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导游口试四大误区
- 原创经验
- |
- 更新:
- |
众所周知,全国导游证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很多考生通过了笔试却在口试上摔了跟头,为了帮助各位备考考生都能顺利通过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0年导游口试四大误区,你们一定要注意!
具体如下
-
误区一:认为语速快是流利的表现
导游讲解有一个语速快慢的问题。如果讲得过慢,会耽误时间,影响游客观赏景物,让人感到不舒服,同时也可能被认为是不流畅、不熟练、不自信的表现。那么是不是语速越快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讲得过快,游客听不清楚,降低游览效果;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引起疲劳,有时还会让人觉得导游有卖弄嫌疑。语速快,有时是需要的,但也只是为了烘托气氛,绝不是讲解的正常手段。正常的语速应该在每分钟200个字左右,这种语速被认为不快不慢,导游也比较容易做到口齿清楚,游刃有余。
什么时候应该快,什么时候又应该慢呢?通常是在遇到以下情况时——需要特别强调的事情、容易招致疑惑误解的事情、重要的地名人名数字等应放慢语速;众所周知的事情、不太重要的事情、故事进入高潮时要加快语速。当然,导游语言要讲究变化,语速恒定也会让游客感到乏味。我们在导游讲解中要根据讲解内容,做到宜徐则徐,宜疾则疾,徐疾有致、快慢相宜。
-
误区二:认为辞藻华丽是语言美的表现
导游语言是一种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这就是说,在导游词创作中要注意多用口语词汇和浅显易懂的书面语词汇。要避免难懂的、冗长的书面语词汇和音节拗口的词汇,减少刻意的主观煽情;减少华丽的书面文学辞藻的堆砌,以便讲起来顺口,听起来轻松。强调导游口语化,不意味着忽视语言的规范化,编写导游词必须注意语言的品位。辞藻华丽是导游词的致命缺陷,也是导游机械讲解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介绍山东千佛山公园概况时,有位导游是这样讲的:“千佛山山脉来自岱麓,它翠峰连绵,树木蓊郁,松柏满谷,楼台高耸,殿宇错落,为济南天然屏障。”这段讲解由于玩弄美丽辞藻,过多使用书面语言而让人感到不自然,不能给游客以生动易懂的感觉,无法实现导游讲解的目的。如果修改为通俗、生动的口头语言效果就好得多了:千佛山属于泰山的余脉,海拔258米。你看它东西横列,翠峰连绵,盘亘于济南市区的南面,被人形象地称为泉城的“南部屏风”。清朝著名文学家刘鹗在他的小说《老残游记》中,就有一段描述千佛山的话,他说从大明湖向南望千佛山,“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形容得非常贴切。
-
误区三:以传说、故事讲解代替景点讲解
不少导游在讲解景点时,史实一带而过,但说起一些迷信鬼怪故事时,却立刻眉飞色舞。最常见的做法便是将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附会成历史上的名人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例如某处溶洞是神仙的洞府,洞内仙云密布,还有一座座亭台楼阁,是神仙们常游玩的地方,下方哪里是牛魔王的洞府,哪块石头是孙悟空;也有的是先给某风景冠上一个民间故事,然后到了此处风景的某个角度,开始诱导游客想象此处形状像是某种事物,例如动物、人像、器物;当然,编造民俗传说的做法也比比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每处风景区的故事都大同小异,深厚的人文被猎奇与庸俗玷污。
关注细节、讲述故事,这在景点讲解中仍然值得提倡,但它首先必须符合历史真实,其次要紧紧围绕着“景”来说“事”。传说、故事只能作为一种衬托,佐料永远代替不了大餐。旅游作家罗昭伦评价说:“无论是借戏说历史朝自己身上贴金,还是靠胡编民俗给景区历史添料,本质上都是脱离实际、不负责任的瞎发挥:它不是离地三尺自吹,便是装神弄鬼谄媚。”
-
误区四:以口才代替文化解读
曾经在游览某寺庙,在紧随导游参观的过程中,欣赏着富丽堂皇的寺庙建筑,瞻仰着各路神灵威严的塑像,再听她把寺庙的历史典故娓娓道来,很是惬意。可不知什么时候,导游的讲解开始变味了。她嘱咐游客来寺庙一趟,一定要把福气和平安带给自己和家人,然后带领游客中的“有缘人”走所谓的“长生路”,迈所谓的“平安富贵门”,以求一生平安,大富大贵。最后鼓动游客燃上一炷香,求个祈福牌,请个玉挂件,保佑一家人消除灾病,吉祥如意。很多游客冲着这好彩头花了冤枉钱,怨声载道,好好的一次文化之旅,被弄得乌烟瘴气。
解读文化永远是导游人员讲解的主题,用口彩取得游客廉价的心理平衡是肤浅的表现。导游服务是传播文化的,是一个地区形象的窗口。导游的讲解和与游客的日常交谈,甚至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游客,对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文明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目前,旅游市场本身正在经历由初级阶段向高端化、优质化方向的升级换代,游客们听腻了粗制滥造的大路货,他们正在对景点讲解提出新的要求。拿胡编乱造的口彩讨好游客,远不及挖掘景点的文化内涵更能深入人心,因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知识与思想齐飞的心灵之旅。旅游小天地,山水大文章。一个导游员的最高境界,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游客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