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重庆报名考试了自学考试,请问操持免考的流程是什么?

2019-11-14 13:25 1742浏览 9回答
我在重庆报名考试了自学考试,请问操持免考的流程是什么?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华商网
1楼 · 2019-11-14 14:06.采纳回答

我也是重庆的,自学考试免考操持流程:(1)考生登录系统,经过考籍和转免考管理模块中的免考功用提交免考请求后,向县(区)考办提交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完好分数成绩表的原件及复印件。如分数成绩表须从原毕业学校复印,须由原毕业学校教务处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2)县(区)考办搜集考生资料,打印《操持免考手续凭证》交考生,然后将考生资料一致集中报市考办。(3)市考办验核考生资料后,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原件交县(区)考办退回考生;打印《免考审核表》与复印件资料一并上报省考办。(4)省考办审核后,考生经过系统查询审核后果。(5)考生如操持免考的课程与原已有分数成绩的课程存在课程顶替关系,则无需操持免考手续。

保佑
2楼-- · 2019-11-14 14:01

自学考试指南:免考政策

一、课程免考是指考生将曾经经过的考试课程分数成绩,依照自学考试的有关规则,顶替需要考试的相关专业的课程。

二、下列人员参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获得考籍,均可依照本规则提出免考请求。

1、政府供认学历的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专科及以上毕业生。

2、政府供认学历的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专科及以上的在校生。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退学生、肄业生。

4、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在籍考生有二个及以上准考证号请求兼并考籍者。

5、外省自考生转入我省参与考试者。

6、契合免考实际操作性学习环节考核(考试)要求者。

7、获得教育部认可的各类非学历证书者。

三、 考生请求课程免考的根本准绳:

1、请求课程免考者应在免考地有一科以上自学考试合格分数成绩;

2、考生已获得合格分数成绩的课程与所报自学考试学科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同(称号相同或称号不同但能判明内容相同。下同)、门槛不低于所报自学考试学科专业开设的课程;

3、省级及以上自考委明令可以免考的课程。

四、 受理考生课程免考的详细规则

1、各类本、专科毕业生报名考试自学考试专科专业的可免考自学考试专科段所开设的一切公共政治课程;各类本科毕业生报名考试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的,可免考所报本科专业开设的一切公共政治课程;专科毕业生原专科阶段考试合格的公共政治课程凡与自学考试本科专业所开设公共政治课程相同的均可免考。所免考公共政治课程均按75分计。

2、研讨生、本科毕业生,报名考试自学考试同类本科或专科专业的,可免考原已获得合格分数成绩的相同课程;报名考试不同类专科或本科专业的可免考原已获得合格分数成绩的公共政治课程和相同公共基础课程。

3、专科毕业生,报名考试自学考试同类专科专业的,可免考原已获得合格分数成绩的相同课程;报名考试不同类专科专业的,可免考原已获得合格分数成绩的公共政治课程和相同公共基础课程。

4、获得专门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的考生,可免考相应的公共基础课程。例如: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可免考公共基础课程英语(一)、英语(二)等,其他类推。

5、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退学生或肄业生,可免考已获得合格分数成绩的相同专业层次的公共政治课和公共基础课程。

6、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在籍考生,凡已考试合格、门槛不低于所报第二专业开设的相同课程均可免考。

7、政府供认学历的国民教育系列的本、专科在校生可免考已获得合格分数成绩的称号相同的公共政治课;可免考已获得合格分数成绩的同层次称号相同的公共基础课。

8、非学历证书的免考课程,按教育部和省考委相关规则操持。

9、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在籍考生,门槛免考实际操作性学习环节考核课程,凡契合所报专业考试策划(或实际操作性学习环节考核施行方案)规则要求的,可免考相关实际操作性学习环节考核(考试)课程。

10、各类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原已获得合格分数成绩的实验课程可免考所报自学考试专业所开设的、门槛不低于所请求免考的相应实验课程。

11、考察课程一概不能免考自学考试各专业的考试课程。

12、外省转入我省的考生一概按本规则操持课程免考手续。转入考生的分数成绩认定,以外省转入的考籍档案为准。

(上述规则中所称公共政治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品德涵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大学语文、公共外语、计算机使用基础及使用、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使用。)

五、 操持课程免考的操作顺序

1、在籍考生于上半年1月15日前,下半年8月15日前向报名考试所在地的县(市、区)考办提出课程免考请求,填写《课程免考请求表》,提供相关的证明资料(不同的证明资料或不同的准考证号,应辨别填写免试请求表),按规则交纳课程免考审定费。逾期下次操持。

2、考生请求课程免考需提供能证明已学课程获得合格分数成绩的

副本资料和资料的复印件。

依据免考生的不同状况,应辨别提供以下资料:

已毕业的自考生提供毕业证书,毕业生注册表(复印件)或毕业生学籍卡(复印件)或课程合格证书(复印件);

未毕业的自考生提供课程合格证书(复印件)或加盖外地考办红印的考生学籍表;

外省转入考生提供转免考引见(或证明)信(复印件);

非自考生出示毕业证、肄业证或退学证、原学校所学课程合格分数成绩的学籍档案等无效证明文件或由教育部颁发的相应非学历证书。考生提供的的学籍档案或课程分数成绩的无效性的认定,以所在单位人事组织部门(外地人才交流中心或原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资料为。资料必需注明:“此资料确系×××人事档案或学校学籍档案的原件复印件”(若学籍资料复印件无数张,则每张均应有考生的姓名或由复印单位盖章),加盖公章(红印),完善签名

自学考试指南:报名考试流程

报名考试要求

1、凡在本省境内寓居或职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内侨胞,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学历、身体安康情况、寓居地限制,均可依据自己的实践状况,本着学致使用的准绳,自在选择专业,报名报名考试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有特殊门槛的考生,考生须按有关规则报名报名考试。

2、能遵纪违法、承受改造、积极学习的在逃人员,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可请求报名报名考试。

3、报名考试本科专业的,必需在毕业前,获得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含专科)以上的毕业证书。

预备职业

1、确定本人区县的报名时刻(可以经过本网或许联络就近区县考办理解报名时刻表)。

2、自考每年开设4次,考试时刻辨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报名考试之初,首先要查询开考课程表,检查当次什么时刻考哪些课程,来确定本人要报名考试的科目。

3、选择专业。

4、选购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应以最新发布目录为准,请亲密关注本网最新资讯)。

施行现场报名的流程

1、在规则的报名报名考试日期内,初次报名者必需持自己的居民身份证(含军人、武警人员证件)到(未满18岁凭户口本)到所在地的区县自学考试办公室及其报名站操持报名注册和报名考试手续。

非初次报名的考生可凭IC卡《准考证》直接操持报名考试手续(省内考生可跨地域报名)。

2、依照报名现场的提示涂卡、输机、缴费、摄像(重生及未电子摄像的老考生),领打印的报名考试告诉单,告诉单上有领取准考证(重生及未电子摄像的老考生)和考试座位告诉单的时刻。

3、在考办规则的时刻领取新制造的准考证和考试座位告诉单。

可同时报名考试多个专业

自学考试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灵敏性,可以照顾到不同文明水平、不同自学才能的考生学习进取的门槛,允许考生同时报名考试多个专业。

但考生同时报名考试多个专业时应量入为出合理布置。

可同时报名考试专科和本科

考生可辨别报名考试专科、本科段各专业,也可同时报名考试同一专业的专科和本科段,但毕业时必需先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前方可请求操持本科毕业证书

车大拿
3楼-- · 2019-11-14 13:55

详细免考手续,各个省市略有不同,建议向所在地域自学考试办公室询问。

根本上说顺序如下:

需操持免考的考生在自学考试报名时期持自己准考证、课程合格证书原件或毕业证书原件、分数成绩册等学籍证明资料到操持准考证的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自考办、助学园区)请求操持免考手续,并在考办职业人员的指点下填写“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程免考请求表”一式两份,由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自考办、助学园区)停止初审。考生的课程免考后果由各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自考办、助学园区)向考生提供查询,市自考办不再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免考合格证》。但是考生不能在同一时刻内在不同的两个区市县考办请求操持课程免考手续,否则一经汇总到市自考办将不予审核。

  • 王涛

    19:00-20:20 19:00-20:20 09月25日 19:00-20:20

    上班族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历?

    自学考试

  • 王涛

    19:00-21:00 19:00-21:00 10月09日 19:00-21:00

    别让学历成为你的"绊脚石"

    自学考试

  • 王涛

    19:00-20:10 19:00-20:10 10月23日 19:00-20:10

    学历提升形式严峻,务必尽快报考

    自学考试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