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与分期、分型1.根据临床表现分类(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或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胃肠症状,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每天约10次以下,量不多,稀水或蛋花汤样;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无明显全身症状,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症状。(2)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大便每日10余次或数十次,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样;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及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1)脱水①脱水性质: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脱水的同时亦伴有电解质的损失,根据水与电解质丢失比例的不同,可分为3种性质不同的脱水。详见下表所示:②脱水程度:即累积的体液损失,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估计。一般将脱水分为3度。详见下表所示: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酮体形成增多;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良和缺氧,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潴留。脱水越重,酸中毒也越重。临床表现轻度酸中毒的症状不明显,呼吸稍快,不易早期诊断。中度酸中毒出现呼吸深快、心率加快、口唇樱红、厌食、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重度酸中毒时心率变慢,呼吸深快其节律不齐,嗜睡,昏睡,昏迷,由于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输出量减少,可发生低血压和心衰。3)低钾血症。吐、泻丢失;摄入不足,肾脏保钾功能差;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当血钾<3.5mmol/L时,临床出现低钾症状,称为低钾血症。主要表现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腱反射减弱等。重者出现心律不齐,心脏扩大,心电图示T波增宽,低平或倒置,出现U波,以及肠麻痹,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4)低钙和低镁血症。进食少,吸收不良;大便中丢失;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少数输液后出现震颤、手足抽搐或惊厥,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想到低镁的可能。2.根据发病机制分类(1)分泌性腹泻:由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各病毒所致,小肠分泌增多,超过结肠吸收限度。(2)渗出性腹泻:由侵袭性细菌引起,侵入肠黏膜组织,引起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溃疡和渗出等病变。(3)渗透性腹泻:双糖酶缺乏或分泌不足,或由于肠道中短链有机酸产生过多,使肠道中肠液的渗透压增高。(4)肠道吸收障碍性腹泻。(5)肠道运动功能亢进性腹泻。 3.根据病程分类(1)急性腹泻:病程<2周。(2)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3)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4.常见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1)病毒性肠炎。常发生于秋季,习惯称为"秋季腹泻".起病急,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如发热、上感、呕吐等症状,一般无明显的中毒症状。大便次数增多,量多、水多、色黄。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少量黏液,无腥臭,镜检白细胞极少或无。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症状,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程约为5~7天。(2)四种类型大肠埃希菌肠炎。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肠炎:潜伏期约1~2天。起病较缓,大便呈黄绿色蛋花汤样,有腥臭味,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②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炎:潜伏期1~2天,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与致病型大肠埃希菌肠炎相似。③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潜伏期18~24小时,起病急,发热、腹泻频繁,大便粘冻样含脓血,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大便镜检与菌痢不易区别。④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大便开始为水样便,后转为血性。体温可正常,可有腹痛。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3)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多继发于长期大量口服广谱抗生素之后。起病急,发热、频泻、大便腥臭、海水样便,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中毒症状,严重者有休克,大便镜检可见多量脓细胞和革兰阳性球菌。大便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试验阳性。(4)真菌性肠炎。常为白色念珠菌,多发生于体弱、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儿,多伴有鹅口疮。大便稀黄,泡沫较多,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及假菌丝。
谢谢啦。
路金梅
关注
嘉言
15:00-15:42 15:00-15:42
临床医师-消化系统-第2讲
临床执业医师
立即预约
20:00-20:38 20:00-20:38
临床医师-消化系统-第3讲
10:00-10:43 10:00-10:43
临床医师-心血管系统-第1讲
安卓版
iPhone版
多个标签请以空格隔开!
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与分期、分型
1.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或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胃肠症状,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每天约10次以下,量不多,稀水或蛋花汤样;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无明显全身症状,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症状。
(2)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大便每日10余次或数十次,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样;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及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水
①脱水性质: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脱水的同时亦伴有电解质的损失,根据水与电解质丢失比例的不同,可分为3种性质不同的脱水。详见下表所示:
②脱水程度:即累积的体液损失,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估计。一般将脱水分为3度。详见下表所示:
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酮体形成增多;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良和缺氧,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潴留。脱水越重,酸中毒也越重。临床表现轻度酸中毒的症状不明显,呼吸稍快,不易早期诊断。中度酸中毒出现呼吸深快、心率加快、口唇樱红、厌食、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重度酸中毒时心率变慢,呼吸深快其节律不齐,嗜睡,昏睡,昏迷,由于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输出量减少,可发生低血压和心衰。
3)低钾血症。吐、泻丢失;摄入不足,肾脏保钾功能差;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当血钾<3.5mmol/L时,临床出现低钾症状,称为低钾血症。主要表现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腱反射减弱等。重者出现心律不齐,心脏扩大,心电图示T波增宽,低平或倒置,出现U波,以及肠麻痹,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4)低钙和低镁血症。进食少,吸收不良;大便中丢失;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少数输液后出现震颤、手足抽搐或惊厥,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想到低镁的可能。
2.根据发病机制分类
(1)分泌性腹泻:由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各病毒所致,小肠分泌增多,超过结肠吸收限度。
(2)渗出性腹泻:由侵袭性细菌引起,侵入肠黏膜组织,引起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溃疡和渗出等病变。
(3)渗透性腹泻:双糖酶缺乏或分泌不足,或由于肠道中短链有机酸产生过多,使肠道中肠液的渗透压增高。
(4)肠道吸收障碍性腹泻。
(5)肠道运动功能亢进性腹泻。
3.根据病程分类
(1)急性腹泻:病程<2周。
(2)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
(3)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
4.常见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
(1)病毒性肠炎。常发生于秋季,习惯称为"秋季腹泻".起病急,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如发热、上感、呕吐等症状,一般无明显的中毒症状。大便次数增多,量多、水多、色黄。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少量黏液,无腥臭,镜检白细胞极少或无。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症状,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程约为5~7天。
(2)四种类型大肠埃希菌肠炎。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肠炎:潜伏期约1~2天。起病较缓,大便呈黄绿色蛋花汤样,有腥臭味,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②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炎:潜伏期1~2天,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与致病型大肠埃希菌肠炎相似。③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潜伏期18~24小时,起病急,发热、腹泻频繁,大便粘冻样含脓血,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大便镜检与菌痢不易区别。④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大便开始为水样便,后转为血性。体温可正常,可有腹痛。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
(3)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多继发于长期大量口服广谱抗生素之后。起病急,发热、频泻、大便腥臭、海水样便,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中毒症状,严重者有休克,大便镜检可见多量脓细胞和革兰阳性球菌。大便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试验阳性。
(4)真菌性肠炎。常为白色念珠菌,多发生于体弱、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儿,多伴有鹅口疮。大便稀黄,泡沫较多,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及假菌丝。
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