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试题注税
收藏【导读】2025年税务师考试的具体时间考试时间是2025年11月15日至16日,考试科目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5年税务师各科考试时间安排
11月15日考三科,具体时间:
09:00-11:30 税法(一)
13:00-15:30 税法(二)
16:30-19:00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11月16日考两科,具体时间:
09:00-11:30 财务与会计
14:00-16:30 涉税服务实务
2025年税务师各科考试题型
(一)《税法(一)》《税法(二)》
题型:单项选择题(40题×1.5分)、多项选择题(20题×2分)、计算题(2大题×8小题)、综合分析题(2大题×12小题)。
特点:
计算题侧重单一税种(如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的计算逻辑,综合分析题常跨税种考查(如增值税+消费税)。
税务师“三税”(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与注会《税法》内容高度重合,但税务师更注重政策细节和实操应用,例如2025年《税法(一)》新增《增值税法》附录及数字经济税收政策,需单独学习。
(二)《财务与会计》
题型:单项选择题(40题×1.5分)、多项选择题(20题×2分)、计算题(2大题×8小题)、综合分析题(2大题×12小题)。
特点:
会计部分占比约70%,重点考查存货、固定资产、收入准则等基础核算;财务部分占比30%,需掌握财务管理公式(如本量利分析、财务比率计算)。
与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的重合度达80%,但税务师题目难度较低,建议通过注会知识快速覆盖后,补充税务师特有的基础财务知识。
(三)《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题型:单项选择题(40题×1.5分)、多项选择题(20题×2分)、综合分析题(5大题×8小题)。
特点:
民商法(合同法、公司法)占比约60%,与注会《经济法》重合度较高;行政法、刑法部分需单独学习,例如破产法新增考点需结合案例强化记忆。
综合分析题多以案例形式考查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需重点关注2025年政策调整(如数字经济相关法律规范)。
(四)《涉税服务实务》
题型:单项选择题(20题×1.5分)、多项选择题(10题×2分)、简答题(5题×8分)、综合分析题(2题×25分)。
特点:
主观题占比64%,重点考查纳税申报、税务代理、税务检查等实务操作,例如电子税务局模块操作、纳税申报表填写(2025年新增考点)。
需结合《税法(一)》《税法(二)》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建议在掌握注会税法后,通过模拟系统(如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强化实操训练。
税务师答题技巧
客观题:
多选题:税务师多选题评分规则严格(少选得部分分,错选不得分),需谨慎选择。例如《税法(二)》中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条件需精准记忆。
计算题:重点练习高频考点(如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避免因公式混淆失分。
主观题:
简答题:《涉税服务实务》的简答题需用专业术语作答,例如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税务争议的解决途径等,建议结合官方教材例题总结答题模板。
综合分析题:通常跨章节考查,例如增值税纳税申报与会计处理结合,需通过真题训练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详细信息,希望能帮助大家。点击“免费短信提醒”一键预约报考提醒,对于考试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随时咨询环球网校。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将发布税务师考试成绩查询公告,应试人员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考试成绩,打印成绩单。2025年税务师成绩查询公告预计在12月公布。
一、2025年税务师考试何时公布成绩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发布考试成绩查询公告后,应试人员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考试成绩,打印成绩单。
以下是历年税务师考试时间及成绩查询时间,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税务师近5年成绩查询时间 | |||
年份 | 成绩查询时间 | 星期 | 考试时间 |
2025年 | 预计12月前后 | 工作日 | 11月15日、16日 |
2024年 | 2024年11月23日10:00起 | 星期六 | 11月2、3日 |
2023年 | 2023年12月28日10:00起 | 星期四 | 11月18、19日 |
2022年 | 2023年2月23日10:00起 | 星期四 | 11月19、20日,补考12月24日、25日 |
2021年 | 2022年1月28日10:00起 | 星期五 | 11月13、14日 |
2020年 | 2020年12月15日10:00起 | 星期二 | 11月7、8日 |
二、税务师考试成绩有效期多久
考试成绩实行5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考试人员须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的考试;免试人员须在连续4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的考试。
三、税务师考试合格标准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33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行相对固定合格标准有关事项的通告》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实行相对固定合格标准,各科目会格标准为试卷满分(140分)的60%(84分)。
四、考下税务师可以做什么工作
有税务师证书的专业人才主要为公职人员、企业人员和事务所执业人员,考取税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方向发展。
1.通过税务师考试的税务干部,可与注会、司法人才一样,进入各级税务机关人才库中。如能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在政府税务部门从事纳税征管和稽查等工作。
2.拥有税务师证书的人才多在金融、投资、保险、地产等行业的企业中从事税务和财务工作,如纳税筹划和管理等。
3.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对税务师持证人的需求巨大,对于纳税筹划、税务代理、税务咨询、税务顾问以及其他涉税事务的办理等工作,都需要有税务师证书的人才。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详细信息,希望能帮助大家。点击“免费短信提醒”一键预约报考提醒,对于考试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随时咨询环球网校。
【摘要】税务师考试共设五门科目,分别是《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财务与会计》。
一、税法核心科目:《税法(一)》《税法(二)》
《税法(一)》和《税法(二)》是税务师考试的基础科目,二者相辅相成。《税法(一)》主要涵盖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流转税内容,重点突出增值税,考生需熟练掌握各税种的概念、税率、计税依据及税收优惠政策;《税法(二)》侧重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学习时要关注不同税种间的差异与联系,尤其在扣除项目、税收优惠等方面需重点把握。
二、实务与法律科目:《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涉税服务实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以税法知识为基础,注重实际操作与应用,常结合具体案例考查税务代理、纳税申报、税务筹划等内容,对考生的实务处理能力要求较高;《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内容广泛,涉及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等多方面法律知识,知识点繁杂,考生需准确记忆各类法律条文,并学会运用法律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财会综合科目:《财务与会计》
《财务与会计》包含财务管理和会计两部分内容。财务管理部分主要讲解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与分析等内容;会计部分则涵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的核算及财务报表编制。该科目注重计算与理解,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和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公式运用和账务处理方法。
税务师的五门考试科目各有特点,考生在备考时需结合自身基础与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把握各科重点,才能更高效地备考,提高通过考试的几率。
【导语】税法一+税法二主打“基础理论”,覆盖增值税、消费税、企税、个税等,像背法律条文+数学计算的结合体。难在“碎”——知识点多且杂,税率、优惠政策年年变,一不小心就记混。涉税服务实务堪称“地狱级缝合怪”,它把税一税二的知识揉碎了,再让你解决企业报税、税务筹划等实际问题。
三税一起考难度
根据2025年考试大纲及考生反馈,三科难度呈现“基础-深化-综合”的阶梯式分布:
《税法一》:以增值税、消费税为核心,知识点集中且计算逻辑清晰,适合作为入门科目。
《税法二》:侧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需结合会计利润计算,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涉税服务实务》:以纳税申报、税务代理等实务操作为核心,涉及三税知识点融合,主观题占比达50%,需考生具备跨科目综合运用能力。
难度对比:
客观题:三科均包含单选、多选题,但实务科目多选题陷阱更多,需精准识别“错误选项”。
主观题:实务科目设置简答题(40分)和综合题(50分),要求考生用文字阐述计算逻辑,非机械套公式。
税务师三税一起考可行性
1、科目关联性:
税法一、二为实务提供税种计算基础,如增值税申报表填写需依赖税法一的计算逻辑。
实务科目中,纳税调整、税收优惠等实务操作需结合税法二的企业所得税规则。
2、备考效率:
避免重复学习:若分开备考,实务科目需重新复习税法一、二内容,增加时间成本。
政策联动性:税法类内容更新频繁(如2025年增值税税率调整),联考可减少政策变动带来的重复学习压力。
适合“三税”一起考的人群
1、基础扎实,税法知识储备丰富的考生
适合人群特点:
如果你拥有会计、财税或法律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或已通过初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税法部分)等考试,对税法体系有较为全面的理解,那么“三税”联考对你而言将如鱼得水。
分析:
税法一、税法二作为基础科目,侧重于实体税种的理论与计算,而涉税服务实务则更强调实务操作与政策应用。三者相辅相成,基础扎实的考生能快速串联知识点,减少重复学习成本。例如,我在备考时,凭借CPA税法的基础,对“三税”中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的理解更加深入,复习效率显著提升。
2、备考时间充裕,学习计划性强的考生
适合人群特点:
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若能提前规划,保证每日至少3-4小时的高效学习时间,或全职备考者有6个月以上的集中复习期,选择“三税”联考更具可行性。
分析:
“三税”内容体量较大,需系统掌握税法原理、政策更新及实务操作。合理的时间分配与计划执行是关键。例如,我曾用4个月时间分阶段攻克:前2个月精读教材+网课,第3个月强化练习+错题复盘,最后1个月模拟考试+冲刺背诵。通过制定详细计划并严格执行,最终顺利通过考试。
3、希望快速取证,提升职场竞争力的考生
适合人群特点:
对于急需税务师证书作为职业跳板(如晋升、转岗)或求职加分的考生,“三税”联考能显著缩短取证周期。
分析:
税务师考试要求五年内通过五科,而“三税”作为核心科目,通常一年内即可完成。通过联考后,考生可将剩余精力集中于《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加速整体备考进程。例如,我在拿到“三税”成绩后,仅用一年时间便攻克剩余两科,成功获得税务师资格,为职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4、善于总结归纳,擅长跨科目融合的考生
适合人群特点:
若你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能将税法原理与实务案例结合分析,善于构建知识框架,那么“三税”联考将助你发挥优势。
分析:
“三税”的联动性体现在:税法一、二的税种知识是实务操作的基础,而实务中的案例分析又需回归税法原理。例如,在涉税服务实务中处理增值税申报时,需结合税法一中的进项税额抵扣规则与税法二中的特殊行业税收政策。通过总结归纳,考生能更灵活地应对跨科目考点,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5、有辅导资源支持,或自律性强的考生
适合人群特点:
无论是选择报班跟学(如线上课程、面授班),还是自学成才,考生需具备获取优质学习资源的能力,或拥有极强的自我驱动力。
分析:
税务师考试内容更新快,政策性强,借助专业辅导机构或行业专家指导,能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例如,我通过参加某机构的“三税”联考班,不仅获得了系统化的知识梳理,还通过模拟考试和答疑服务,有效提升了应试技巧。当然,自律性强的考生也可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加入备考社群等方式,保持学习动力。
备考策略
1、基础阶段(3-4个月):
学习顺序:税法一→税法二→实务,确保实务科目有扎实的税种计算基础。
工具推荐:官方教材+思维导图(如“增值税计算流程图”),帮助梳理知识点。
2、强化阶段(2个月):
重点突破:实务科目需强化纳税申报表填写、税收优惠计算等实务操作。
资源利用:历年真题(尤其是2022-2025年)中实务科目案例分析题,掌握出题规律。
3、冲刺阶段(1个月):
模拟考试:使用机考系统,适应实务科目主观题输入。
错题复盘:针对实务科目多选题和简答题的易错点,整理“错误选项识别模板”。
【导语】税务师考试包含《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五科,各科难度差异显著。税务师考试五科难度并非均等分布,而是呈现“基础-进阶-综合”的阶梯式特征。根据历年考生反馈,难度排名大致为:《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税法二》>《税法一》,一次通过税务师五科需具备扎实基础、高效时间管理与良好心理素质。通过科学规划、选择合适工具与实战训练,考生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税务师难度概览
税务师考试共设五门科目,分别为《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及《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每门科目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考查重点,对考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及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一次过五科的难度不容小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体系庞大:五门科目涵盖了税法、财务、法律等多个领域,知识点繁杂,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
考查深度与广度兼具: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还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时间管理挑战: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备考五门科目,对考生的时间规划和执行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各科难度深度解析
1、《税法(一)》与《税法(二)》
难度概述:作为税务师考试的基石,《税法(一)》和《税法(二)》主要考察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核心税种的基本原理、政策规定及计算方法。两者内容紧密相连,前者侧重于商品劳务税,后者则聚焦于所得税及财产税,难度相对较低,但知识点繁多,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记忆能力和一定的计算能力。
个人感受:初次接触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税种和税率,确实感到有些吃力。但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制作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并配合大量习题练习,逐渐掌握了税法的基本逻辑和计算技巧。
2、《涉税服务实务》
难度概述:该科目将税法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要求考生不仅理解税法规定,还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涉税问题。内容涵盖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务筹划、税务审计等多个方面,对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个人感受:此科目难度较大,尤其是案例分析题,需要考生具备快速分析问题、准确运用税法知识的能力。备考时,我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进行练习,不断积累实践经验,逐渐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财务与会计》
难度概述:作为税务师考试中唯一涉及财务会计内容的科目,《财务与会计》涵盖了财务管理和会计实务两大领域,内容广泛且深入。要求考生不仅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需具备财务分析、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财务管理能力。
个人感受:对于非财务专业背景的考生来说,此科目难度较大。我在备考过程中,通过系统学习财务会计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财务分析练习,逐步克服了理解上的障碍,提高了应试能力。
4、《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难度概述:该科目涉及行政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领域,内容繁杂且抽象。要求考生不仅熟悉相关法律条文,还需具备法律思维和法律适用能力。
个人感受:法律条文的学习需要耐心和细心,我在备考时采用了“理解+记忆”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同时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提高了法律条文的运用能力。
不同考生一次过五科
1、学习背景与专业基础
会计/税法专业考生:具备税法原理、会计处理等基础知识,对《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三科理解较快,需重点突破《涉税服务实务》与《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的实务操作与法律条文记忆。
零基础考生:需从基础概念学起,通过系统学习建立知识框架,需投入更多时间夯实基础。
2、时间管理与自律能力
全职备考者:每日可投入6-8小时学习,适合采用“三轮复习法”(基础→强化→冲刺),通过高强度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在职备考者:需利用碎片化时间(如通勤、午休)学习,结合周末集中复习,需高效规划时间并保持自律。
3、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五科联考压力巨大,需具备良好抗压能力,可通过模拟考试、心理调适等方式提升心理韧性。
高效备考策略与建议
1、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备考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计划应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复习进度等,确保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2、理解为主,记忆为辅
税务师考试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解知识点背后的原理和逻辑,而非死记硬背。通过做题、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强化练习,查漏补缺
做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同时,做题还能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提高应试能力。
4、合理分配时间,注重效率
在职考生应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如上下班途中、午休时间等。同时,要注重学习效率,避免无效学习和拖延。可以采用番茄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5、保持心态平和,积极应对挑战
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此时要保持心态平和,积极面对挑战。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