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文章作者”。
你想自学哲学,你
首先,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哲学是对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各门具体科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具体认识,所以,哲学归根究竟 也是来自于客观实际。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来学习哲学更便于理解和接受。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办法 ,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经验证明这两种办法 交替使用效果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用归纳法,既先列举几个生活或生产中的实例,然后从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学观点。比方 ,老师先举出上和下、教师和学生、化合和分解、自由和纪律等,然后笼统 出其中的共同点,既都存在统一 统一的双方,从而引出矛盾观点。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用演绎法,也就是用矛盾观点联系新的实际加以剖析 和说明。经过这么几次重复 ,应该说一个哲学观点就算掌握了。
其实 你应该学习看待哲学的态度
学哲学就像练功夫,基本功一定要扎实,那么首先就是要学会思考,这个思考一是要跳出日常思维去思考,甚至于超于世外的思考,天马行空,越远越好。二是要专牛角尖,刨根问底,自己肯定一个思想的同时也要去否认 它,不时 的举出反例推翻自己,到后来你会觉得没有什么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如何学习哲学
学习哲学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你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怎么来的,后来开展 成什么样子等问题。
不爱吃西瓜
关注
张君
19:00-20:00 19:00-20:00
考点精讲首课试听-管理
一级建造师
立即预约
王丽雪
考点精讲首课试听-法规
王涛
教你快速拿名校学历
自学考试
安卓版
iPhone版
多个标签请以空格隔开!
你想自学哲学,你
可以先咨询一下哲学方面的老师首先,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哲学是对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各门具体科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具体认识,所以,哲学归根究竟 也是来自于客观实际。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来学习哲学更便于理解和接受。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办法 ,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经验证明这两种办法 交替使用效果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用归纳法,既先列举几个生活或生产中的实例,然后从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学观点。比方 ,老师先举出上和下、教师和学生、化合和分解、自由和纪律等,然后笼统 出其中的共同点,既都存在统一 统一的双方,从而引出矛盾观点。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用演绎法,也就是用矛盾观点联系新的实际加以剖析 和说明。经过这么几次重复 ,应该说一个哲学观点就算掌握了。
其次,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有些同学把学科的界限分得特别清楚,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要想把哲学学好,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时要有意识地应用哲学思想进行指导,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比方 ,我问“一加一等于几?”同学们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一。”如果我再问:“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一吗?”这时同学们可能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力学中讲矢量时,当力有了方向时,就不能简单地相加了,这就是哲学教给我们的具体问题具体剖析 。<<逻辑学 >> <<中国哲学 >> <<西方哲学 >><<思想哲学 >> <<科技哲学 >> <<美学>> <<国学>>其实 你应该学习看待哲学的态度
哲学是什么 不要看的很神秘 很高贵 很不可琢磨其实 哲学是包括 在生活身边的各种小事和通识 中衍生升华出的理论和总结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哲学祝好运学哲学就像练功夫,基本功一定要扎实,那么首先就是要学会思考,这个思考一是要跳出日常思维去思考,甚至于超于世外的思考,天马行空,越远越好。二是要专牛角尖,刨根问底,自己肯定一个思想的同时也要去否认 它,不时 的举出反例推翻自己,到后来你会觉得没有什么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在练基本功的时候,你需要看一些浅显点的哲学书,最好是浅显的哲学史。学哲学不要急功近利,哲学也没有功利,一切都是基于你对智慧的热爱。推荐你看《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的故事》等。看这些书可以协助 你了解哲学的历史,哲学家的主要思想,从中你不只 能先自主思考那些哲学家提出的经典问题,还能找到哲学开展 的脉络,最重要的是防止 先入为主的思考模式,如果你一开始就遇到一个可崇敬 的偶像,你会时刻的追随,以他的思考办法 思考,这就没有了自己的主见。等你对哲学有个大约 的全貌时,你才刚刚入了门。现在就可以尝试严肃的哲学史了。首先是西方哲学史,这其中古希腊哲学最重要,古希腊以后的所有西方哲学都能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影子。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是个由简入繁的过程,一边看这些,一边接触你喜欢的哲学家原著,啃原著这个过程是痛苦而曲折的,在保证你不会崩溃的前提下适量的看,看得慢没关系,只要是再思考着,就会让你不时 的提升境界。当然你不能只是了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走到了巅峰,随后衰落,现在正在从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那里汲取养分,所以你要中西方同时看,同样是先看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比较浅显,然后是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纲要》等,学哲学就要兼容百家,掌握所有人的智慧,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另外现代哲学你不能忽略,看一下现代哲学的概要,虽然门派很杂,但是都是将古代哲学家的智慧与时俱进的结果。等到上述工作步入正轨不再痛苦,你也就是个学者了,如果是学功夫的话,你也当是武师级别了,然后你的目标就是海纳百川,厚积薄发,独辟蹊径,成为大侠了。还是看原著,但是不再是啃了,而是汲取。你到达 一个新的境界,没有什么思想会出于你的思维框架之外,没有什么人间智慧能够震撼到你了,你只需将心中气息融会贯通即可日益提升。再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塞莱斯廷预言》,这本书我一直没看完,我把它看成一本圣书,每看一点就觉得自己境界不够,别糟蹋了这好思想,等等再看吧。它其中蕴含的哲理足够让你提升到智慧之巅的境界,是《九阴真经》一样的东西,就看你能否参悟的透。最后再说说哲学的态度。希望你一直坚持 虔诚的态度,虚怀若谷的心境,苏格拉底说过,认识自己的无知。观览人间智慧之尽相,登上智慧之塔的巅峰 应该是你的理想。哲学是平静的,你也应该平静的热爱。不要狂热,不要偏向,有自己的思想,不为他人 左右。记住,答案千奇百怪,但真相只有一个。如何学习哲学
学习哲学,要学习什么才能真正学到哲学?不同的学习办法 ,直接同前面所说的“哲学何所是”、“哲学何所用”的不同理解相关。哲学不是科学,因此哲学也不具有科学的用途。科学是知识,因而具有普遍必定 性。牛顿发现的力学定律,你掌握了,你就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哲学不是知识,因而哲学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哲学不具有普遍必定 性,是十分 “个人化”的东西。科学家创造 发明 的东西我可以拿来就用,但哲学家的思想如果不化为我自己的思想,或者我的思想如果不能到达 哲学的水平,哲学对我就毫无意义。也就是说,没有普遍的哲学,只有个人的个性化哲学,例如,只有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哲学、海德格尔哲学……。因为哲学是“思想”,哲学活动是思想的活动,哲学思维的能力就是思想“能力”,而且是个人的思想。所以,如果我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思想的能力,即使我背下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于时间》,也不等于我有了自己的哲学,因为它是属于海德格尔的哲学,而不是我的哲学。《存在与时间》关于 海德格尔来说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其思想是伟大的哲学思想,但它不是我的东西,不是我的哲学,不是我的思想:因为我不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不是知识);又因为我没有思想和思想能力,所以它关于 我只是一些哲学的词句。所以即使我背下了无数伟大哲学家的原著,我可能还是哲学的门外汉——如果我只是背诵而不会思想,或者没有我自己的思想的话。只有我自己的思想才是我的哲学。学习哲学如果只是会收集、解释、概括、描述他人 的观点,那么,你学习的东西还有什么用途?例如,如果有人说:“人最终都得死,谁也不例外。因此,活着真没有意思!”会说这句话并不能说明这个人有什么伟大的思想,因为这是大多数的想法,是拿到 公认的通识 。但是,当有人对你说:“如果你永远不死,长生不老,那活着会更没有意思”时,你会感到为之一振。因为这个人说出了一个与他人 不同的思想,真正是他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哲学。所以把他人 的话背得多熟练,也不等于你有思想。因为你背出的是他人 的思想。正是在这一根本问题上,那些自我觉得 良好的人(特别是那些刚刚看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成了哲学家的年轻博士们)都在把他人 的哲学思想当作自己的哲学激动地讲授着,而不想去创新。正因为如此,在文科,没有学问的人也可以装得很有学问:只要他收集到了足够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讲出来,就可以给人以有学问的假象,好像他讲的这些他人 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思想。我们文科不只 学生容易“混”(只要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依照 一定顺序重新组合排列,就“编出”了学位论文。),而且文科教师也容易混,全国哲学界就有好多这样的“混子”。只有真正了解了哲学的实质 特征和哲学的共同 用途,我们才能知道学习哲学的共同 的办法 。哲学不是科学,不是知识,因此不能采取学习科学的办法 学习哲学。学习知识,我们是把知识自身 作为天然正确的东西加以接受。而学习哲学,在很大水平 上是反思。反思是对已经有的思想的再思想。为什么不是把所读的书直接当作正确的东西予以接受,而是需要“再思考”?因为你读的书中的思想,不是天然地就是真理。书中的思想只是作者自己 的思想,不是普遍真理。哲学没有普遍的、在任何时候都正确的一般原理。一、学习哲学的两大“功夫”中国人把中国武林侠客的武艺叫“功夫”。学习哲学也需要这样的“功夫”。读书与思考是学习哲学的两大必备的功夫。一读书1、读什么书A经典哲学原著读书主要是指读哲学经典原著。没有离开历史上那些具体的哲学家个人哲学的一般哲学,也没有离开那些独具个性的哲学观念的一般哲学原理(学习科学,我们可以不读原著,因为科学有一般原理,如经济学原理、法学原理、社会学原理等,但不存在一般哲学原理)。因此,哲学不应该有教科书。靠读“教科书”和那些二手资料 学习哲学,是学不到真正的哲学的。介绍性的二手资料 只能是“说明书”,或者“地图”,它只能协助 初学者去找原著,而不可能替代 你读原著。从理论上说,要真正学哲学,并要有所成就,你就应该读哲学史上的那些有价值的“所有哲学原著”。因为哲学是有个性的,是不能替代的。因此,读后来哲学家的著作替代 不了读先前哲学家的著作;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或柏拉图)的著作同海德格尔的著作具有同样的学习价值。我们必需 在学习哲学的问题上摆脱科学进化论的思维模式,认为既然后来的哲学已经否认 了先前哲学,就可以不必 读先前的哲学著作了。哲学不是科学,也不是知识。(如果是知识,那么,既然是已经被否认 的知识,就用不着学习了。)在哲学史上被后来否认 的东西,仍然是具有学习价值的。因为哲学不是知识,没有对错问题。哲学是观念、思想。所以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哲学史。但不是学习哲学史的教材,而是学习哲学史上的原著(当然,哲学史教材也可以作为说明书和地图使用)。当然,我说哲学史上古代原著具有同样的学习价值,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一个学习哲学的人读书都必需 从古代最早的著作一本一本地依次读。但是,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时代的哲学著作,应该都要看一看。如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近代的康德和黑格尔,现代的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每一个人的著作最少也要读懂一两本。B参考文献除了读原著之外,还需要读一些辅佐 文献,如研究本书的著作、论文等。但这些二手资料 只是学习哲学的辅佐 文献。它们是为读经典原著服务的。只靠读二手资料 是学不了哲学、也进不了哲学的大门的。这些二手资料 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们有助于初学者对原著的理解。当我们初学者还不具备读原著所需要的知识、思维办法 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先行者的理解协助 我们理解原著。这些辅佐 文献是我们读原著的“索引”、“路灯”、“地图”、“拐杖”、“说明书”,它们起的是“导读”的作用。但是,他们只能是读原著的参考,是为读原著服务的,它们决不能替代 读原著。2、钻进去与跳出来⑴钻进去读读书首先是要钻进去。钻进去就是钻到书里面去。关于 初学哲学来说,这是最困难的。在博士研究生中,能够有1/3的人真正钻进去就不错了。有些人到博士毕业,甚至连一本经典原著都没有读过。读不进去,是大多数初学者共同面对的难题。读不进经典原著,说明还没有进入哲学的大门。仅仅靠读一点通俗读物,或看哲学教科书,顶多知道一些哲学词句,是不可能真正进入哲学的大门的。检验你是否钻进去了的规范 ,就是看你是否对书发生 了兴趣,是否把主要兴趣都放到书上了。如果你读哲学原著发生 了极大的兴趣,放不下了,你的(男)女朋友找你去外边玩,你都感到心烦,非得把书读完不可,这时你就钻进去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反之,翻开书就心烦、头痛,看的是书,想的是自己的(男)女朋友,总想找一个中断读书的借口一走了之,有一点无关痛痒的小事就成为不读书的借口,那么你肯定没有钻进去。钻进去,就是要原原本本地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尽量做到不曲解文本内容。这当然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对文本做随意的不担任 任的解释是容易的。在这种解读中,主观倾向性起着决定作用。但是排除主观猜想 ,使解读契合 文本的原意则需要掌握文本涉及到的所有东西。排除主观倾向性是原原本本地解读文本的关键。理解文本,首先必需 具备理解这个问题的必要的知识。每一个哲学家说的话,其含义都包括 着这位哲学家所具有的全部知识、文化背景,甚至包括 着他个人的生活经历等十分 个性化的背景。我们只有清楚地了解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你要真正了解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你就必需 具备这个哲学家所具备的全部知识基础,并且真正了解哲学家的生活体验,你才会对他有同样的理解。这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因此任何人都不可能对文本做出原原本本的“完全理解”,只能在一定水平 上契合 作者的原意。你不具备海德格尔的全部哲学知识基础,不了解得国的文化、以及事先 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情况,不了解海德格尔自己 的生活经历,不了解德国的语言、思维及其特征,你就不敢妄言真正理解了海德格尔的著作。对一本书,在字面上知道了是什么意思,这还只是停留在语言的理解层次上,并不等于你理解了这本书的思想。关于 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也存在着理解得深浅的问题。为什么?这就与读者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前提条件有关。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完全没有读过哲学书籍、没有哲学思维的人能够理解哲学家的著作。你用市场上小商贩的思维去解读《存在与时间》,你是没有方法 理解的。因此经常有这种情况:我们的学生在读硕士时看一本书,觉得已经懂了,到读博士时,才发现原来根本没有读懂。为什么?因为他在读博士时具有了必原来丰厚 的知识背景,并且哲学思维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因而对原来读过的书的理解也深入了。只有在这时,你才能发现自己原来对书理解的幼稚与偏颇。相反,如果过了十年,你仍然觉得自己在十年前就已经读懂了该书,这只能说明你这十年没有什么进步。黑格尔说过,一句格言,从一个年轻人嘴里说出,同从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嘴里说出,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不要认为会说几个哲学概念就真正懂得哲学了。八哥也能说哲学概念,如果你教它的话,但八哥不可能理解他所说的意思。读书首先是怎么理解“文本的原本 含义”。应该尽量排除自己对原著的曲解,使自己的理解契合 原著的原本 含义。这是你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的前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对文本的反思和批判。哲学不是科学,不是知识,因此不能采取学习科学的办法 学习哲学。学习知识,我们是把知识自身 作为天然正确的东西加以接受。而学习哲学,在很大水平 上是反思。反思是对已经有的思想的再思想。为什么不是把所读的书直接当作正确的东西予以接受,而是需要“再思考”?因为你读的书中的思想,不是天然地就是真理。书中的思想只是文本作者自己 的思想,不是普遍真理。哲学没有普遍的、在任何时候都正确的一般原理。读哲学的书,重要的不是知道了他的结论,而是要了解书中得出结论的过程、逻辑和办法 。读书(听棵)重要的不是要知道他说了什么,而是通过书中所说的东西,能够“思”出他没有说出的东西。这没有说出的就是他的思考的逻辑、解释原则、思维方式等。而正是他思考的逻辑、解释原则和思维方式,才是对我们学习哲学和哲学思维最有用的东西,而书的结论的用途则是微乎其微的。这正是哲学同科学的区别。学习科学主要是掌握其结论,而学习哲学则主要不是其结论,而是它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是了解作者的解释原则、思维过程以及作者所使用的办法 。这才是我们要拿到 的东西,因为我们学习哲学就是获得这些东西,以使自己具有哲学思维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不能通过记住结论就能学会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第一,a理解文本首先把文本放在它发生 的社会历史时代去考察。因为任何哲学思想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 的,都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对那个时代的人类生存问题的思考。同是一句话,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说出来可能就具有不同的含义。b同样,也必需 联系它所在时代的理论背景来理解。c还有,要知道在这种理论形成以前,作为这种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的情况。文本的话总是有其思想来源,并针对事先 的某些观点的,。对这些不了解,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第二,理解文本还必需 注意剖析 书中的每一个论断的具体含义。凡论断都在在某种意义上下是论断,任何一个论断都不具有普遍的、在任何意义上都适用的绝对性质。通常我们说真理都是具体的,就是说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对的。书中的论断也都只有在它所具有的特定含义上才是对的。如果我们不去剖析 论断确实 切含义,把它当成是在任何地方都适用的绝对的东西,就会发生理解上的错误。第三,注意解决哲学知识基础缺乏 的问题,为读懂哲学著作发明 条件思想条件。在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人们忙忙碌碌地记笔记,搜集资料、买书……,然后贮存 起来“以备后用”。就像蚂蚁忙碌着收集食物准备越冬一样。他们不只 不思考,甚至书也不看,以为只要有了这些资料,就算学到了哲学,以为只要有了这些资料 ,以后写论文就没有问题了。其实,如果你现在不去读书思考,你收集的这些资料关于 你提高哲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是毫无用途的废物!因为你的哲学素养没有拿到 提高,那么,你以后如果读书,就仍然是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下去读书,你对书的理解就不会有所前进。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必需 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认真理解每堂课教师讲的内容,不能把现在的学习任务留待将来去解决。听完课后,就应该依照 学习的要求去读该课应该读的那些书,以便充沛 理解教师讲的内容。因为你以后的读书能力,是通过现在的学习获得的。现在的读书效果 ,对你以后的学习是前提。你现在没有好好学习,就丧失了以后学习的条件。读书首先有在理解上下功夫。但我们的很多学生恰恰是忽视了这个环节。本科生的学习就是把哲学当知识,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读原著。他们只是上课记笔记,到考试前,把笔记分解成若干题目,依照 问题做答案,然后背下来等到考试时再搬到试卷上。学生的头脑只是起到了一个“中转站”的作用。考试完毕,就什么都忘掉了。这种学习办法 怎么能够学到哲学?⑵站在书上读这似乎同上面讲的“理解文本的原本 含义”是相互抵触 的。其实,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的。学习哲学,读书,最终是要形成我们自己的哲学观点和哲学思维能力。因此,学习和读书就必需 有反思和批判意识,在对原著观点的原本 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要对原著的观点进行反思。否则,就不能通过读书形成我们自己的观点。如果把原著当作绝对真理去信仰,那是是宗教态度而不是哲学态度。这样读书也根本不能形成有别于原著的新的观点。宗教的教义不必 反思,也不能批判;科学知识也不能反思和批判。而哲学的本性就是对原有的思想不时 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以形成新的思想。“理解文本的原本 含义”是读书的第一步,它也是对文本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前提。但不能总是停留在第一步。当我们了解了文本的原本 含义之后,就应该从书中“跳出来”。“跳出来”的含义,首先是指:不要陷入文本的细节中不能自拔。如果陷入对细小论断的解释中,我们就无法在总体上掌握 文本的总体思想。这就如“近视眼”,看得清眼前的芝麻,却看不清远处的西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我们在读文本的每一个细节时,都应该把其中的某一个观点、一个论断、一句话放到全书的总体中去理解和掌握 。文本的作者在书中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是从作者的总体思考中得出的,都离不开和总体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读书时,也必需 在总体中掌握 文本的局部观点,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原本 的思想。这就是说,我们在读书时,要跳出书的细节,在总体上掌握 细节。当我们“钻进去”后,还必需 能够跳出来“站在书上”去读。“站在书上”,才能够使我们对书的总体一览无余,从总体上掌握 书的每一个细节。⑶跳出来批判地读这已经是进入了读书的比较高级的阶段。这是进入了反思的阶段,也是开始形成自己思想的阶段。但是,要批判地读书,首先必需 对原著的本意有准确的理解。因此,准确读理解原著的原本 含义,是批判的前提。有些人在读他人 的著作时,根本没有认真地读懂他人 的著作,就对他人 的观点大加批判。而他所批判的东西根本不是被批判者的原本 观点。这就不是做学问的严肃态度。在关于某些观点的商榷文章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特别是我们经常看到那些连马克思的书都没有看过,仅仅凭借一点二手资料 就人云亦云地对马克思说三道四的现象。读书是读者与书的作者的对话,用你自己的思想同书中的思想之间进行的对话。在对话中,你的精神境界和思的能力也拿到 了提高。相反,如果只是接收,你接收过来的就是毫无用途的东西。哲学的本性是批判、创新。哲学是个性化的学问。已经有的思想固然是伟大的。但随着时代的前进,旧的思想总会过时。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只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才是有用的。哲学作为“思想”不是知识。思想的意义在于更新。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新思想,总是重复他人 的思想,那么,你在哲学研究这个方面就毫无价值。思想领域的工作的意义就在于你有新的不同于他人的思想。因此,如果没有创新,哲学的研究就毫无意义。哲学家福科在《性史》一书中已经 这样说:“哲学……要不是努力弄清如何以及在何种水平 上才能以不同的方式思维,而是去为早已知道的东西寻找理由,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大多数人在还没有对这个世界思考之前就已经熟悉和习惯了这个世界。认为世界原本 就应当如此。我们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把忙于谋生当成了人生的意义。哲学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从不习惯于这个世界,他们要问为什么,他们一生都像儿童一样敏感,没有让琐碎的生活磨掉好奇心。有人说,哲学家是把童心坚持 了一生的人。”“审慎而批判地反思大多数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这是哲学的主要任务,正是这一任务,使得哲学探索成为一项有价值的活动。”如何做到批判地读书,其前提条件是要有自己的新的“哲学立场”。如果说要理解文本的原本 含义,就必需 逾越 一切主观立场的话,那么,要反思文本就必需 要有自己的新的“哲学立场”了。哲学立场,就是哲学解释原则。哲学的对个别问题的观点都是从属于总体的解释原则的。解释原则包括思维逻辑、价值观、新视角等。各个历史时代的那些代表时代的哲学家都自己共同 的解释原则,即都有自己的共同 的哲学立场。只有具有自己的共同 的解释原则,才会有自己的共同 的哲学。过去的哲学著作和哲学家的观点都是在旧的解释原则的支配下形成的。如果不逾越 旧的解释原则,从根本上说就不会有哲学创新。新的哲学解释原则的形成,依靠的是对时代的人类生存问题的感悟。这一点不容易做到,需要一定的哲学的悟性。如果你把哲学作为知识来讲,你就必需 尽量消除主观立场,即不能有什么解释原则。只有消除了主观立场,才能做到对知识的客观“叙述”。我们的很多博士论文其谈够不上哲学论文,只不过是对已经有的旧哲学观点的综合、分类的客观描述而已。对知识的客观描述不容许有自己的“解释原则”,客观描述是要求无立场的描述。如果有自己的解释原则,那么就不可能地道 客观地进行描述了。但哲学不是知识,哲学研究不要求对旧哲学观点的客观描述,而是要求在新解释原则的统摄下反思旧观念,创建 新的观念。这是依据哲学与科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没有新的解释原则,就谈不上创新。二思考1、思出“其所以然”思考应该是哲学学习的又一必备功夫。哲学不同于科学。科学通过实验拿到 验证的结论就是有用的。而哲学是思想。思想只有通过思考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结论就是有用的。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知道其中的原理。但哲学就不同了。哲学是个性化的。你在读书时记住的结论是他人 的哲学而不是你的哲学。我们要有自己的哲学,就主要不是记住他人 的结论,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思想的能力。这只有通过对他人 的思想进行重新思想。所谓“理解”,不是“记忆”,而是要弄懂其中包括 的“道”和“理”。而道和理是只有通过对所读之书中的结论重新进行思考才能获得。因此,学习哲学,不只 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容易,作为结论,书已经告诉了你“其然”是什么(结论),而“所以然”就得靠你通过思考去寻找了。所以,学习哲学,读书如果离开思考,就等于没有读。如果只是记住了书中的词句,而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等于没有学习到哲学。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哲学不是科学,不是知识。如果是科学知识,那么,你收集的、你记住的,就属于你的了,你可以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哲学、思想就不同了。你记住的思想再多,也不是你的,而是他人 的。你等于什么也没有。思考不只 包括读书过程中的思考,而且还包括读书之外(之后)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把思考叫作“冥想”。读书与思考的时间比例,硕士研究生应该起码是四必比一,即看四个小时的书,起码应该有一个小时的读书之外的独自 的思考时间。你可以躺在床上闭目冥想,或者多带带 一个人道外边散步,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哲学问题。博士研究生起码应该是三比一;毕业后,初搞哲学研究的起码应该是二比一,而进入比较高级研究的起码是一比一,甚至需要更多的思考时间而更少的读书时间。你的效果 不是从书中抄来的,而是你“想”出来的。而不思考,只知道收集资料 ,你的论文就只能是抄他人 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思想。2、思出自己的新思想读哲学的书的过程,不是如地主敛财的过程那样,把它接受过来(背下来),在头脑中贮存 下来就算拿到 了。读哲学书的过程是一个理解书的过程,并通过对书的理解,“思”出或“悟”出自己的思想的过程。二、如何提高“读书”与“思考”的能力一般说来人们是把学哲学看作是写哲学论文的前提。这当然是对的。不学习,自然不能写哲学论文。但是,人们却没有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写也是学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写”,也不能学好哲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通过“写”,才能把问题明确起来并逼迫你对问题进行思考。写论文,给学习者提出了思考的问题。而在此以前,学习者对某一个方面的哲学理论要回答的问题并不明确。要写,就逼迫学习者必需 弄清要研究的专题包括哪些问题、必需 回答哪些问题。问题清楚了,就使学习者能够围绕着这些问题去看有关方面的书,并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这样,既使得读书有了问题可循,因而就一方面使读书防止 了死记硬背结论的现象,加深了对书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带着问题读书,对书中讲的哲学问题的理解也加深了。一培养“问题意识”为什么只有明确问题才能使理解深入并使我们进入真正的哲学研究?这还是由于哲学同科学知识不同。哲学离不开问题。哲学不是去迎接挑战,而是主动去挑战,是理性主动的去挑战一切已经存在的不完满的思想。哲学就是把思想中原本 很稳定坚实的东西都变成了问题,哲学就是提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哲学都是“怀疑主义”。理性的实质 是自由。它不会满足现有的一切思想。总是认为它不完满不完善。哲学的探索总是以绝对完满的思想为目标。但是,我们也必需 明白,实际上哪个时代的哪个哲学家的思想都不可能到达 绝对完满的境地,因而他们所追求的“绝对的”、“永恒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永恒的、绝对完满的,因然后 来的哲学家才会继续追问,并反思和否认 前人的结论,以一种新的“绝对的”、“永恒的”价值指向否认 前人追求的价值指向。因此,学习哲学必需 具有问题意识。哲学就是提出新的问题并做出回答,或对已经提出的老问题做出新的回答。总之哲学就是回答问题。可见,哲学与“问题”存在着必定 的联系。没有问题就没有哲学。因此,关于 学习哲学来说,就必需 时刻把问题放在心中,反思旧思想,给旧思想提出问题,并从对生存中呈现 的新的现实问题中发现新的哲学问题。二学习态度:必需 逾越 利欲追求哲学作为人文精神,不为人们提供科学知识。因此,企图通过哲学获得物质财富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关于 人们的这种图谋来说,哲学是无用的。哲学是人文精神。他追求的是高尚 和美好的精神境界。抱着功利主义的利欲熏心的态度学习哲学,只能是对哲学的糟蹋和侮辱。学习哲学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你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怎么来的,后来开展 成什么样子等问题。
中国的哲学你接触可能比较多,西方的哲学最先应该是在希腊开始。你大致先了解一下一时代的伟大的哲学家,像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然后你在找一些你感兴趣的书看。生活中也是处处皆哲学,要用心去看世界。无师自通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