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结构工程方面,BIM具体是怎么应用的??

2019-05-14 01:00 1710浏览 3回答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荷塘月色
1楼 · 2019-05-14 01:07.采纳回答

结构在BIM中的位置恐怕很尴尬
因为我们都知道,BIM其实最终的服务目标是FM,而结构在BIM整套的流程中只是很短的一个阶段而已,后期运维中其实几乎用不到结构模型,有建筑和MEP模型就能满足其绝大部分需求,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看来,结构就碰碰撞。
其实结构曾经最先迈出BIM一步的专业,不过也不是如上面答者所说只是三维建模而已,因为BIM中最重要的是这个“I”,要知道,无论什么结构软件中的模型,里面包含的信息如钢筋标号、混凝土用量等等,其丰富程度其实已经比现在市场上那些个单纯的可视化或者净空分析而已的BIM模型强得多了,但是何故这么些年几乎原地打转呢?个人认为有如下原因:
1、结构的专业性结构自身的专业性导致在这个BIM时代中,没有一款软件能使结构和建筑水电风等专业在真正的一个平台下工作,即使是凹凸桌这样的大东家,revit 的structure模块(2013版后已整合)也只是做单纯的建模和排布钢筋的工作而已,从而导致了结构想参与到BIM的大信息交流中的时候,就不得不进行二次建模,甚至多次重复建模。曾经就有一位前辈这么跟我介绍他们设计院所面临的问题,说他们现在建筑有ArchiCAD,MEP有MagiCAD,用Tekla BIM sight做检查与专业沟通,其效率很高,而且对微机的配置要求很低,不想revit系统那样笨重,可以说四两拨千斤,可唯独就是缺一个合适的结构软件。
2、信息流通不畅介于上述原因,建筑、设备、造价等信息很难逆向传递到结构设计中,结构设计信息也不得不通过二次建模来进行传递,而且二次建模的意义相当有限,大部分应用都是到碰撞检查的程度而已,真正的造价控制在中国的工程承包机制之下很难实现。不仅专业之间是这样,结构专业内部的信息流通也很成问题。由于结构设计计算量非常大,所以实际项目中的结构设计都依靠软件来完成,而结构软件的信息流通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现在市场上的软件,哪怕是同一个东家的软件,之前的模型互导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Etabs和Sap2000,这两个软件用的是同一个引擎,UI界面也差不多,其真正差别就在Etabs是计算高层的,所以多了一个“层”的概念。而这两款之间依靠S2K格式互导的时候很多系数都需要人工干预进行折减,极大的增加了设计人员的负担。而传统国产结构软件PKPM,和其一脉相承但竞争激烈的盈建科都非常主动的做了很多与其他主流软件接口。但是接口毕竟只是接口,比如盈建科导入Abaqus时,网格的划分会出现问题。
3、结构的地域性这个相信不用赘述,各地由于各异的实际工程情况出台了不同的规范,从而导致了结构软件的创新不得不背负异常沉重的数据库方能实现其实用性。比如广厦在广东地区就应用很广泛,北方市场就很难打开。如果中国想做出一个流行于世界的结构软件,那就更难了,不然就得像达索公司那样,做能适用于整个物理届的有限元分析软件。鄙人在大三的时候曾经啃下一本700多页的sap2000的教学书,里面提到了其流行于原因之一,就是加入了各国的规范。就像微软,为何微软的新产品如此之少,因为一旦发布一个新产品,一上市就必须能支持很多种语言,还要能嵌入各种插件以适应很多国家的各种奇葩需求,而不像一个小公司能随时发布一个新产品,不行咱就撤,行咱就慢慢做大。同理一个BIM软件或者结构软件想做大同,就得符合大部分国家的使用习惯,至少,能主动或者被动地嵌入大部分国家的规范,大家也知道想用revit出一套图有多么的痛苦,而Bently系统,早在八年前就已经有人用它出图了。


宜兴美迪水景
2楼-- · 2019-05-14 01:16

结构工程对BIM模型的反响恐怕没有想象中那么新潮,当然,还是有可提升之处。不重要之处在于,结构工程事实上是较早地采用BIM模型来建模分析的行业。简单地说就是三维建模了。只不过是不同的软件在功能上有区别而已。像分析常用的什么ABAQUS、ANSYS、FLAC3D这些软件自不必说,许多设计院搞设计用的Bentney STAAD、MIDAS、ETABS甚至PKPM都能算是BIM技术。过去还要考虑不同软件之间的兼容(原因见下一段),后来盈建科开发出来多种软件接口,把以上软件****……现在只不过是在追求更有水准的BIM软件而已。从专业间协调的角度来看,BIM技术非常重要,比如在一些工业建筑中,可以检查各种管道的穿行会不会影响结构布置。俗称三维碰撞检查。但是这一工作不容易展开,不同的专业用的软件不同,所以跨专业通用设计软件很有市场。从结构工程自身来讲,用BIM技术的一个可深化的方向在于对节点构造的反映。许多梁柱桁架在三维空间的交叉节点,用平面图并不容易呈现,一不留神设计出来的节点和实际放样出来的效果会有差距。借助于更好的技术,可以检查到这些差错。

meng2
3楼-- · 2019-05-14 01:12

结构对于BIM的应用并不陌生,而且应该比任何一个专业更熟悉,更了解BIM。结构专业早就进行三维计算了,三维模型就是不是BIM吗?但这种BIM只是适用于设计院内部,他的侧重点事力学模型的准确。而现在大家所谓的BIM侧重的是结构的几何位置的准确。几何模型有时会和力学模型矛盾(比如,柱相对于轴线偏心,力学模型是不考虑这种偏心的)。所以结构在设计阶段应用BIM,首先是力学模型和几何模型的分离和联系,比如先进行结构计算,杆件调整好以后,进入几何模型调整杆件的几何信息。其实结构专业应用BIM,最大的价值是工程管理,指的是施工模拟和造价动态管理。BIM的研究不应该停留在软件如何使用等这个层面,而是真正能带来什么效益。如果真正能带来经济效益,多建两次模型又怎么样呢?很多软件开发公司把精力放到了如何出图才能满足图集的要求,制图标准等,这是一个要命的错误逻辑,而应该是制定一套基于BIM的一套新的出图标准。

  • 李楠

    19:30-21:03 19:30-21:03 08月26日 19:30-21:03

    会议楼项目BIM建模:暖通风管布置

    BIM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