
2.谈谈象事字与象形字、会意字与象形字、会意字与象事字的区别。
3.谈谈意符兼表音的会意字与声符兼表意的形声字的区别。
4.谈谈形声字产生的几种途径。
5.什么叫类化符号?谈谈类化符号对形声字产生的作用。
6.掌握形声字的结构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术语,能够分析一般形声字及部分结构较特殊的形声字。
7.识记形符或声符讹变的形声字的结构。
8.识记省形和省声的形声字的结构。
9.注意某些本来声符不同而隶变后形体混同的形声字。
10.注意形声字声符的表意现象。
三、汉字的字义
(一)汉字与词汇
1.汉语词汇的载体
2.一般了解词汇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性与继承性
3.词汇系统及相应的字义系统
(二)汉字的义项
1.本义、基本义、语源义的定义及其区别
2.引申义、引申义系统、词义引申方式,及词的同一性问题
3.假借义
(1)假借义与假借字
(2)假借义与本义之间的关系
【本章思考题】
1.什么叫词汇系统?它是怎样形成的?
2.谈谈汉语书面语中字与词的关系。
3.单音节词与词之间的词义关系有哪些?如何理解汉字的字义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
4.什么叫“本义”和“基本义”?
5.为什么说造字本义本必是词的最早意义?
6.谈谈词义引申的几种方式。
7.文字的假借义与该字本义之间一定没有意义联系吗?请举例说明。
四、文献中的用字
(一)同源字
1.同源字概念
2.同源字之间的音义联系
(二)假借字
1.本字与借字、本义与借义
2.无本字的假借、有本字的假借、本字后起的假借
3.专职假借字与兼职假借字
(三)古今字
1.古今字概念及其与假借字的区别
2.古今字的形成原因
3.古今字的用法分工
(四)异体字
1.异体字之间的形体关系
2.异体字与假借字、古今字的辨析
(五)同形字
1.理解同形字概念
2.同形字形成的原因
(六)繁简字
1.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2.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章思考题】
1.认识下列概念:同源字、本字与借字、本义与借义、假借与通假、古字与今字、广义异体字与狭义异体字、同形字、繁体字与简化字、同音替代字。注意同源字、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这几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2.同源字之间在字义方面有什么关系?
3.无本字的假借和有本字的假借,两者是否具有本质的区别?为什么?
4.古今字是怎样形成的?今字与古字之间在形体上有什么关系?
5.异体字之间在形体上有什么关系?
6.同形字是怎样形成的?
7.认识常用繁体字(参照《古代汉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材料中的文选常用字)
8.识记因汉字简化造成的常见同形字、汉字简化中的同音替代字、多字简化为同一形体的繁简字的字例。
五、较重要的文献和古文字资料
1.许慎《说文解字》(参见指定必读书第109页)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8页)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19页)
4.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第56页)
5.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57页)
6.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68页)
7.孙海波《甲骨文编》(第16、56页)
8.容庚《金文编》(第16、68页)
9.甲骨文(第53页)
10.金文(第56页)
11.石鼓文(第101页)
12.侯马盟书(第79页)
13.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9页)
14.居延汉简(第117页)
15.银雀山汉墓竹简(第126页)
16.马王堆汉墓竹简帛书(第127页)
四、必读书和参考书
【必读书】
《汉字说略》,詹郭鑫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参考书】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
《文字学》,杨伍铭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古代汉语》教学材料,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参阅该书第一册通论(四)、(五)、(六),第二册附录一《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附录二《汉字部首举例》。
《古代汉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编教学材料),郭锡良、李玲噗主编,语文出版社,1992年修订版;参阅该书与文字学有关的通论内容。
五、有关说明与实施门槛
一、关于自学和助学者使用本大纲的说明
1.文字学的学习虽然有其一定的独立性,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2.本大钢有关汉字结构、汉字字义和文献用字的三个部分为本课程的重点。
3.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应结合汉字的具体使用加以理解,并能通过本课程所学习的知识来分析理解常见汉字或书面义献(主要是古书)中的一般用字现象。
4.指定必读书对各种问题的举例有限,应能举一反三。
5.助学者应在系统掌握汉字学有关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辅导。
二、关于考试命题者使用本大纲的说明
1.本大纲各部分所规定的基本门槛和知识点都是考试内容。考试命题要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大纲各部分所列的思考题是各章重点问题的提示,不代表具体的考试题目。
2.指定必读书不是作为教学材料而编写的,举例中若涉及较有争议的问题,应尽量在试题中回避。
3.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门槛的分数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0%,理解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4.要合理安排试卷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种。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
5.由于学科的特点,适合本课程考核的试题类型也具有相应的特点。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看下文的举例。
6.本课程采用闭卷书面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六、适合本课程考试的试题类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下列各组繁简字中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1)后后 (2)万万 (3)徵征 (4)余余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
下列各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 )
(1)切 (2)到 (3)则 (4)利 (5)副
三、填空题(l)
古隶书的出现时代是 晚期,隶书的成熟大约在 晚期。
四、填空题(2)
分析下列形声字的结构
形声字
釜
阶
布
修
辩
胜
条
祁
袤
表意符号
金
邑
巾
表音符号
父
皆
父
备注
省形
形符讹变
声符讹变
五、填空题(3)
指出下列各字的结构类型(采用新六书分类法)
字例 牢 乒 大 亦 企 橐
结构类型
象形
六、填空题(4)
按所示古文字分析下列会意字的结构,并说明字形与字义的关系
古文字 隶定 今字 偏旁分析 字形所表示的意义 会意字的本义
示例 臭 嗅 从犬从自,
自表示鼻子
象狗以鼻子闻嗅
闻嗅气味
1. 只
2. 毓
七、填空题(5)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都具有某种关系,请指出它们的关系属于:A.假借字、B.古今字、C.异体字,将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题次1 1 2 3
对应字 敺 驱 畮 亩 与 欤 辩 变
关系 C
1.今敺(驱)民而归之农,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亩),则蓄积只而人乐其所矣。《论积贮疏》
2.唯求则非邦也与(欤)?(《论语》)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
八、简答题
什么是本字后起的假借,试举例说明。
九、论述题
为什么说造字本义未必是词的最早意义
《近代汉语》自考总复习
教学材料:袁宾《近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近代汉语?p1 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P2
2、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什么?P3
3、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P4-5
4、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P5
5、哪儿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P5
6、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怎样的?P6
7、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非主干时期总共有多氏时间?P6
8、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
9、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
10、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P7
11、近代汉语里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新的句型?给你句子后能否自己归纳出句型来?P7 12、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P8 “可是菩提耶?”中的“可”相当于古汉语的哪个词?p9 13、纯粹的复数标记“们”在唐代写成哪两个字?P10
14、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属于什么性质的语言资料?P12 15、哪些词语是*随科举制度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6、哪些词语是*随说书、戏曲、讲唱艺术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7、印刷术是在什么时代出现的?哪些词语是*随印刷术而产生的?P13
18、哪些词语体现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P14
19、“把茅盖头”的实际意思指什么?这个词义的形成与什么文化现象有关?P15
20、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中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产生了排除式 和包括式的区分?哪个是排除式?哪个是包括式?最初是从什么作品中体现出来的? P16
21、系词“是”放在句末的判断句和有两个判断词的判断句的出 现是受到什么社会文化原因影响而产生的?P17
22、造成唐元两代官话音系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18
23、哪些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P18
24、哪些是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所谓宋儒主要以哪几个人为代表?P18
25、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有哪些种类?P19
26、哪些著作是民族交往和联系的产物?P19
27、韵书、韵图产生的学术之源可*溯到哪些方面?P19 第二章 文献 1、近代汉语文献是按什么标准分为哪三类的?P20 2、充分反映口语的文献有哪些?P20 3、对口语有所反映,但不甚充分,多半是文白相间的著作以什么书为代表?P20
4、对口语略有反映,即基本*以文言写作,偶尔使用口语词或 口语句子的著作以什么为代表?P20
5、文言文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的原因是什么?P22
6、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P22 7、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P23
8、敦煌变文、金代诸宫调、元代杂剧、宋元明南戏、“三言”“二 拍”、《***》《醒世姻缘传》等著作分别反映哪些地方的口语?P23 9、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什么?P24 10、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P25―31 11、近代汉语文献中的错字产生的原因是哪两条?P25 12、什么叫夺文和衍文?P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什么叫穷尽调查?它使用于什么样的研究?它有哪两点优势?P32 2、语言学界流传着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就是 。32 3、《清平山堂话本》中“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 里面的“度”字该怎么解释才正确?为什么?P33 4、怎样才能使穷尽调查更方面快捷些?P33—34 5、什么叫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在下结论和选样时应注意什么?P34—35 6、假如一部著作中“好不”既有肯定式又有否定式,这部著作能否是明代中叶以前的文献?P37 7、近代汉语是与哪两个阶段相区别而建立起来的?P38 8、通过例句分析唐宋时代的表试助词“看”与现代汉语的表试 助词“看”在用法*有什么不同?P40 9、近代汉语内部的比较可以有哪两个角度?P41一42 10、敦煌变文中的“阿婆”一词是对什么人的称呼?为什么《丑 *缘起》中那个国王的*儿并不老,却称她为“阿婆”?P43 11.吕洞宾《渔父》词又名《疾瞥地》,其中的“瞥地”是什么 意思?这个词义的产生与什么社会现象有关?P47 12、《游仙窟》中“不忆吞刃,腹穿似割”的“不忆”的意思是什么?P47 13、宋元南戏中屡见用“郑州梨”比喻新婚夫妇,是取“离散”、 “分离”之义吗?要正确理解这个词义除了对词本身的把握以外还应该结合什么问题来考虑?P48
词?
196
√
41
、助词可细分为哪几类
?P198
√
42
、你能识别出什么样的词是结构助词吗
?P199
√
43
、
时态助词
“了”
、
“
着”
、
“
过”
分别表示动作的什么状态
?P205
44
.时态助词“却”的用法与哪些词相
?P207
45
、句首语气词“但”
、
“念”有什么特点
?P209
—
210
√
46
、句尾助词“罢、波、休”有什么共同特点
?
“休罢”由动
词变成助词说明了什么语言现象
?P213
√
47
.
句尾语气助词
“看”
表示什么语气?他和现代汉语语气助
词“看”的用法有何不同?
48
、
表示程度的语气助词
“煞
(
杀、
死、
晒
)
”
有什么语法作用
?P215
√
49
、什么是判断句
?
判断词用在表语后的判断句的来源是什
么
?P219
√
50
、
有两个系词的判断句为何在元明时期出现而且又迅速消亡
了
?P221
51
、强调式判断句是什么样子的
?P224
√
52
、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远公还在何处
?
”和“还听得何法
?
”
这样的疑问句
?P226
√
53
、单音节反义词连用能起什么作用
?P229
√
54
、
“难道??不成”有几种变式
?P230
√
55
、什么是祈使句?祈使句可表示哪几种语气
?
祈使句有哪几
种值得注意的句型
?P232
—
236
56
“左右,拿下去打着者!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怎样的?
√
57
、什么是被动句
?
有哪些介词可表被动
?
√
58
、为什么说“被一人抱住刘知远”是特殊的被字句
?P243
√
59
除了“被”子句、
“吃”字句外,近代汉语还有哪几种形式
的被动句?
√
60
“被”和“得”是怎样在被动句中分工的
?P246
√
61
、什么是处置句
?
62
近代汉语处置句中,否定词的位置有何发展变化?
√
63
.什么是复句?
√
64
.什么是联合复句?联合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
√
65
.什么是主从复句?主从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
文段阅读
(
一
)
《醒世恒言》选段
却说做公的将客人和金孝母子拿到县尹面前,
当街跪下,
各
诉其情。
一边道:
“他拾了小人的银子,
藏过一半不还。
”
一边道:
“小人听了母亲言语,好意还他,他反来图赖小人。
”县尹问众
人:
“谁做证见
?
”众人都*前禀道:
“那客人脱了银子,正在茅
厕抓寻不着,
却是金孝自走来承认了,
引他回去还他。
这是小人
们众目共睹。只银子数目多少,小人不知。
”县令道:
“你两下不
须争嚷,
我自有道理。
”
教做公的带那一干人到县来。
县尹升堂,
众人跪在下面。
县尹教取裹肚和银子*来,
分付库吏,
把银子兑
准回复。库吏复道:
“有三十两。
”县主又问客人道:
“你银子是
许多
?
”客人道:
“五十两。
”县主道:
“你看见他拾取的,还是他
自家承认的
?
”客人道:
“实是他亲口承认的。
”县主道:
“他若是
要赖你的银子,何不全包都拿了
?
却止一半,又自家招认出来
?
他不招认,你如何晓得
?
可见他没有赖银之情了。你失的银子是
五十两,
他拾的是三十两,
这银子不是你的,
必然另一个人失落
的。
”
客人道:
“
这银子实是小人的,
小人情愿只领这三十两去罢。
”
县尹道:
“数目不同,
如何冒认得去
?
这银两合断与金孝领去,
奉
养母亲;你的五十两,自去抓寻。
”金孝得了银子,千思万谢的
扶着老娘去了。
那客人已经官断,
如何敢争
?
只得含羞噙泪而去。
众人无不称快。这叫做欲图他人,翻失自己。自己羞惭,他人欢
喜。
(
二
)
《琵琶记》选段
(
外、净*
)
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鱼化
龙,
青云得路,
桂枝高折步蟾宫。
(
外
)
孩儿,
你行李收拾了未
?(
生
)
行李收拾已了。
(外)收拾既了,如何不去
?
(
净
)
老贼,他若出
去了,家中别无第二人,止有一个媳妇,如何不分付几句。
(
生
)
孩儿没别事,只待张太公来,把爹妈拜托与他,教他早晚应承,
孩儿庶可放心前去。
(旦
)
呀,张太公早来。
(
末*
)
仗剑对樽酒,
耻为游子颜;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
生
)
太公,卑人如今出
去,家中并无亲人。爹妈年老,只有一个媳妇,却是*流,凡事
全赖公公相与扶持;
家中倘有些小欠缺,
亦望公公周济。
昨日己
蒙亲许,今日特此拜恳。卑人倘有寸进,自当效结草衔环之报,
决不敢忘恩。
(
末
)
秀才,
受人之托,
必当终人之事。
况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昨日已许秀才,
去后决不相误。
(
生
)
如此,
多谢公公。
(
外
)
孩儿,既蒙张太公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
(
生
)
孩
儿就此拜辞爹妈便去。??
(
旦
)
妾的衷肠事,有万千。
(
生
)
娘子,
你有什么事,当说与我知道。
(
旦
)
说来又恐添萦绊。
(
生
)
娘子,
有甚萦绊
?
(
旦
)
六十曰夫妻恩情断,八十岁父母教谁看管。
[
生
]
娘子,
你这般说,莫不怨着我么?(旦)教我如何不怨!
(
合前
)
【五供养】
(
末
)
贫穷老汉,托在邻家,事体相关。秀才,
此行虽勉强,不必恁留连。
(
生
)
卑人去后,只虑父母独自在堂,
难度岁月。
(
末
)
秀才放心,你爹娘早晚间吾当陪*。
[
生悲介,
末
)
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
(
合
)
骨肉分离,寸肠割断。
(
生跪
告介
)
(三)
《剪贴和尚公案传奇》选段
话里且说宇文绶发了这封家书,
当日天色晚,
客店中无甚底
事,便去睡。方才朦胧睡着,梦见归去,到戚阳县家中,见当直
王吉在门前,一壁脱下草鞋洗脚。宇文绶问道:
“王吉,你早归
了
?
”再四问他,不应。宇文绶焦躁,抬起头来看时,见浑家王
氏把着蜡烛,入去房里。宇文绶赶*来叫:
“孺人,我归了
!
”浑
家不采。他又说两声,浑家又不采。宇文绶不知身是梦里,随浑
家入房去。看这王氏时,放烛灯在卓子*。取早间一封书,头*
取下金篦儿一剔,剔开封皮看时,却是一幅白纸。浑家含笑,就
灯烛下把起笔来,就白纸*写了四句诗:
碧纱窗下启缄封,一纸从头彻底空。知尔欲归情意切,
相思尽在不言中。
写毕,换个封皮,再来封了。那妇女把金篦儿去剔那蜡烛灯,一
剔剔在宇文绶脸上,吃一惊,撒然睡觉,却在客店里床上睡,灯
犹未灭。
卓子上看时,
果然错封了一幅白纸归去,
着一幅纸写这
四句诗。到得明日,早饭后,王吉把那封书来,拆开看时,里面
写着四句诗,便是夜来梦里见那浑家做底一般。当便安排行李,
即时归家去。这便唤做“错封书”
。
这个网上有更多视频,都是关于自考的,像百度传课上就有,平时也可以多买些试卷和习题做做,近代汉语只要用心学是能过的。
纯手打,望采纳!
自考本科的复习资料还是买实体书比较好吧?
全国201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汉语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8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门槛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普通话是( )
A.北京话B.北方话
C.汉民族共同语D.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乌云"的正确拼写形式是( )
A.wūyuénB.wūyún
C.wúyúnD.wùyǘn
3."我们打算去北京。"这句话的谓语是( )
A.连动词组B.述宾词组
C.联合词组D.偏正词组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式是( )
A.正对B.反对
C.串对D.排比
5."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_________些,不要受凉。"(朱自清的《背影》)用于句中空白处、显得准确朴实的词是( )
A.警醒B.警觉
C.留神D.注意
6.按照"六书"的理论,带有表音成分的字是( )
A.象形字B.指事字
C.会意字D.形声字
7.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 )
A.白话文着作B.典范的白话文着作
C.现代白话文着作D.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
8.j、q、x这三个音都是( )
A.双唇音B.舌尖音
C.舌面音D.舌根音
9.韵母都是后鼻音的一组字是( )
A.风行京城B.清晨登程
C.真正盛行D.更正人名
10.词义侧重点不同的一组同义词是( )
A.爱护-爱惜B.时代-时期
C.父亲-爸爸D.寿辰-生日
11."春游的消息乐坏了全班同学。"这句话的宾语在意义上表示( )
A.施事B.受事
C.数量D.领有或存在的事物
12."一树梅花就是一树诗。"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式是( )
A.明喻B.借喻
C.暗喻D.拟物
13.按部首法查字,"磨"字应查( )
A."亠"部B."广"部
C."麻"部D."石"部
14.变序后结构相同的一组词是( )
A.国王-王国B.意会-会意
C.明天-天明D.装假-假装
15.结构关系为兼语型的一组成语是( )
A.缘木求鱼,纵虎归山B.按兵不动,诱敌深入
C.守株待免,望子成龙D.请君入瓮,负荆请罪
16."固"字的部件的正确拆分是( )
A.固→全包围结构B.固→口、古
C.固→口、十、口D.固→口、古 古→十、口
17.使用分号的目的主要是( )
A.表示较长句子成分的停顿B.表示分句的停顿
C.分清复句结构层次D.分清复句关系
18.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老人说,"我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
B.老人说:"我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
C.老人说,"我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
D.老人说:"我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
19."洗得完"的"完"是( )
A.结果补语B.可能补语
C.状态补语D.程度补语
20.与"重要"同属形容词的是( )
A.重量B.重视
C.重新D.重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门槛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设谜"部分由成语构成的歇后语是( )
A.火烧眉毛--眼前的事B.火烧竹筒--心里热
C.水中捞月--白费劲D.水牛过河--露头角
E.拉着虾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22.能与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是( )
A.双唇音B.舌尖前音
C.舌尖中音n、lD.舌面音
E.零声母
23.跟"立刻"属于同一词类的是( )
A.马上B.连忙
C.刚才D.现在
E.立即
24.比拟的修辞作用是( )
A.简洁有力B.富于情趣
C.情感表现多样化D.抽象道理通俗化
E.形象鲜明,印象深刻
25.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出奇致胜B.荒涎不经
C.委曲求全D.陈词滥调
E.滥芋充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重音
27.词根
28.工具宾语
29.笔画
30.整句
四、改错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1.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明净的湖水中,十分美!
32.我抬起头,伸了伸疲倦的肢体,红肿的双眼,陷入了沉思。
33.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必须得到发展。必须注意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把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
五、结构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4.分析下列表中音节的结构:
例字
声母韵 母
声 调
韵
头韵
腹韵
尾
英yīng
雄xióng
豪háo
杰jié
3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复杂词组:
写 出 更 多 更 好 的 作 品
36.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结构:
我 们 请 他 作 了 一 个 报 告。
37.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假如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
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六、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8.选词填空,并做简要比较说明。(不说明无分)
现在这里___________着二十五颗皇帝的玉玺、金印,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陈设、陈列)
39.下列新闻标题哪个更好一些?请比较分析。
(1)原始森林严重被毁
(2)哭泣的原始森林
40.辨析连词"除非"和"只有"。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词义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42.举例说明长句的特点。
43.使用"把"字句主要有哪些限制?
可以到全国自考办战略合作伙伴单位观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名师辅导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