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液分泌的调节

2019-01-24 13:27 2839浏览 2回答
胃液分泌的调节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辛宜春
1楼 · 2019-01-24 13:58.采纳回答


1.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食物是促进胃液分泌的天然刺激物。消化期胃液分泌分头期、胃 期和肠期。
(1)头期: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性分泌。前者由食物有关的形象、气味、声音等刺激视、嗅、听等感受器而引起;后者则是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由刺激口腔和咽部等处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而引起。传入途径与进食引起唾液分泌的途径相同。迷走神经是这些反射共同的传出神经,迷走神经兴奋后,除直接引起胃腺分泌胃液外,还可引起胃窦黏膜内 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后者经血液循环刺激胃腺分泌。头期的胃液分泌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原含量尤其高。
(2)胃期;主要途径有:①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短反射,引起胃腺分泌;②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③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胃期的胃液分泌酸度也高,但胃蛋白酶原含量较头期为少。
(3)肠期:神经反射作用不大,主要通过体液调节机制。十二指肠释放的促胃液素、小肠黏膜释放的肠泌酸素及由小肠吸收的氨基酸等可能参与肠期的胃液分泌。肠期的胃液分泌量较少。
.
2.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主要有以下物质。
(1)乙酰胆碱:乙酰胆碱(ACh)为副交感节后纤维末梢递质。
(2)促胃液素:胃肠激素的一种,有大促胃液素(34肽)和小促胃液素(17肽)两种分子形式,小促胃液素生物效应较强,但其半衰期较短。
(3)组胺:由胃泌酸区黏膜内的肠嗜铬样细胞合成和分泌,壁细胞上有H2受体。以上三种物质一方面通过各自在壁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独立地发挥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一定的相互影响:ACh和促胃液素均可作用于肠嗜铬细胞上各自相应的受体,促进其组胺的合成和分泌,故临**使用组胺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不仅可阻断壁细胞对组胺的直接反应,也能间接降低壁细胞对ACh和促胃液素的敏感性。
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在消化期内,除精神、情绪外,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盐酸:为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当胃窦内pH降到1.2~1.5时,胃液分泌受到抑制。 可能是盐酸直接抑制了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以及盐酸引起胃黏膜释放生长抑素的结果。当 十二指肠内pH降到2.5以下时,胃液分泌也受到抑制,可能是盐酸作用于小肠黏膜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结果。
(2)脂肪:可能与小肠黏膜释放的所谓“肠抑胃素”有关。
(3)高张溶液:可激活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以及通过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一种或几种抑制性激素抑制胃液分泌。

黄琼峰
2楼-- · 2019-01-24 13:53

感谢分享,学习啦

  • 21th收官

    14:00-22:30 14:00-22:30 05月16日 14:00-22:30

    收官大促 狂送666份好礼

    临床执业医师

  • 嘉言

    15:00-15:42 15:00-15:42

    临床医师-消化系统-第2讲

    临床执业医师

  • 嘉言

    20:00-20:38 20:00-20:38

    临床医师-消化系统-第3讲

    临床执业医师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