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春节没了年味,你感觉现在过年还有小时候的年味吗?
2019-04-19 09:52
2155浏览
11回答
有些人认为春节没了年味,你感觉现在过年还有小时候的年味吗?经非正式统计,很多人认为春节没了年味,你感觉现在过年还有小时候的年味吗?:春节,就是我们俗称的过年。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我的记忆中,每年只要一进入腊月,我就每天都开始盼年,如今年味已经没:-年味,非正式,小时候,过年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春节,就是我们俗称的过年。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我的记忆中,每年只要一进入腊月,我就每天都开始盼年,如今年味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浓厚了,年味已经渐渐淡去。
我的不让我回忆起童年时期的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滴滴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把肉割,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是小时候经常说的一首顺口溜。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快要来临了。从一大早开始帮我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那我就无所事事,和小伙伴一起玩,妈妈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把板凳擦得发亮,家里变得焕然一新,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
春节的习俗是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包水饺,等到钟声敲响12下,家家户户都放鞭炮,迎接财神,12点之后全是鞭炮和烟花的轰鸣声,天空中出现了好多种颜色,看的我眼花缭乱,一切都笼罩在烟火中,汇成了一首和谐的交响乐,我曾经在这浓浓的过年的气氛中,让漆黑的夜晚变得更加美好,到处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地起来,穿的漂漂亮亮,整整齐齐,都出去走亲访友,给晚辈拜年,小孩儿就收压岁钱,并且相互恭祝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平平安安。有的人还借这个机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年味,去哪里了呢?儿时的幸福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减少,现在越来越没意思了,有的人呆在家里看一天的电视,有的人躺在被窝里睡一天,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盼望春节了,而是感觉和平时一样,变得无聊,乏味。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记忆中的年味,多么美好。多么值得让人怀念。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年味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最灿烂的传统文化。
我传承了祖先留下的年文化,结合现时年味,必定使2019年年味更加丰富多彩……
前几天,我的孝心大儿子高启龙花钱买了426斤的红花大公猪。一是猪头过年要上供,二是让老人,大连的姑,弟弟和妹妹过个肥年。昨天孝心的二儿子从海南打来电话,告诉父母腊月初几一定坐飞机陪老人过个团圆年……前年孙女从大连大一班给爷奶打电话,春节一定陪爷奶过个欢乐年!上几天孙子从沈阳打电话说,咋还不过年呢,回爷奶身边过年太有意思啦……女儿和处孙也在市里打来电话,初三学习很紧,姥爷农历腊月廿七过生日一定祝您生日快乐,同时祝新年快乐!
后代们真得想过年啦……家养鸡鸭鹅,全是绿色食品,还杀年猪啦,有“年”豆包等。
过年的压岁钱,为祖先,财神、保家仙上香上供,贴春联,年盛宴,看春晚,除夕放鞭炮吃饺子,祖孙三代人各着新服团团圆圆地美味佳肴,每人的演讲和祝福,伴随着春节欢快的旋律,一家人春节多么幸福快乐啊!
小的时候,非常盼望过年,那是因为在过年时能穿上新衣服,还能吃上好吃的(白面面条、黑面油饼、数里不多的几片大肉),除夕还能得几颗干枣子、几颗洋糖、几个核桃,大人还会给2角钱的压岁钱呢,从除夕到大年初三,这几天都的比较好,还能放放小鞭炮。看着门上贴的红对联,窗户上贴的窗花,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年味。现在过年不缺吃不缺穿,不缺钱花,盼的是过年时一家人在一起团聚,吃喝不是第一位的,全家聚在一起是最浓的年味。如果子女们不回家才使年味不浓了
感谢邀请!
所谓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
对于有没有年味的疑问我可以很肯定的说:有!这个节日不管时代怎么变迁科技怎么进步,属于我们的新年永远存在永远是我们熟知的春节。一年之岁首,这是咱们国家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
对于很多人都说现在过年没有了年味,其实不是这样的,那是因为现在的我们长大了,告别了小时候的单纯肯定也失去了小时候的某些欢乐,所以每当春节时我们回想小时候过春节的情形就会觉得少了什么。所以不要用小时候的情形来对比你现在过的春节,就拿我自己的感受来说,只要一到春节我就会感觉特别温馨特别温暖。因为在这个日子里我的亲人朋友,这些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在我身边,告别了孤身一人在外漂泊的孤独,告别了平时一个接一个的烦恼,和身边的人一起迎接新的一年,这是我一年里最快乐的一段日子。2019也即将过去,所以请无论多忙都要回家,和家人一起团团圆圆过大年!提前祝你新年大吉、阖家欢乐!
《失去的年味》
转眼之间又要过年了,人上了岁数总觉得年一晃就到了。小时候盼过年天天数夜夜盼,仿佛年总是姗姗来之迟,急得抓耳挠腮。心里惦记着是新衣新鞋、放小鞭、吃好饭。
那时,金州大部分还保留着古城的韵貌。小胡同,黑瓦房,四合院,只有教堂尖尖的顶才是古城的最高点。教堂下东西走向的胡弄叫火神庙弄,我家就住在这条弄堂的一个大杂院内。白石青砖小黑瓦构成的坐北朝南的三间瓦房,听奶奶讲这院子里的房子有年头了,如果没拆,现如今大概有150多岁了。
每年腊月二十四、五,奶奶便带着我大扫除,我把二米多长的竹杆头捆上笤帚,嘴上捂着大口罩,头发用毛巾包上,举起长把笤帚伸向外屋地屋顶的圆木檩子上,山墙上左右搪扫。刹时满屋灰尘飞舞,跑出门外扒下口罩便大囗喘气,一咳痰全是黑色。稍等片刻,便进屋把蒙在家什上的脏布单拿到外边抖干净,这样我的年前大扫除的任务就完成了。
剩下的活由奶奶洗洗涮涮,姐姐和我再把门窗玻璃擦一之遍,这屋内就亮堂多啦!
腊月二十五、六,便开始蒸馒头、豆包和糕卷子。拉风箱是我干的活,从傍晚开始,奶奶就和母亲开始忙乎,蒸了一锅又一锅,到了半夜还剩下最后一锅,这时我的胳膊开始酸痛,打着瞌睡,自然拉风箱的速度慢了下来,大人们便催着快加煤快点拉,不然蒸出的馒头发不起来成死面。瞅着馋了一年的雪白的大馒头(过去一年到头全是吃玉米面饼子),浑身又升腾起一股力气来,咕哒哒、咕哒哒地加快了节奏。
腊月二十七、八,如果走在胡弄里,就会闻到从各家的后窗和门缝里飘出来走油的香味(走油指炸丸子,炸鱼和花生仁及一些面食)。呵!真好闻呀!真香呀!于是,小胡弄的孩子们会随着香气而兴高采烈。母亲在剁萝卜丝、洗鱼、拌调料,奶奶在往大锅里倒油,这时拉风箱却轮不到我了,由父亲接替。奶奶说我掌握不好火候。我只好身前身后的看转着
,一看着焦黄的丸子闻着可鼻子的香气,心里乐开了花(那年月一年见不到多少油星)。装上一大鸽子碗(印着鸽子的大海碗),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撑得半夜睡不着,涨得肚子痛。
终于盼来了年三十。小胡弄里年味更浓了。早晨起来帮着父亲贴年画,贴对联,忙着把小鞭放在炕头席子底下烘烘,眼巴巴盼着天快点黑下来好放小鞭(天不黑大人不让放)。记得天一傍黑,各院小孩都汇聚到弄堂的圆木电线杆下,上面是盏草帽灯。桔黄色的灯光使黑咕隆咚的胡弄有了些光点,但是看人还是朦朦胧胧的。在昏暗的弄堂里,我们欢呼雀跃,点燃小鞭一个劲往天上扔。红的、绿的,它是我们日想夜盼过年的最好礼物。夜暮下,小鞭在我们头上爆出清脆响声,瞬间闪烁着桔黄色的小星花,把我们带到了大年三十夜那充满神奇而欢乐的世界里。
夜深了,大人们分给孩子们的小鞭早己燃放而尽。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没有几家能买得起更多的鞭炮,所以到了半夜,小胡弄里便寂静了下来。偶尔会从远处传来几声二踢脚的炸响,这并没有引起孩儿们的注意,因为他们早己进入梦乡了。
这种年味真是难忘!每每春节时我都在追寻着儿时的年味,但是,怕是永远的失去了!
写于2016年腊月29深夜
李毅
长大以后感觉没小时候那么憧憬过年了,以前小时候过着无忧无虑没有烦恼的生活,盼望着过年穿新衣、放鞭炮、看大戏、收压岁钱、吃各种只有过年才有的美食。小时候特别盼望着赶紧长大,可长大以后缺失了小时候的那种快乐,或许是因为长大了体会了人生的五谷杂陈、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的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的那份生活的压力,但我们对明天的生活也应该充满希望。看着父母健康的慢慢变老,看着孩子们一天一天健康快乐的成长,或许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吧!
年味儿是什么?年味是一种精神,是信仰。我记忆中是团圆守夜,是社火,是放鞭,是春联,是拜年,是饺子,是满桌的菜,是新衣服,是压岁钱,是浓浓的仪式感下的祭祖,祈福。
破四旧,环保,为了新时代新风尚,没了社火,放鞭。甚至还有专家建议不要贴对联,因为浪费纸张。年味就这样一点点的蚕食掉了。
年味没了就是中国人自己的信仰没了,不能磕头拜年,因为有人说是陋习。君不见庙宇跪倒一片。所以恢复习俗,弘扬传统文化,应该在国家层面上有目的引导,年味就回来了,一个新的年味就产生了。关注我,我会写下我的设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