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 原创经验
- |
- 更新:
- |
北京轻联富文新特印刷有限公司是一家地处北京顺义工业园区,有着50余年历史的包装印刷企业,近年来由于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行业竞争激烈和老国企负担重等因素,特别是随着首都功能定位的重新调整及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步伐的不断加快,新特公司产业经营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由于企业经营困难,造成连年亏损,已被列入到国资委连续亏损企业的警示名单。新特公司面临不改造、不升级、不转型、不调整就被淘汰的残酷局面。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特公司就面临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
具体如下
-
选择与信任:与对的人做对的事
1.选择与对的人做对的事。
首先,选择做事的方向。人员结构老化,观念陈旧保守,缺乏竞争意识。从2013年开始,新特公司的决策层,借助外脑,对企业现状进行分析,逐步统一思想、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公司脱困发展之路,转变思路,说来简单,身在其中,放弃一个熟悉的业务是需要经历一种阵痛。只有面临“生”与“死”的选择,才能做到打破惯性思维。
经过前期的反复调研及多方论证,结合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我们选择充分利用企业所拥有的优良土地资源,提升资源价值,确定了对企业重新规划,建立了打造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之路。
随后,企业开始按照打造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对现有的土地进行重新的规划,用了两年的时间,规划了7万平方米的园区建设方案。并一直在探索企业发展的模式创新,经历了两届班子,矢志不渝,抱着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国企始终不缺乏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他们一直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努力躬身前行。
确定了发展方向之后,我们也很清醒的认识到,仅仅是依靠我们自身,是没有办法完成对项目的重新定位和价值实现,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就是成功的关键。我们把“实力+潜力+价值观”做为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就是要有投资及运营能力、要使园区有发展潜力、同时要发展理念上有深度的共鸣。最终于2019年2月我们与哈工大金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参股企业)完成增资扩股相关工作,实现了牵手。
哈工大金果公司是哈工大的参股企业,我们在选择哈工大金果公司时,更看中它背后的技术力量。北京一直以来是哈工大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的主战场。“十二五”期间,哈工大共承担和参与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14项,大部分是与在京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建总公司、中节能、中石油、神华集团等大型央企及上市公司合作完成的。每年承担的在京企业横向项目500余项,占横向项目总数的1/3。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博实自动化、工大软件等学校控股的公司也在北京各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同时还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成立的大批企业都在北京地区。这种技术力量就是发展潜力,同时,我们在园区的发展理念上很契合。
2.目标的实现还是要靠人,除了业务整合外,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团队的融合上,团队的融合必须以信任为基础。信任不是一天建立的,也不是靠大道理和说教建立的,而是日积月累、朝夕相伴、同舟共济、彼此真诚交流建立起来的。在融合方面,我们牢牢把握四个字“尊重、真诚”。
尊重员工、爱护员工,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的作用,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所以在员工分流安置以及重新上岗的过程中实现了顺利平稳。在尊重原有员工的同时,也尊重合作方派出员工以及社会招聘员工,做到一视同仁,把企业一家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真诚以待,不同体制、不同素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能力的团队想要融合到一起,我们就充分发挥老国企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在如搬家、场地拆除、平整等脏活、累活中抢着干;老员工对新员工,本地员工对外地员工从生活上多关心;建立学习小组;久而久之,让合作方也认可了国企的老团队。
-
困惑与压力
既然是一个交流会,也简单谈谈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自己对企业面临压力和困惑的一些体会。其实做一件事,尤其是体制内创新的事是很不容易的,这一点从新特项目2013年到2019年的时间表,就可见一斑。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深刻。体制内基层企业虽然是做为竞争类企业,但所面对的压力不仅仅是市场的竞争压力,还有内部决策效率低下、决策链条漫长的压力;有首歌叫《时间都哪去了》,有时候真想问问时间都哪去了。
作为体制内基层实体企业既需要有像非经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这样对企业有形的减负,也需要有去行政化、缩减审批流程与环节,以企业章程为纲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无形松绑。我们不能够仅仅关注企业经营的账面盈亏,也要关注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的资源浪费。
-
明确方向、开创未来
最后,让我对新特园区做个简单介绍。“十三五”以来顺义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同时被北京市纳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中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2025示范区”。
新特园区项目恰好位于北京顺义临空经济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园区建筑规模为七万平方米,有八个独立单体建筑组成。正是因为园区的规模不大,我们将园区定位为“高、精、尖”的科技园区。未来新特园区将结合双创平台,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材料”及“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为核心。建立入园企业交流合作的渠道,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政策解决方案、金融解决方案等系列增值服务。
同时园区将以哈工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其在北京设立的研究中心为创新技术牵引,进行机器人、新材料、航空航天领域等融合创新研发和应用,完成创新技术的中试及产业化初试,协同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借助高校的研发优势产出一批水平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国内影响的技术成果,在北京地区形成以哈工大为代表的高校的创新成果为引导的创新创业品牌汇聚;使校企结合优势和自主创新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未来园区的运营模式将突破创新创业瓶颈,通过打通业务链条,以产业园区为物理载体,全面整合资源,为入驻园区企业真正实现“创新+创业+产业”的联动发展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目前新特园区已与十余家科技类企业签订了入驻园区的协议,也衷心的希望有志之士与我们携手共同打造提升这个科技创新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