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1.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分类按患病环境分类: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诊断依据: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④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⑤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①~④项中任何1项加第⑤项,除外非感染性疾病可做出诊断。(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临床诊断依据:X线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加上以下3个临床表现中的2个或以上可以诊断:①发热超过38℃;②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③脓性气道分泌物。2.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表现(1)咳嗽、咳痰(2)呼吸困难(3)体征早期体征并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出现桶状胸、肋间隙增宽,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肝浊音界下降,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感染时肺部可有湿性啰音、呼吸衰竭、长期缺氧时出现口唇紫绀、杵状指。(4)全身异常(肺外表现)表现有营养不良、肌少症、骨质疏松、贫血、抑郁、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 3.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咳嗽及少量咯血。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无显著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时偶被发现。老年肺结核患者,易被长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所掩盖。(1)全身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检查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球蛋白增高等炎性指标出现;(2)呼吸系统症状:①咳嗽:干咳,或有少量黏液痰;②咯血:痰中带血;中等量或大量;③胸壁刺痛:一般不剧烈,随呼吸及咳嗽加重; ④呼吸困难:慢性重症,或者并发气胸或胸腔积液者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检查可见:1.血常规检查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包括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如果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个/L,中性白细胞百分比超过70%,则提示为细菌引起的肺炎。老年或幼儿可能增高不明显。2.痰培养痰液标本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前采集。直接涂片,光镜下观察细胞数量,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可作为“合格”标本接种培养。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107cfu/ml,可认为是肺炎的致病菌;≤104cfu/ml,则为污染菌;介于两者之间,应重复痰培养。连续二次分离到相同细菌,浓度105~106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3.血和胸腔积液培养血和胸腔积液培养是肺炎病原学诊断的方法。血和痰培养分离到相同细菌,可确定为肺炎的病原菌。由于血或胸腔积液标本的采集均经过皮肤,故需排除操作过程中皮肤细菌的污染。明确病原学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尤其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4.X线胸片检查这是肺炎的重要检查方法,有助于肺炎的诊断。5.CT、MRI检查对于经X线胸片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可进行CT、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谢谢分享!
连健儿
关注
环球网校
18:00-22:00 18:00-22:00 02月10日 18:00-22:00
开年钜惠,买赠加倍
公司活动
立即预约
马春雨
10:00-10:22 10:00-10:22 02月06日 10:00-10:22
临床医师-实践技能-第1讲
临床执业医师
李鑫
10:00-10:29 10:00-10:29 02月06日 10:00-10:29
执业药师-药二-第1讲
执业药师
安卓版
iPhone版
多个标签请以空格隔开!
1.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分类
按患病环境分类: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
(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诊断依据:
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发热;
③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④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⑤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①~④项中任何1项加第⑤项,除外非感染性疾病可做出诊断。
(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临床诊断依据:
X线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加上以下3个临床表现中的2个或以上可以诊断:
①发热超过38℃;
②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③脓性气道分泌物。
2.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表现
(1)咳嗽、咳痰
(2)呼吸困难
(3)体征
早期体征并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出现桶状胸、肋间隙增宽,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肝浊音界下降,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感染时肺部可有湿性啰音、呼吸衰竭、长期缺氧时出现口唇紫绀、杵状指。
(4)全身异常(肺外表现)
表现有营养不良、肌少症、骨质疏松、贫血、抑郁、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
3.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咳嗽及少量咯血。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无显著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时偶被发现。老年肺结核患者,易被长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所掩盖。
(1)全身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检查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球蛋白增高等炎性指标出现;
(2)呼吸系统症状:
①咳嗽:干咳,或有少量黏液痰;
②咯血:痰中带血;中等量或大量;
③胸壁刺痛:一般不剧烈,随呼吸及咳嗽加重;
④呼吸困难:慢性重症,或者并发气胸或胸腔积液者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检查可见:
1.血常规检查
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包括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如果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个/L,中性白细胞百分比超过70%,则提示为细菌引起的肺炎。老年或幼儿可能增高不明显。
2.痰培养
痰液标本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前采集。直接涂片,光镜下观察细胞数量,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可作为“合格”标本接种培养。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107cfu/ml,可认为是肺炎的致病菌;≤104cfu/ml,则为污染菌;介于两者之间,应重复痰培养。连续二次分离到相同细菌,浓度105~106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
3.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血和胸腔积液培养是肺炎病原学诊断的方法。血和痰培养分离到相同细菌,可确定为肺炎的病原菌。由于血或胸腔积液标本的采集均经过皮肤,故需排除操作过程中皮肤细菌的污染。明确病原学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尤其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
4.X线胸片检查
这是肺炎的重要检查方法,有助于肺炎的诊断。
5.CT、MRI检查
对于经X线胸片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可进行CT、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