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来历是什么?
2019-11-04 07:19
1384浏览
4回答
普通话来历是什么?普通话的来历是什么?问来问去竟一个人也没提到这话题:如果你到广东去出差办事,可能满耳朵里听到的都是“鸟语”,一句也听不懂。幸好,我们有普通话可以交流。那么,普通话是怎么来的:-来历,普通话,问来问去,提到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最新文章|
最新问题|
最新经验
如果你到广东去出差办事,可能满耳朵里听到的都是“鸟语”,一句也听不懂。幸好,我们有普通话可以交流。那么,普通话是怎么来的呢?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方言千奇百怪,虽然有统一的文字,但口语发音却一直是各说各的话。不同地域的人们如何在谈话中交流,自古就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时就采用当时的标准音“雅言”。而对口语共同语作为实实在在努力的,要从明朝的“官话”说起。
明朝从建立开始就很重视标准音的推广,新朝成立不久就发布《洪武正韵》,试图设立新的标准。不过《洪武正韵》的标准并没有真正在明朝人的口语中通行。
明中叶,天下共同语有了“官话”这个名称。官话就是官场上通行的话,最初是官员们的自发行为,因为明代的官员在中央和地方做官,为了解决公务和应酬中的沟通问题,他们就开始使用一种互相能听懂和理解的共同语,并且以政治中心北京的方言为基础,同时也包括和北京话比较接近的其他方言。
官话兴起于明代,可一直到了清代,仍有官员只说家乡话。清朝的雍正皇帝对此很不满意,于是专门下了一道训谕,要求各级官员在执行公务的场合必须使用官话,不许说家乡的方言。他还点了方言障碍特别严重的广东、福建两省的名,要求地方最高长官督促执行。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伦去日本考察学政,发现日本已在全国普及了以东京话为标准的国语,于是套用日本National Language的概念,首先提出了“国语”这一名词,提出以北京音统一全国语言。光绪元年(1909年),清廷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光绪二年,清廷学部于上海召开专门教育会议,打算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语,但第二年辛亥革命就来了。
民国成立后,“国语”被继续推动。民国刚建立即着手制定标准音,并于1913年经“读音统一会”讨论制定出一套老国音。读音统一会的讨论过程相当激烈,特别是很多南方代表反对以北京语音为基础。最后以一省一票的方法表决出了6500多字的老国音。总体上说,老国音采纳了北京音,但是在中间糅合不少老官话的内容。但是,这种人造的语音脱离了实际,根本就没有人这么说话,五四运动后终于被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新国音”取代。
193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了以新国音标准的《国音常用字汇》,完成了从“满清官话”和“国语”的转变。
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为了扫除日本殖民时期奴化教育的影响,政府在台湾开展国语运动,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台湾全省就普及了国语。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语”和“普通话”并存了一段时间,后来在共同语正式称呼的讨论中,“普通话”渐渐占据了上风。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正式确定了以“普通话”作为共同语的名称,代替过去通行的“国语”,并且给了“普通话”一个准确全面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目前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虽然其法定地位是新中国1956年的会议确定的,但实际上是采纳了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 因此,台湾人说的“国语”和大陆人说的“普通话”,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中国这么多个朝代,只有满清真正意义上推广官话的,加之北方平原,故北方普通话较为统一便是如此。今日之推广普通话比满清有过之而无不及。问得好: 普通话来历???
普通话用的是汉字,然而发音未必是汉音。应该是“胡人学汉语而形成的”。只要拿普通话与其他所有古汉语分支一对比,无疑普通话最为不同!入声消失,音调减少,多了卷舌音,儿化音,多重音。。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好多古汉人汉语特点。
民国初,孙文弃粤语,成就国音。后袁世凯废国音,立满清官话为国语。新中国后因为国家领导人也讲满清官话,所以仍旧沿用,并定为“普通话”,而不称“国语”!可能是出于照顾少数民族的原因吧,不称国语。
来个大胆判定: 此乃满式“汉语”呜呼!
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并补充了对普通话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