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小儿造血特点小儿造血可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一)胚胎期造血 先后在卵黄囊、肝和骨髓形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1.中胚叶造血期 在胚胎第3周至6周出现,主要是原始的有核红细胞。2.肝造血期 在胚胎第6周至第8周开始肝脏造血,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4至5个月达高峰,6个月后消退;肝造血先是产生有核红细胞,以后产生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脾脏在第8周开始造血,先造红细胞,稍后造粒细胞,5个月后脾脏造红和粒细胞功能消退,以后成为终生造淋巴细胞器官。同期胸腺和淋巴结开始有造淋巴细胞功能。3.骨髓造血期 胚胎第6周时骨髓腔发育已初具规模,但其造血功能在第4个月才开始,第6个月后才渐趋稳定,并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出生2~5周后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二)生后造血1.骨髓造血 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儿童期脂肪组织(黄髓)逐渐代替长骨中的造血组织,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等扁骨,但黄髓仍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当需要增加造血时,它可转变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小儿在出生后头几年缺少黄髓,故造血的代偿潜力甚少,如果需要增加造血,就会出现髓外造血。2.骨髓外造血 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大,同时可出现脾和淋巴结的肿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矫正后即恢复正常。
感谢楼主的分享
车延雪
关注
马春雨
20:00-21:00 20:00-21:00
临床医师-实践技能-第3讲
临床执业医师
立即预约
嘉言
10:00-10:23 10:00-10:23
临床医师-消化系统-第1讲
15:00-15:42 15:00-15:42
临床医师-消化系统-第2讲
安卓版
iPhone版
多个标签请以空格隔开!
小儿造血特点
小儿造血可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
(一)胚胎期造血 先后在卵黄囊、肝和骨髓形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
1.中胚叶造血期 在胚胎第3周至6周出现,主要是原始的有核红细胞。
2.肝造血期 在胚胎第6周至第8周开始肝脏造血,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4至5个月达高峰,6个月后消退;肝造血先是产生有核红细胞,以后产生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脾脏在第8周开始造血,先造红细胞,稍后造粒细胞,5个月后脾脏造红和粒细胞功能消退,以后成为终生造淋巴细胞器官。同期胸腺和淋巴结开始有造淋巴细胞功能。
3.骨髓造血期 胚胎第6周时骨髓腔发育已初具规模,但其造血功能在第4个月才开始,第6个月后才渐趋稳定,并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出生2~5周后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二)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 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儿童期脂肪组织(黄髓)逐渐代替长骨中的造血组织,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等扁骨,但黄髓仍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当需要增加造血时,它可转变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小儿在出生后头几年缺少黄髓,故造血的代偿潜力甚少,如果需要增加造血,就会出现髓外造血。
2.骨髓外造血 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大,同时可出现脾和淋巴结的肿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矫正后即恢复正常。
感谢楼主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