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普通话是什么话?

2019-10-26 06:55 3118浏览 11回答
唐朝的普通话是什么话?每个朝代都有其官话,那么唐朝时期的官话是什么呢?:唐朝的长安人的口音和今天的西安话是一样的吗?曾经有朋友问到我这个问题,我一时没时思想准备,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唐代的长安:-普通话,官话,唐朝,朝代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闽商专业消费校服
1楼 · 2019-10-26 07:42.采纳回答

唐朝的长安人的口音和今天的西安话是一样的吗?

曾经有朋友问到我这个问题,我一时没时思想准备,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唐代的长安是全球的中心,万邦来朝,长安话无疑是官方语言,如果唐代有《新闻联播》,那里面的主持人一定是说着长安官话的,当唐明皇,武媚娘,长孙无忌,狄仁杰,李白,张九龄,白居易这些达官显贵,社会名流都说着长安话的时候,这种上流社会所说的语言就是最时髦的“普通话”了,那当时的普通话是什么口音呢?因为没有录音设备,也没有影视作品流传下来,更没有各种APP,所以无法亲耳聆听当时的人的声音。

带着这些问题,我翻阅典籍,遍访高人,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得出了唐朝的普通话就是今天的西安话的结论。

论据一:白居易《琵琶行》

这篇文章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文,熟悉文章的人都知道作者和写作背景,讲述了作者本人遭贬滴居浔阳(今江西九江),在夜色中把酒言欢送友人的场景,忽然听到不远处的船上有管弦之音,再细听,明显与当地人弹奏的曲子不同,这种弦律只有在京城长安才能听到,莫非船上的人是从京城而来?如果是在这里偶遇千里之外京城的故人那就太有意思了,带着这种念头,作者移舟闻声而去,于是琵琶女出现了,一交流果然有京城居住史。

当问及琵琶女当年在京城任哪里,干什么?诗里写道:“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这里提到了京城的一个地名-蛤蟆陵。这地方是哪?其实就是“下马陵”,这地方位于南城,为纪念汉人董仲舒(就是向皇帝建议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那个人),死后葬在这里,为历代官府所推崇,到这里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又名下马陵,从汉至唐历经七、八百年。

但下马陵为什么被白居易写成蛤蟆陵呢?这就跟长安话有关系了。

会说西安话的人都知道,在西安话的发音里,下马会被读成“ha(四声)马”,董仲舒的陵墓经过数百年的兴替,下马陵被当地人念成“ha马陵”是在正常不过了,被白居易写成“蛤蟆陵”也就能理解了。

白居易的一句诗,还原了唐长安话的声音。

论据二:日语有500多个词根源于西安话。

比如,日语把“是不是”念成“dei si ga”,西安话念成“dei si”或“dei si dei”。除此之外,在日语中有很多的这样佐证。

为什么会出现边种现象呢?这就要提到唐代的中日交流了。

了解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日本人对比他强的国家特别尊重与推崇,对不如他们的国家就十分的鄙视,这如同当今时代他们对待美国和中国一样,美国经济世界笫一,即便曾经给他们扔过原子弹,今天日本人对美国人仍毕恭毕敬的,日本侵略中国,中国虽然胜了,当没他们富强时,他从骨子里仍就瞧不起你。唐朝时的中国就如同美国在当今世界,长安就像今天的纽约一样,日本人派了好多“遣唐使”,来长安学习各种经验,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建设,文化典籍,甚至文字语言。日语中的片假名保留了大量汉字和部首就是证明。

今天韩国,越南等去中国化, 消除汉字,结果年轻人连本国历史典籍都看不懂,想想都可笑。据说朴正熙时代,政府通过《去汉字立法》,签名同意的政要们竟都是汉字,想想都是醉了[偷笑]。扯远了,回到本话題。

日本人不但把最先进的汉字带回本国,也把当时世界最时髦的长安话带了回去,没成想,这成了验证唐朝“普通话”发声的有力佐证。

(未完,时间原因,改天再和大家聊论据三,四...)

guerdie
2楼-- · 2019-10-26 07:46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面临着通话问题,因为国土太过辽阔,不同地方方言截然不同,互相不能通话。所以先不得不感叹书同文太伟大了,它维系了中华文明共同的文化传承。

今天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推广普通话,其实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普通话,被称为“雅言”、“官话”,唐朝也不例外。那么唐朝的普通话是什么呢?根据今日的经验,我们肯定会猜到唐朝的普通话肯定也是以首都及首都附近的方言为基础的,所以那肯定就是长安话了! 然而,如果你抱着这样的念头,穿越回唐朝,一张嘴就是一口标准的长安话,还以为自己一定能拿到普通话一级乙等,那唐朝人只会觉得: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口音,这么土。

唐朝的普通话,居然是游离于当时所有方言之外的。那它究竟是什么话,又是怎么莫名其妙突然生出来的?

这事还得往前推几百年,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北方士族蜂拥南迁,虽然人不多,但他们在东晋南朝一直保持着优势文化地位。当时南方地区非汉族群极多,即使是吴语,在他们听起来也是蛮夷鸟语。这些人一直坚持在江南讲东汉以来的洛阳话,也就是“洛下音”,在他们看来,这才是最动听最正统的“雅言”,当然,它肯定掺杂了吴语的影响。而北方洛阳地区的洛阳话,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胡语的影响。 隋朝建国后,以陆爽为首,一批大学者讨论究竟以何为正音,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以东晋南朝士人讲的“洛下音”为基础,融合五胡十六国北朝洛阳这一地区的语音,以此作为“雅言”,最后根据讨论结果整理出一本书,就叫《切韵》。 《切韵》出现后,社会影响力极大,官方也以此定为标准音,因此《切韵》所定的“洛下音”这就是唐朝的普通话。甚至唐以后各朝也以此为正韵。所以说,它是学者们建构出的语音,和大唐国内任何一个地方的方言都不相近。 当然,如今天一般,唐朝人即使会讲普通话,也会带着各自地方的口音。更别说,唐朝普通话主要服务于社会中上层,广大平民百姓能不能讲还另说呢。所以说能讲官话的河南人杜甫避难到千里之外的成都,那些南村群童抢他屋上三重茅的时候,他哪怕不是“唇焦口燥”,能呼得了,南村群童也未必听得懂他在吼什么。

沙漠晓溪
3楼-- · 2019-10-26 07:46

以隋代陆法言编写的南朝江左吴音之金陵音的《切韵》音系归并方式为科举考试之分韵标准,以唐代关中秦音之长安音的《韵英》《韵诠》《考声切韵》音系为实际语音交流标准并且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以首都长安话作为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此外,江南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苏州话也成为一种通行语。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前下令举国通用《韵英》音系,但因为安史之乱最终幻灭,切韵地位逐日抬高,直至宋代,《广韵》的诞生,进一步奠定了吴音《切韵》反切的最终地位,唐代以后,长安式微,秦音最终没落,其后代关陇方言仍保留《集韵》记载的很多关中音反切语音,与唐代长安音一脉相承。

汗青
4楼-- · 2019-10-26 07:40

南方人真自卑,没有历史存在感也没有根,那你们不能以诋毁河南人,来填补自己的自卑吧?河南至今是古时候的河南,西安还是古时的西安,说中原被胡话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百越国,就说说汉人没有南迁是的原住民,你们真以为逃到南方的少数汉人能彻底同化原住民么?还记得三国时的吴国孙权么?曹操为十么骂孙权碧眼小儿?这是孙权是汉人孙权他母亲是南方土著人。我当年在福建出差时一个老板和我说过,福建本地人眼睛是绿色的,也就是碧眼。那个老板祖籍是河南新郑的,他们现在排辈分还需要到河南新郑排。他们祖辈是明朝迁移过去的。

真不敢想象,哪些说闽南话粤语客家话的人,长的尖嘴猴腮,深目高额,身材矮小的南方人是古代河南人或者北方人的后人。南方人但是和越南猴子很像。

南方有客家话,粤语,吴语,闽南语,福州话等,他们一个省的,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的,隔座山都听不懂对方说的十么。

结论,,普通话才一百多年就普及全国。古汉语五千多都没有普及她的民族。反而北方却是古汉语至今未变,

从中原河南,山西,陕西,河北,东北三省。不说普通话依然可以听懂对方的话。们逃跑南方的汉人确实不少,留下来的更多,为十么这么说呢?这就是五千年古汉语普及的成果

要记住,能在古代拖家带口从用中原跑到南方的人,绝对不是穷人,他们有银子有粮食带着一家人迁移几千公里。古代对于迁移来说就是九死一生的事。你要考虑,沿路的吃喝拉撒,古代可不像现在这么四通八达,现在又高铁从河南到福建也就是十个小时。古代有马车的情况下,最少要走半年。穷人不饿死你也要走死病死在半路。

好比现在抗日时期,能逃跑海外的都是有钱人。留下来抗日的还是穷苦人。

在多数同化少数的规则下,南方的粤语吴语闽南语不可能是古汉语,但是现在的河南话,山西陕西方言才是古汉语。

龚小亮
5楼-- · 2019-10-26 07:39

今日客家话。

以各地方言,诵读唐律诗绝句,从对仗押韵的准确度就可以验证。

简单举例,以下仅研究韵脚:

先来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文 客家话 普通话

故人西辞黄鹤楼 liu lou

烟花三月下扬州 jiu zhou

孤帆远影碧空净

唯见长江天际流 liu liu

州,唐音书面语jiu,口语zhu。本诗,唐音押iu韵脚,普通话已变音不押韵。

再来一首《咏鹅》

诗文客家话 普通话

鹅鹅鹅o e

曲项向天歌guo ge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拔清波bo bo

本诗,唐音押o韵脚。

第三首(诗名一时想不起)

诗文客家话 普通话

远上寒山石径斜 qia/xia xie

白云深处有人家ga jia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fa hua

本诗,唐音押a韵脚。

第四首(诗名一时想不起)

诗文客家话 普通话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soangseng

映阶草色无穷碧

隔夜黄鹂空好音yoangying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soangxin

出师未结身先死

常使英雄泪满襟joangjing

本诗,唐音押oang韵脚,普通话变音较多偏于ing。其实,第3、5、7句,也押i的韵脚,这里普通话变异不大。

抛砖引玉,有心的朋友可以按此思路制作视频、音频,供大家欣赏、学习!

另外,日本师从唐朝,其数字“1 2 3 4 9”发音为“yi ni sang si giu”,与客家话一致;“是”发音为“hai”,与客家话和两广白话一致。也可辅证。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