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高频考点:企业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条件是什么?
9小时前
20浏览
1回答
企业确认投资性房地产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持有目的明确:为赚取租金、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与自用房地产严格区分:不能同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可单独识别与计量: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且成本可靠计量;未来经济利益可流入:租金合同已签署或增值趋势可验证。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最新文章|
最新问题|
最新经验
企业确认投资性房地产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持有目的明确:为赚取租金、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与自用房地产严格区分:不能同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可单独识别与计量: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且成本可靠计量;未来经济利益可流入:租金合同已签署或增值趋势可验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企业确认投资性房地产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
目的性
企业持有房地产的目的是赚取租金(如出租办公楼、商铺)或资本增值(如持有土地待价而沽),或两者兼有。
反例:自用房地产(如企业自用办公楼)、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售商品房)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排他性
同一房地产不能同时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和自用房地产。例如,企业将部分办公楼出租、部分自用时,需严格区分用途,仅出租部分可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评估标准:企业需合理判断租金收入或资本增值收益的可实现性。
示例:
若企业与承租方签订了合法有效的租赁合同,且租金价格合理,则可认为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若房地产处于闲置状态,但企业有明确的出租或增值计划(如已签订销售意向书),也可满足条件。
三、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初始计量: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按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计量。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按建造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计量。
后续计量:
需定期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减值测试,若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确认流程与注意事项
1、初始确认
企业应在满足上述条件时,将房地产从存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科目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会计分录示例: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2、后续计量模式选择
企业可选择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需保持一致性。
公允价值模式需满足: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且企业能从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3、转换与终止确认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时,需按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模式)或账面价值计量(成本模式)。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常见误区与风险提示
1、自用与出租的区分
企业将部分办公楼出租时,需明确划分自用与出租部分的面积和账面价值,避免混淆。
2、闲置房地产的确认
闲置房地产若短期内无出租或增值计划,不应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3、公允价值模式的选择
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后,不得随意变更为成本模式,需谨慎评估市场条件。
企业确认投资性房地产需同时满足定义、经济利益流入、成本可靠计量三个条件,并需注意初始确认、后续计量、转换与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合理选择计量模式并遵循会计准则,有助于企业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