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病理类型1.肠息肉(1)新生物性息肉:就是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一般认为结直肠癌大多数经过腺瘤的过程,摘除腺瘤性息肉可减少结直肠癌发生。包括管状腺瘤(最多见)、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状腺瘤。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2)非肿瘤性息肉:①幼年性息肉:为大小不等的储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②炎性息肉:最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克罗恩病、肠阿米巴等慢性炎症刺激所形成。2.肠息肉病在肠道广泛出现数目多于100颗的息肉称为息肉病。(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intestinal polyposis):常在青春发育期出现结直肠腺瘤,发生于各个肠段,逐渐增多,发生癌变倾向性很大。(2)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属于错构瘤一类,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3)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Gardner综合征):与遗传有关,癌变倾向明显,常见于30〜40岁。
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Gardner综合征):与遗传有关,癌变倾向明显,常见于30〜40岁。
赵高锋
关注
张颖
19:00-21:00 19:00-21:00 04月02日 19:00-21:00
Shadow的AI提效秘籍,用GPT4o让小白15分钟搞定3小时设计
AI启航
立即预约
嘉言
20:00-20:22 20:00-20:22 04月02日 20:00-20:22
临床医师-实践技能-第1讲
临床执业医师
马春雨
20:00-20:54 20:00-20:54 04月03日 20:00-20:54
临床医师-实践技能-第2讲
安卓版
iPhone版
多个标签请以空格隔开!
用户名/手机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入手机号码
请输入右图验证码
请输入短信验证码
提示: 未注册环球网校账号的手机号,登录时将自动注册,且代表您已同意《网站注册协议》
病理类型
1.肠息肉
(1)新生物性息肉:就是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一般认为结直肠癌大多数经过腺瘤的过程,摘除腺瘤性息肉可减少结直肠癌发生。包括管状腺瘤(最多见)、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状腺瘤。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
(2)非肿瘤性息肉:①幼年性息肉:为大小不等的储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②炎性息肉:最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克罗恩病、肠阿米巴等慢性炎症刺激所形成。
2.肠息肉病
在肠道广泛出现数目多于100颗的息肉称为息肉病。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intestinal polyposis):常在青春发育期出现结直肠腺
瘤,发生于各个肠段,逐渐增多,发生癌变倾向性很大。
(2)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属于错构瘤一类,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
(3)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Gardner综合征):与遗传有关,癌变倾向明显,常见于30〜40岁。
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Gardner综合征):与遗传有关,癌变倾向明显,常见于30〜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