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厂的“能力”也很不平衡,从整体上看仍然是设备有余,开工不足,厂房宽敞,人员偏多,但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2020-07-03 09:53
766浏览
1回答
该厂的“能力”也很不平衡,从整体上看仍然是设备有余,开工不足,厂房宽敞,人员偏多,但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卡住了企业的脖子,一个是产品直接设计人员严重不足,另一个是具有特殊技术要求的A工种人员不足。这两个问题,在近两年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使得整个企业“吃不进,吐不出”。2003年在制订2004年生产经营计划时,它们就成了主要矛盾。
该厂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单位与产品
单位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项目
产品价格
元/台
14,000
5,500
4,100
单位变动成本
元/台
7,798
3,184.
2,763
直接设计定额工时
H
62
40
4
A工种定额工时
900
477
380
2004年预测需求量
台
150
500
已订货量
台
100
100
300
直接设计人数
人
8
A工种直接生产人数
120
您认为该厂应如何确定2004年的生产计划?
该厂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单位与产品
单位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项目
产品价格
元/台
14,000
5,500
4,100
单位变动成本
元/台
7,798
3,184.
2,763
直接设计定额工时
H
62
40
4
A工种定额工时
900
477
380
2004年预测需求量
台
150
500
已订货量
台
100
100
300
直接设计人数
人
8
A工种直接生产人数
120
您认为该厂应如何确定2004年的生产计划?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最新文章|
最新问题|
最新经验
这道题考核的是管理会计中的约束理论。 理论上安排生产的话要优先生成边际贡献高的产品。 用这三个产品的价格分别减去变动成本,得到每一个的边际贡献。然后根据 产品直接设计人员严重不足,具有特殊技术要求的A工种人员 这两个瓶颈。 用边际贡献除以这两个瓶颈。找到对这两个瓶颈利用率最高的产品。 优先生成这些产品。大概思路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