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热平衡

2019-01-24 13:14 2099浏览 2回答
体热平衡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后发表回答
齐惠英
1楼 · 2019-01-24 13:44.采纳回答

1.产热
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安静时)和骨骼肌(运动时)。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 依靠寒战产热(骨骼肌不随意肌紧张)和非寒战产热(代谢产热)两种形式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寒战时可使机体的代谢率增加4~5倍;非寒战产热的70%来自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 产热。在棕色脂肪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存在解耦联蛋白(UCP),UCP的作用是使线粒体 呼吸链中的氧化磷酸化和ATP的合成脱耦联,从而使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直接 转化为热量散发出来。在人类,棕色脂肪组织在新生儿体内分布较多,所以非寒战产热对新生儿的意义尤为重要。产热活动受体液和神经调节,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的最重要的体液因素,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的特点是作用缓慢,但维持时间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生长激素也可刺激产热,其特点是作用迅速,但维持时间短。寒冷刺激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寒战,通过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还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后者则通过增强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调节产热活动。
2.散热
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散热有以下几种方式。
(1)辐射散热:是机体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散热方 式。这种方式在机体安静状态下和在21℃的环境中占总散热量的比例较大,约占60%。
(2)传导散热: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3)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方式,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散失的热量均同皮肤与环境间的温差及皮肤的有效散热面积等因素有关,对流散热还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皮肤温度由皮肤血流量所控制。皮肤血液循环的特点是:分布到皮肤的动脉穿过脂肪隔热组织,在**下层形成动脉网,经迂回曲折的毛细血管网延续为丰富的静脉丛;皮下还有大量的动-静脉吻合支。这些结构特点决定了皮肤血流量的变动范围很大。在炎热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皮肤小动脉舒张,动-静脉吻合支也开放,皮肤血流量大大增加,散热作用得到加强;在寒冷环境中,则发生相反改变。当环境温度在20~30℃时,机体仅通过调节皮肤血管的口径,改变皮肤温度,即可控制机体的散热量以维持体热平衡。
(4)蒸发散热:根据汽化热原理,蒸发lg水可散发2.43kJ热量。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和对流为主要散热方式;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将成为机体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
人体的蒸发有两种形式:不感蒸发和发汗(或称可感蒸发)。前者是指人体在常温下无汗 液分泌时,水分经皮肤和呼吸道不断渗出而被蒸发的形式;后者是指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汗液中水分约占99%,而固体成分中,大部分为NaCl,也有少量KC1、尿素、乳酸等,其渗透压较血浆低,这是因为汗液在流经汗腺管腔时受醛固酮的调节,将部分NaCl重吸收所致。因此大量出汗所造成的脱水为高渗性脱水。发汗是反射性活动。人体汗腺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通过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受体而引起发汗。发汗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章辛夷
2楼-- · 2019-01-24 13:47

辛苦了!谢谢分享

  • 嘉言

    10:00-10:23 10:00-10:23

    临床医师-消化系统-第1讲

    临床执业医师

  • 嘉言

    15:00-15:42 15:00-15:42

    临床医师-消化系统-第2讲

    临床执业医师

  • 嘉言

    20:00-20:38 20:00-20:38

    临床医师-消化系统-第3讲

    临床执业医师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网校快问 · 最新文章 · 最新问题
Copy 2018 https://wenda.hqwx.com/ All R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6038139号-3 / Smrz 京ICP备16038139号-3/ 举报电话:400-678-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