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以讲方言为荣,而不喜欢讲普通话,甚至认为是在“装”的人,一般是什么心理?

2019-10-25 07:17 2571浏览 11回答
在老家,以讲方言为荣,而不喜欢讲普通话,甚至认为是在“装”的人,一般是什么心理?:谢谢邀请。这个是很有体会的,我们这里的家乡话和普通话已经很接近了,不管是在南方打工回来,还是在外面的大学生回家,到家都说:-方言,普通话,老家,心理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无风
1楼 · 2019-10-25 07:31.采纳回答

谢谢邀请。这个是很有体会的,我们这里的家乡话和普通话已经很接近了,不管是在南方打工回来,还是在外面的大学生回家,到家都说家乡话。有的习惯了,改不了,家里人就该说他啦!到家了说家乡话。比如说我邻居有个男孩去南方打工,前天回来的,冬天吗老家人都没事,然后给他打招呼,问他你啥时候回来的,他说昨晚。我们河南家乡话应该是“夜个黑里”,都该说他了你咋不“昨锅”回来,有句老话很对,入乡随俗,所以到哪里说哪里话,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省略
2楼-- · 2019-10-25 07:54

大伯父年轻时,就去“菲律宾”谋生,娶的是家乡籍的女孩,至今儿孙三十几口人。7年前,二堂哥和二堂姐首次回国探亲,讲的是地道“闽南话”,我们很惊讶。他们说:父母教诲,在家和小孩只讲家乡话。出门遇上“番仔”才讲当地话和英语;只是“普通话”讲的不流利,也写不来。在农村老家,生活中全部都用方言交流。“普通话”只是面对“外地人”才会使用。现在有些年轻父母,从小不教小孩讲方言,只讲“普通话”,已经脱离传统习俗。是中国人,几乎都会讲“普通话”;本地人不屑、也不会讲方言,看不出有多么“高尚”,却显得特“另类”。

写真自我
3楼-- · 2019-10-25 07:53

何止在老家,我在加拿大温哥华超市就听见朗声用土家乡话交谈的人,欣赏这种爱自己文化自信的人

杨洪奎
4楼-- · 2019-10-25 07:49

其实我的问题不全面,主要是想问同龄人之间,而不包括父母亲戚和其他长辈们,我出生在农村,我很喜欢我们的方言,很多意趣普通话是表达不出来的,但是我们的方言隔镇或隔县就有些不一样了,所以从上中学的时候同学之间交流都讲普通话,纯粹是为了好沟通以及大环境所使,因此同龄人之间都习惯讲普通话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对讲方言和普通话的认识从来不存在刻意的偏见。而我突然产生这种对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认识,是因为发现,大学毕业后,有的高中同学回到了老家工作,主要那一部分人,让我感觉他们有明显的语言偏见了,而同样在外面工作的,回来都还是像上学时候一样交流毫无障碍和隔阂,我是无所畏,对方讲啥我就讲啥,但我很想知道,为何有人如此刻意排斥普通话?难道讲普通话就是忘本了?可普通话却是我们当初相识和学习的桥梁,排斥普通话难道就不是忘本?

财务咨询
5楼-- · 2019-10-25 07:46

首先,汉语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系列语言的合集,可以成为【汉族族】。

汉语族包括了官话、粤语、客家语话等等,在这之下的东北官话、西南官话、广府粤语、勾漏粤语才是方言。

官话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大半个中国,而中国东南部大多是别的汉语言,

方言我觉得可以说也可以不说,但语言绝对不要放弃。

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方言都缺少标准,常用的词你可能会说,不常用的说不定不知道怎么表达。

标准语则不同,标准语往往以改区域的核心城市为核心(比如粤语的广州),历史悠久,传承比较好,标准化比较高,而且这一区域的语言基本上向核心城市靠拢,你估计很难区别那些是方言,哪些是标准语,所以不用那么在意也可以。

在南方,在家还是要说自己的语言的,这是一个地方文化与骄傲的载体,不爱家乡怎么能行?

互联网
6楼-- · 2019-10-25 07:46

我们国家地广物博、人杰地灵之属地,各自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语言”——即地方方言是一种“荣耀”。

回到家乡,讲本土方言是对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家乡人说着家乡话是一种黏糊的亲热,人与人的情感在相同的语言中会拉得更近。

认为回到家乡不说本土方言的人是在装的人——也没有恶意,只是希望远道回来的“游子”说家乡话情感距离更近,表达出一种朴素的情感要求。

谁不说家乡好!谁都爱家乡人!

你是什么121
7楼-- · 2019-10-25 07:45

在老家,当然讲方言了。因为它是一个地方的母语,也代表你是什么地方人或是从那里来的移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没有了母语,就没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众所周知,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众多。是一个宗族与宗教众多的国家。没有了地方母语,谁知哪是那里人了?还有乡音无改鬓毛衰的经典么?还会有异乡之分了么?还会有入乡随俗之说了么?……

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要不要就放弃地方方言呢?个人认为:两者完全是可以共生共荣的。讲方言与说普通话并不矛盾,都起到沟通与交流的效果。人人都知道,当地人与当地人说话用方言,当地人与异地人交往才使用普通话。这就是亲疏内外之关系!那么放弃自己地方的母语行么?个人认为,放弃了自己地方的母语,就等于放弃了地方的综艺文化与地方上的习俗。说严重点,包括了一些宗亲族群之间关系也很难串联了,这就是方言中有某种传承与追根溯源的特殊属性。例如很多民谣、民歌、戏曲、小品……历史典故等一些国粹都将无法继承与传承。例如什么粤川闽等菜系全都叫国菜,没有彼我之分的。还例如舞蹈,就没有了民族之分了。如果放弃母语,那么是不是有种异乡胜过家乡的感觉呢?其实说什么心理或什么心态都好,人都是有思乡情怀的。并且讲同一方言的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这可能就是认同感与归属感是吧?也可以说是一种地方性保护主义吧!看看我国七大或九大语系的,基本上单个就相当于欧洲一个大国了。因此秦始皇至今,中国唯一无法改变以及统一的就是地方方言了。即便今天的普通话很流行,要知道它无法全面地演绎什么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与文明的。可以明了地说,普通话在秦时并无存在于中国,属于外来语种。元之前是少数民族使用的语种,清末才开始风靡全国,新中国才普及到全国的语言。尤其是汉语拼音还是近代外国人帮我们编辑的。谁说自个家的方言会不会或都有可能是中国古代某一朝或哪一代的普通话了是不?还有如中国东南沿海的闽粤客方言,在海外是十分有影响力的,有的就是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语言。那么废方言后,是否对外交流仍需请翻译了么?注:大致了解了提问者的本意。讲地方方言或者用普通话交流时,有时是话不对劲半句多。彼此产生了误解甚至是一些不必要的小磨擦,这都是我们处事方式的不正确性。地域有地域黑的,人还有看谁顺眼谁不顺眼的哩!如果我们认清谁是主谁是客了?遵从客随主便的关系。这样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偏见就少了很多,相互配合宾主尽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了吧?(例如不会说地方方言的,在相互交流时。我们可以向对方讨教学习,这就是人与人交往情感的好机会了。如果语言不通,也会给对方造成误解与伤害的。那么就不烦再学习一种方言了。相信大家都是家乡人也是中国人,没有什么方言是学不来的。中国那么大,要求人人都用普通话交流是不可能的事,学历还分有个高中低呀。当然本地人有时也会故意去刁难外地人了,这主要看是善意还是恶意之举了。普及普通话的作用还是为了民族的融合)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