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病人的处理

2019-01-25 13:26 1596浏览 2回答
手术后病人的处理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黎珍莲
1楼 · 2019-01-25 13:44.采纳回答

(一)常规处理
1.术后医嘱
按诊断和施行的手术相应医疗常规处理。
2.监测
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记出入量,尿量,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血气分析及心电监护等
3.静脉输液
患者术后应接受足够量的静脉输液直至恢复进食。术后输液的用量、成分和输注速度,取决于手术的大小、患者器官功能状态和疾病严重程度。肠梗阻、小肠坏死、肠穿孔患者,术后24小时内需补给较多的晶体。但输液过量又可以导致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和脓毒症患者由于液体自血管外渗至组织间隙,会出现全身水肿,此时应估计恰当的输液量。
4.引流
引流物的种类较多,可分别置于切口、体腔(如胸、腹腔引流管等),以引流血液、脓液或体腔渗液,插管也可置于空腔器官内(如胃肠减压管、导尿管等)。要经常检查放置的引流物有无阻塞、扭曲等情况,同时要注意引流物的妥善固定,以防落人体内或脱出,并应记录、观察引流物的量和颜色。待引流量减少后,即可拔除。乳胶片引流一般在术后1~2日拔除。烟卷式引流大都在72小时内拔除。
(二)卧位
手术后,应根据麻醉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术式、疾病的性质等选择卧式,使患者处于舒适和便于活动的体位。全身麻醉尚未清醒的患者应平卧,头转向一侧,使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吸人气管。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患者,应平卧或头低卧位12小时,以防止因脑脊液外渗致头痛。全身麻醉清醒后、蛛网膜下腔阻滞12小时后,以及硬脊膜外腔阻滞、局部麻醉等患者,可根据手术需要安置卧式。施行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施行颈、胸手术后,多采用高半坐位卧式,以便于呼吸及有效引流。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腹腔内有污染的患者,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尽早改为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休克患者,应取下肢抬高15°~20°,头部和躯干抬髙20°~30°的特殊体位。肥胖患者可取侧卧位,有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黄盛娜
2楼-- · 2019-01-25 13:44

肥胖患者可取侧卧位,有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 马春雨

    10:00-10:22 10:00-10:22

    临床医师-实践技能-第1讲

    临床执业医师

  • 马春雨

    15:00-15:54 15:00-15:54

    临床医师-实践技能-第2讲

    临床执业医师

  • 马春雨

    20:00-21:00 20:00-21:00

    临床医师-实践技能-第3讲

    临床执业医师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