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建筑信息模型(BIM):工程建设发展新机遇
通过对相关数字信息的整合应用,BIM技术能够将建筑设计立体化,并提供与实际建设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通过对建筑设计、施工、运行全寿命周期的信息集成,建设各方可以基于这个包含建筑工程完整信息的三维模型实现协同工作。
这次技术革命被称为是建筑行业继20世纪甩掉手工绘图板向CAD技术转变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上世纪90年代初,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普及应用实现了建筑企业局部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当下BIM的推广,又即将实现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这一技术最早在2014年进入政策视野:2014年7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
随着2015年6月《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及2016年8月《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发布,逐步推广BIM技术的政策趋势日渐清晰。随着2016年12月《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以及2017年5月《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的制定,BIM的应用也有了明确的标准可依。
目前,广东、湖南、贵州、山东、吉林、江西、河南、浙江、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四川等省,以及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合肥、宁波、武汉、南京等市都已出台BIM推广意见。部分地区还针对收费标准、交付标准做出了规范,全面护航BIM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工程建设全流程中嵌入BIM技术,不仅是政策所趋,更是市场竞争、企业运营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1
BIM技术与工程投标
BIM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投标企业立体化模拟实际建设过程。通过在时间轴线上运用BIM三维可视化功能来展现各专业的安装顺序、施工方案以及最终效果,投标企业可以向评标委员会更好地展示技术方案、展现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项目中标率。
BIM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投标企业精确计算工程量清单。通过在BIM模型中载入业主工程量清单,投标企业可以从宏观的动态角度把握工程量并避免漏项和错算,从而提高清单计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报出更精准的报价。
政策层面上,部分地区的行政主管部门已开始重视并着手规范BIM在招投标工作中的应用。如2014年4月,深圳发布《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14-2019年)》,将“制定BIM工程设计项目招投标实施办法”列入五年工作目标。
市场层面上,不少地区的工程项目已在招标公告中对BIM技术予以了“厚爱”。如合肥市某项目招标文件便明确将20分加给了BIM施工方案演示。
2
BIM技术与工程设计
在CAD工程制图时代,二维设计的“错、漏、碰、撞”以及由此而来的“设计变更”现象颇难避免,由此可能引发的工期延误、造价上升与质量降低更是令工程人头疼。而BIM技术的应用较好地弥补了二维规划的不足,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厦门地铁项目便是国内建筑界应用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的代表)。
设计精细化:通过将二维建筑平面智能升维成三维建筑模型,通过加入时间维度实现4D模拟演示,通过纳入成本因素达成5D成本实时动态管理,工程设计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技术、工期以及成本需求。
设计体系化:BIM协同平台突破了工程设计各自为战的局限,各专业设计师得以基于统一的建筑模型、在统一的协同平台上优化设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碰撞,更大程度上提高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
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为例。早在设计阶段,迪士尼便采用了BIM技术,将所有的工程都纳入了BIM系统进行管理。通过参数化&模块化设计构件、搭建建筑信息模型、模拟施工与人流,系统而灵活的BIM模型充分满足了设计需要,也为工期、预算以及质量的把握奠定了基础。
3
BIM技术与工程质量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体系,还能够提升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在开工阶段,BIM模型既便于各工程及节点的技术交底,又利于质量控制点的统一以及质量隐患的事前预防;在施工阶段,通过将实际施工信息与BIM模型比较,并出具质量审核报告,质量监管的效率将被精确至实时程度;在竣工阶段,通过将施工信息、变更信息等汇入BIM模型,所形成的竣工模型也有助于竣工验收,更高效地将质量偏差控制在缺陷责任期前。
数十年的国际实践已证明,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颇有成效。放眼国内,青岛国际啤酒城购物中心和王府井大酒店改造项目也都是国内建筑界应用BIM技术提高施工质量的典型。
正如住建部在2017年3月印发的《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中所要求的那样,通过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以及工程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也会顺势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将得到更为智能的监管。
BIM的应用,将带来工程投标的优化,以及工程设计和质量管理的升级。未来,随着BIM发展政策的不断推出,随着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掌握BIM技术的建筑企业才将有机会站上时代风口,引领行业潮流。
▎本文系工保网原创作品,作者龚保儿。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若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回复“转载”!
作为bim应用方,以我指导的小团队正在编制并按分包合同施工某5万㎡综合体“机电bim”工地反馈看,bim重要贡献是改变传统施工管理习惯,尚不成熟的几点体会:
1.恢复人对物的视觉完整性及细节拓展连续性表达属性。
2.施工管理文件数字化为主的矢量特征。
3.嵌入标量类控制性计划,如施工计划、检验批验收的验证文件及影像资料;资源性配置计划,如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劳动力计划、费用计划等,才能精准地执行施工合同条款约定。
我们应用bim还在进行时,只有通过不断试错,才能对bim有黏度。
bim这个这个其实已经不是多新鲜的事物了,早我上大学期间就已经在使用了,见到那会所叫做模型信息化,目前在国内主要运用在施工管理上,就是在bim中各个专业协同解决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如:管线走线冲突,建筑开门开窗失误,土方、建筑工程量核算等等;但是这些一切的前提是精准,是对材料选择和构造了解的精准,目前国内的运用还停留在低级入门阶段,材料选择和预算还是主要用广联达。
如果说其高层次的运用,应该是建筑设计阶段的运用了,这个可以直观并且准确的避免常规设计中的各个问题,对于施工也是很大的帮助,比如迪拜的阿里法塔就是bim的代表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减少误差,尤其是不规则立面建筑,像扎哈这样一类建筑师的作品,利用模型信息化,可以快速的解决施工时期常见的各个位置的剖面问题,因为常规的建筑设计很难保证各个剖面位置的有效性,bim一定层面上可以减小了图纸的工作量,但是这个对建筑师的素养要求极高,而国内教育很难达到这样道术双休的水平,往往是40岁的建筑师说,20出头的毕业生画,结果可想而知……就不多说了
学以致用。
现在才刚刚开始。
运用合理的话,能够很大程度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成本核算!新技术与高难度施工的模拟运行等等,能够很好的在准备阶段得以有预见性的解决。
当然以上都必须是在精准的bim运用基础上才能达到的效果。有句话说得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一开始就出现失误,那么在实际运用中就起不到作用,甚至误导工程!
个人观点,任何新生事物都是要在不断改进中逐步成熟起来的。人才是关键!
工保网
关注
环球网校
18:00-22:00 18:00-22:00 02月10日 18:00-22:00
开年钜惠,买赠加倍
公司活动
立即预约
16:00-22:00 16:00-22:00 02月20日 16:00-22:00
听我说,2025年这么学更高效!
李楠
19:30-21:03 19:30-21:03 08月26日 19:30-21:03
会议楼项目BIM建模:暖通风管布置
BIM
安卓版
iPhone版
多个标签请以空格隔开!
通过对相关数字信息的整合应用,BIM技术能够将建筑设计立体化,并提供与实际建设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通过对建筑设计、施工、运行全寿命周期的信息集成,建设各方可以基于这个包含建筑工程完整信息的三维模型实现协同工作。
这次技术革命被称为是建筑行业继20世纪甩掉手工绘图板向CAD技术转变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上世纪90年代初,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普及应用实现了建筑企业局部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当下BIM的推广,又即将实现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这一技术最早在2014年进入政策视野:2014年7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
随着2015年6月《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及2016年8月《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发布,逐步推广BIM技术的政策趋势日渐清晰。随着2016年12月《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以及2017年5月《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的制定,BIM的应用也有了明确的标准可依。
目前,广东、湖南、贵州、山东、吉林、江西、河南、浙江、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四川等省,以及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合肥、宁波、武汉、南京等市都已出台BIM推广意见。部分地区还针对收费标准、交付标准做出了规范,全面护航BIM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工程建设全流程中嵌入BIM技术,不仅是政策所趋,更是市场竞争、企业运营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1
BIM技术与工程投标
BIM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投标企业立体化模拟实际建设过程。通过在时间轴线上运用BIM三维可视化功能来展现各专业的安装顺序、施工方案以及最终效果,投标企业可以向评标委员会更好地展示技术方案、展现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项目中标率。
BIM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投标企业精确计算工程量清单。通过在BIM模型中载入业主工程量清单,投标企业可以从宏观的动态角度把握工程量并避免漏项和错算,从而提高清单计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报出更精准的报价。
政策层面上,部分地区的行政主管部门已开始重视并着手规范BIM在招投标工作中的应用。如2014年4月,深圳发布《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14-2019年)》,将“制定BIM工程设计项目招投标实施办法”列入五年工作目标。
市场层面上,不少地区的工程项目已在招标公告中对BIM技术予以了“厚爱”。如合肥市某项目招标文件便明确将20分加给了BIM施工方案演示。
2
BIM技术与工程设计
在CAD工程制图时代,二维设计的“错、漏、碰、撞”以及由此而来的“设计变更”现象颇难避免,由此可能引发的工期延误、造价上升与质量降低更是令工程人头疼。而BIM技术的应用较好地弥补了二维规划的不足,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厦门地铁项目便是国内建筑界应用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的代表)。
设计精细化:通过将二维建筑平面智能升维成三维建筑模型,通过加入时间维度实现4D模拟演示,通过纳入成本因素达成5D成本实时动态管理,工程设计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技术、工期以及成本需求。
设计体系化:BIM协同平台突破了工程设计各自为战的局限,各专业设计师得以基于统一的建筑模型、在统一的协同平台上优化设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碰撞,更大程度上提高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
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为例。早在设计阶段,迪士尼便采用了BIM技术,将所有的工程都纳入了BIM系统进行管理。通过参数化&模块化设计构件、搭建建筑信息模型、模拟施工与人流,系统而灵活的BIM模型充分满足了设计需要,也为工期、预算以及质量的把握奠定了基础。
3
BIM技术与工程质量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体系,还能够提升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在开工阶段,BIM模型既便于各工程及节点的技术交底,又利于质量控制点的统一以及质量隐患的事前预防;在施工阶段,通过将实际施工信息与BIM模型比较,并出具质量审核报告,质量监管的效率将被精确至实时程度;在竣工阶段,通过将施工信息、变更信息等汇入BIM模型,所形成的竣工模型也有助于竣工验收,更高效地将质量偏差控制在缺陷责任期前。
数十年的国际实践已证明,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颇有成效。放眼国内,青岛国际啤酒城购物中心和王府井大酒店改造项目也都是国内建筑界应用BIM技术提高施工质量的典型。
正如住建部在2017年3月印发的《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中所要求的那样,通过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以及工程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也会顺势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将得到更为智能的监管。
BIM的应用,将带来工程投标的优化,以及工程设计和质量管理的升级。未来,随着BIM发展政策的不断推出,随着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掌握BIM技术的建筑企业才将有机会站上时代风口,引领行业潮流。
▎本文系工保网原创作品,作者龚保儿。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若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回复“转载”!
作为bim应用方,以我指导的小团队正在编制并按分包合同施工某5万㎡综合体“机电bim”工地反馈看,bim重要贡献是改变传统施工管理习惯,尚不成熟的几点体会:
1.恢复人对物的视觉完整性及细节拓展连续性表达属性。
2.施工管理文件数字化为主的矢量特征。
3.嵌入标量类控制性计划,如施工计划、检验批验收的验证文件及影像资料;资源性配置计划,如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劳动力计划、费用计划等,才能精准地执行施工合同条款约定。
我们应用bim还在进行时,只有通过不断试错,才能对bim有黏度。
bim这个这个其实已经不是多新鲜的事物了,早我上大学期间就已经在使用了,见到那会所叫做模型信息化,目前在国内主要运用在施工管理上,就是在bim中各个专业协同解决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如:管线走线冲突,建筑开门开窗失误,土方、建筑工程量核算等等;但是这些一切的前提是精准,是对材料选择和构造了解的精准,目前国内的运用还停留在低级入门阶段,材料选择和预算还是主要用广联达。
如果说其高层次的运用,应该是建筑设计阶段的运用了,这个可以直观并且准确的避免常规设计中的各个问题,对于施工也是很大的帮助,比如迪拜的阿里法塔就是bim的代表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减少误差,尤其是不规则立面建筑,像扎哈这样一类建筑师的作品,利用模型信息化,可以快速的解决施工时期常见的各个位置的剖面问题,因为常规的建筑设计很难保证各个剖面位置的有效性,bim一定层面上可以减小了图纸的工作量,但是这个对建筑师的素养要求极高,而国内教育很难达到这样道术双休的水平,往往是40岁的建筑师说,20出头的毕业生画,结果可想而知……就不多说了
学以致用。
现在才刚刚开始。
运用合理的话,能够很大程度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成本核算!新技术与高难度施工的模拟运行等等,能够很好的在准备阶段得以有预见性的解决。
当然以上都必须是在精准的bim运用基础上才能达到的效果。有句话说得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一开始就出现失误,那么在实际运用中就起不到作用,甚至误导工程!
个人观点,任何新生事物都是要在不断改进中逐步成熟起来的。人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