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成绩
收藏【导语】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7个科目,其中专业阶段6科,综合阶段1科。专业阶段考试科目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科目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二),考察实务应用能力。专业阶段6科需在5年内通过,综合阶段1科无时间限制,2025年考试时间已定,考生需要做好科目搭配,要充分利用各科目之间的关联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注意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采用“6+1”模式。
专业阶段考试包含六门科目,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每门科目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考生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六门科目,单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这六门科目各有特点,例如《会计》是考试的核心科目,备考时长通常在350 - 480小时,涉及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高难度章节;《财务成本管理》需要掌握108个公式模型,计算量占卷面90%;《审计》考验流程逻辑,如收入舞弊审计七步法,需通过实务案例培养职业判断;《经济法》中证券法、破产法等必考法条占比超60%,建议采用口诀记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近几年侧重数字化风险、ESG等前沿议题。
综合阶段考试仅有一科,即《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试卷一常跨会计、税法考企业重组税务处理,要求考生具备多维度分析能力;试卷二侧重管理咨询与业务分析,涵盖财管、战略、经济法内容,注重实务案例分析,需模拟真实工作场景提出解决方案。两科试卷满分各为50分,合计得分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
科目搭配原则
1、难易搭配原则
将难度较大的科目与相对简单的科目相结合,能有效平衡备考压力。例如,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属于“难”科目,而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则属于相对“易”科目。像会计与经济法搭配,会计偏理解,经济法偏记忆,适合时间有限的考生;会计与税法搭配,会计为税法提供核算基础,增值税、所得税等内容高度关联,两者结合能形成财税知识闭环。
2、关联性搭配原则
选择内容关联度高的科目组合,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会计与审计在理论和方法上彼此渗透,二者联系密切,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同时备考可相互促进;会计与税法关系紧密,所得税问题是贯穿会计的一根主线,涉税会计处理也是会计考察的重点,同时学习两者对整体把握会计教材帮助很大;审计与会计存在30%知识点重合,审计案例分析的逻辑训练还能为战略提供解题思路;战略科目是从原考试制度下的财管科目中拆分出来的,财管与战略的联系非常紧密,适合财管专业或管理学专业,具有一定会计和财管基础的学员首年报考。
3、时间分配原则
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合理搭配科目数量。全职考生时间较为充裕,建议每年报考3-4科;在职考生由于工作等原因,时间有限,建议报考2 - 3科,避免战线过长。例如,有管理知识背景或计算能力强的在职考生,可选择财管与战略搭配,财管侧重计算,战略侧重分析,两者可互补,提高备考效率。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安排
2025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时间为8月23日至24日;综合阶段定于8月24日,具体安排如下:
专业阶段
8月23日(星期六)
08:30-11:30 会计(第一场)
13:00-15:00 税法
17:00-19:00 经济法
8月24日(星期日)
08:30-11:00 审计
08:30-11:30 会计(第二场)
13:00-15:30 财务成本管理
17:00-19:0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
8月24日(星期日)
8:30-12:0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注意:专业阶段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需合理规划备考周期,避免成绩过期。
不同考生群体的科目搭配建议
1、零基础或时间紧张的考生
可选择两科组合,如会计+税法。会计为税法提供核算基础,两者内容关联度高,且经济法难度较低,也可与会计搭配,以减轻备考压力。这种搭配方式能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攻克重点科目,同时利用科目之间的关联性,提高学习效率。
2、全职考生或基础较好的考生
可考虑三科组合,如会计+审计+税法。会计与审计、税法关联紧密,适合有实务经验者。不过该组合难度较高,需投入较多时间。另外,会计+财管+税法也是不错的选择,会计为财管打基础,财管与税法在计算和实务方面都有一定要求,适合理解能力强、逻辑思维清晰的考生。
3、学霸或全职备考的考生
可选择四科及以上组合,如会计+审计+财管+税法。这一组合涵盖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主要科目,能全面覆盖考试知识点,提高通过考试的几率。但挑战也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导语】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备考重点明确,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科目进行备考。对于首次报考的考生,建议从会计和税法入手,打好基础后再逐步学习其他科目。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合理的备考计划也是成功通过CPA考试的关键。
注册会计师各科备考重点
1、会计
重点章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金融工具、收入、费用和利润、所得税、合并财务报表等。
备考策略:掌握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应用,熟练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强化会计处理和核算能力。会计是CPA考试的基础科目,分值占比高,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备考。
2、审计
重点章节:审计概述、风险评估、审计依据、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审计报告等。
备考策略:将审计当语言学,理解其逻辑,梳理串联逻辑。重点掌握审计准则、审计程序、审计证据、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系统等核心考点。多做真题,总结答题套路和术语。
3、财务成本管理
重点章节:资本预算、资本结构、流动资金管理、成本计算和控制等。
备考策略:重点掌握公式并标记推导变化,结合做题提高解题能力。注意知识串联,培养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税法
重点章节:增值税法、消费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等。
备考策略:熟悉税法的基本规定和计算方法,理解税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多做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经济法
重点章节: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等。
备考策略:经济法主要在于理解和记忆,通过举例子等方式理解知识点,再通过做题强化记忆。掌握法律规则,熟悉法律实务操作流程。
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重点章节:战略分析、战略选择、风险与风险管理等。
备考策略:理解并掌握公司战略的基本理论和框架,熟悉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结合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册会计师第一次报名报哪一门好
首次报考注册会计师的考生建议优先选择《会计》+《经济法》或《会计》+《战略》。会计作为核心科目,涉及30章内容、8章重难点,耗时需350-400小时,但学完后能打通审计、财管等科目的底层逻辑。
搭配《经济法》可发挥“文理结合”优势——前者重理解,后者重记忆,避免长时间陷入计算题疲劳;若选《战略》,其7章内容中仅2章重难点,200小时即可完成一轮复习,适合时间紧张的考生。两科组合既保证学习深度,又维持备考节奏,避免“开局即劝退”。
首次报名科目推荐
对于首次报考CPA的考生,建议从以下科目入手:
1、会计
推荐理由:会计是CPA考试的基础科目,分值占比高,且与其他科目有紧密的联系。学好会计有助于后续科目的备考和学习。
备考建议:打好基础,不要只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要注重理解和应用会计准则,提高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能力。
2、税法
推荐理由:税法与会计有密切的联系,学好税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会计中的所得税处理等问题。同时,税法也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科目,可以单独报考。
备考建议:熟悉税法的基本规定和计算方法,多做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审计(如果时间充裕)
推荐理由:审计虽然学习周期长,但学好审计有助于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问题,对后续科目的学习有帮助。
备考建议:将审计当语言学,理解其逻辑,梳理串联逻辑。多做真题,总结答题套路和术语。
注册会计师考试如何备考
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较高,考生应当合理规划备考方案,以下备考方案仅供参考:
1、基础阶段(3-6月):用新旧教材对比梳理框架,重点攻克《会计》的合并报表、《税法》的增值税链条,配合思维导图强化记忆;
2、强化阶段(7-8月):主攻近5年真题,《审计》需整理“审计程序-证据链”模板,《财管》每天练习3道综合计算题,错题本按“知识点盲区”“计算失误”分类;
3、冲刺阶段(考前1月):全真模拟机考,重点训练《战略》案例题答题话术,《经济法》法条采用“关键词记忆法”。
【导语】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分为注册登录、信息填报、资格审核及缴费四个步骤。考生需登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或通过“中国注会协会”公众号操作。零基础考生建议遵循“1基础+1难度适中”原则,首年优先选择《会计》搭配《税法》或《经济法》。在职考生若计划2年拿证,推荐“3+3”模式:第一年选择《会计》《审计》《税法》,聚焦实务逻辑;第二年主攻《财管》《战略》《经济法》,解决计算与记忆类科目。冲刺阶段注意《财管》需保证200小时以上机考训练,避免因公式操作生疏失分。
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
1、登录/注册
考生需登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初次报考的人员需进行注册,确保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选择考试阶段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生类型(如内地考生、港澳台考生等)和考试阶段(专业阶段、综合阶段)。考生类型选定后将无法修改,请慎重选择。
3、填写报名信息
如实填写报名所需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报考考区等。这些信息将用于准考证和证书的制作,务必确保无误。
4、上传照片
首次报名人员需上传本人近1年的1寸免冠白底证件照片,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和考试合格证书。请确保照片格式和大小符合要求,避免因照片问题影响报名。
5、选择考试科目
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一个或多个科目。
6、确认填报信息并缴费
核对关键信息,确保无误后完成缴费。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和缴费是分开进行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否则视为放弃报名。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搭配策略
1、两科报考方案
会计+税法:会计和税法是注册会计师组合的黄金搭档,两者在所得税方面联系紧密,有利于考试的准备。
会计+经济法:对于时间有限或基础薄弱的考生,会计和经济法的搭配可以在理解和记忆之间找到平衡。
审计+战略:审计和战略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搭配报考可以减轻重复学习的压力。
2、三科报考方案
会计+税法+经济法:这一组合突出了会计和税法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入了经济法以调节难度。
会计+审计+税法:对于学习时间充足且希望挑战更高难度的考生,这一组合可以全面覆盖会计、审计和税法三个核心科目。
会计+审计+战略:考虑到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以及审计和战略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共同点,这一组合有助于考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3、四科及以上报考方案
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这是较为全面的组合,涵盖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核心科目。
会计+审计+战略+财管:对于希望一次性报考多科的考生,这一组合可以在保证难度的同时,覆盖更多知识点。
在选择考试科目搭配时,考生应综合考虑自己的备考时间、学习精力、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兴趣等因素。合理安排科目搭配,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目搭配
在选择科目搭配时,除了考虑科目的关联度和难度外,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例如:
1、备考时间:如果备考时间充裕,可以选择更多的科目进行搭配;如果备考时间紧张,则应选择关联度大、难度适中的科目进行搭配。
2、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考生,可以尝试更全面的科目搭配;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考生,则应选择相对简单的科目进行搭配。
3、个人兴趣:如果对某个科目特别感兴趣或擅长,可以将其作为重点科目进行搭配,以提高备考效率和通过率。
【导语】首次报考2025年注册会计师建议优先选择《会计》,打好基础后再搭配其他科目。两科组合可考虑会计+税法(关联性高)或审计+战略(逻辑互补);三科组合推荐会计+税法+经济法(难易结合)或审计+财管+战略(知识串联)。对于时间充裕的考生,可尝试四科搭配,如会计+审计+税法+战略。需注意,备考时应结合自身基础,合理分配时间,尤其《财务成本管理》需加强真题训练,提升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科目搭配建议
1、零基础考生
推荐组合:《会计》+《税法》
原因:会计是CPA考试的核心科目,税法与之关联性强,特别是在所得税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这一组合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备选组合:《会计》+《经济法》
原因:经济法注重理解和记忆,与会计的计算和理解相结合,难度相对均衡,适合时间分配。
2、有基础的在职考生
推荐组合:《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原因:这两科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且都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职考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巩固知识点,提高备考效率。
备选组合:《会计》+《审计》
原因:审计与会计存在30%知识点重合,有助于形成知识体系,同时审计的逻辑训练能为会计案例分析提供解题思路。
3、冲刺高分考生
推荐组合:《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
原因:这一组合涵盖了CPA考试中的核心科目,有助于强化专业深度。但需注意,这些科目难度较大,需确保每天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备选组合: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可尝试一年报考3-4门科目,但需避免同时备考压力过大的科目组合。
备考策略
1、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预习阶段(当前-3月底):了解考试结构和内容,熟悉科目特点和重点难点。利用前一年的教材、课程进行预习,建立知识框架。
基础阶段(4月-6月):系统学习教材内容,结合网课和辅导资料,全面理解知识点。认真做好笔记,整理知识体系。
强化阶段(7月-8月初):大量做题,提高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重点突破重难点知识,对做错的题目进行分析总结。
冲刺阶段(8月中旬-考前):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出题规律。按照考试时间要求进行模拟考试,提高答题速度和应试能力。
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对于每个科目的基础知识,要确保全面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视频课程、教材等资源进行学习,并定期进行复习和巩固。
3、多做题,多总结
大量做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重难点和主观题,要多加练习和总结。同时,要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4、关注时事热点
CPA考试中的《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科目与时事热点联系紧密。因此,考生要关注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动态,将其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
5、调整心态,保持积极
备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考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标准
cpa考试实行百分制,单科60分及以上即为合格。专业阶段6科成绩有效期为连续5年,考生需在此期间通过全部科目,否则已过科目成绩作废。综合阶段成绩无年限限制,但需同年通过两套试卷。成绩公布后,考生可登录中注协官网查询并下载电子版全科合格证书。
注册会计师要考几科
cpa考试的核心是专业阶段6科,《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涵盖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税法法规等核心领域。其中,《会计》是基础科目,与《审计》《税法》关联紧密;《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量大,需强化公式应用;《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偏重记忆与逻辑分析。
综合阶段1科《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二)》,聚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题型多为案例分析,要求考生具备跨科目整合能力。考生需注意,专业阶段单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逾期未通过需重新考试。
2025年注册会计师报考时间
2025年cpa报名时间为4月8日8:00至4月30日20:00,考生需登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完成信息填报。缴费时间为6月16日8:00至6月30日20:00,逾期未缴费视为放弃报名。
考试时间集中在8月23日至24日,其中专业阶段考试安排在8月23日和24日;综合阶段考试安排在8月24日。欧洲考区的考试安排在比利时当地时间8月30日至31日。会计科目可能因报名人数增设场次,建议考生提前核对报名信息,确保考位确认成功。
【导语】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为4月8日8:00至4月30日20:00,考生需在此期间完成信息填报,缴费确认时间为6月16日至30日,准考证下载打印时间为8月5日至20日,考试则在8月23日至24日,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将同期举行。
报名时间
2025年注册会计师的报名时间为4月8日早上8:00至4月30日晚上8:00,为期23天。考生需在这段时间内登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或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众号完成报名信息的填报。
报名流程:考生需登录网报系统或微信公众号,填报个人信息、选择报考科目及考区。应届毕业生可先报名后补学历证明。
注意事项:请确保在报名期间内完成所有报名步骤,逾期将无法报名。同时,务必仔细核对个人信息和报考科目,以免因信息错误而影响考试。
缴费时间
缴费时间安排在2025年6月16日至6月30日,每日早8:00至晚8:00。考生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缴费,才算报名成功。
缴费标准:专业阶段每科60元,综合阶段120元(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
支付方式: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及银联在线支付,需全额缴纳才算报名成功。
注意事项:缴费后不可修改科目或考区,因此请提前确认报考组合。同时,请确保在缴费期间内完成缴费,逾期未缴视为弃考。
考试时间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为8月23日至8月24日。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专业阶段考试时间:
2025年8月23日(周六):08:30-11:30《会计》(第1场);13:00-15:00《税法》(第1场);17:00-19:00《经济法》(第1场)。
2025年8月24日(周日):08:30-11:00《审计》;08:30-11:00《财务成本管理》(第1场);13:00-15:30《财务成本管理》(第2场);17:00-19:00《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时间:
2025年8月24日(周日):08:30-12:0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14:00-17:3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注意事项:
请考生提前打印准考证,并仔细核对考试时间和地点。
考试当天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准考证,按时到达考场。
遵守考场纪律,保持冷静,认真答题。
注册会计2025年报考条件
2025年注册会计师分为专业和综合两阶段报考,门槛差异明显:
1、专业阶段:允许专科及以上学历(含非全日制)或持有会计/财经类中级职称(如中级会计师)报考;
2、综合阶段:必须通过专业阶段6科考试且取得合格证者才可报名。
但有三类人直接禁考:五年内被吊销证书者、处于禁考期的违规考生、已取得全科合格证者。应届毕业生可凭借“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提前报名,学历造假将取消成绩!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维持“6+1”模式,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具体科目如下:
1、专业阶段: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其中《会计》是核心科目,与其他科目知识点交叉率超40%,零基础考生建议首年搭配《税法》或《经济法》,利用“计算+记忆”互补逻辑降低难度。
2、综合阶段:职业能力测试(试卷一侧重鉴证业务,试卷二聚焦管理咨询),两卷合计60分即合格,但需融会贯通专业阶段知识点。
科目搭配谨记“3年通关法则”:第一年会计+税法,第二年审计+战略,第三年财管+经济法。